“哭闹”“摔东西”,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家长需做好这六点

今天,在幼儿园接儿子的时候,看到一个妈妈拉着一个小男孩,男孩边哭边被妈妈拉着走,妈妈不停的训孩子。

“别哭了!不许再哭了!听到没”

“一遇到事,就知道哭,他打你,你不会也打他啊,哭有什么用”

“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这个场景是否很熟悉,我们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知识学习、技能培养可以做到耐心,但对于孩子的坏情绪就没有那么多耐心了。这可能是基于我们的一个错误认识,认为孩子有负面情绪是不好的。

“哭闹”“摔东西”,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家长需做好这六点

事实上情绪并没有好坏之分,情绪只能划分为“正面”或“负面”,这也只是代表情绪带给我们的感受,是舒服或者不舒服。让人不舒服的负面情绪,会提醒孩子什么事情需要改变,这样他才有机会去学习应对、处理的方式,学着改变自己的想法,改变目前的状态。

“哭闹”“摔东西”,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家长需做好这六点

而斥责、惩罚,不让孩子表现情绪,只会给孩子传递“表现不好的情绪是坏的”信息。就像上面那位妈妈处理孩子情绪的方法,也是很多家长常用的方法,在某些情况下确实能让孩子马上停止哭闹,但孩子的情绪往往得到的不是疏导,而是被压制。 这治标不治本,长此以往还会让孩子慢慢变得害怕冲突、回避问题,逐渐压抑内心情绪,讨好他人,或者随意乱发脾气,控制不好情绪,成为令人讨厌的孩子。

因此,从小教会孩子做好情绪管理是很重要的。

01

情绪管理通常是说对负面情绪的处理能力,孩子最终会形成怎样的性格、人际关系如何、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都与此相关。

情绪控制力差的孩子,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往往表现为不分场合的大哭大闹、对家长依赖性过强、跟小朋友矛盾多。初中之后,情绪管理能力仍然低的孩子,问题相对更加严重,他们对家长、老师的叛逆心比正常孩子强很多,更容易厌学、逃学、打架、结交不良社会青年。

曾经看过一个短片,片中讲了一位父亲如何疏导在闹情绪中的孩子,并且教孩子如何合理控制情绪,值得父母们学习。

孩子因为父亲开了个过分的玩笑而生气。父亲给孩子解释生气是正常的,不需要压抑情绪。父亲教孩子接纳并尊重情绪,学会放手。接着让孩子明白,即使他有这些负面情绪,爸爸妈妈还是深爱你的,并保护你的。

“哭闹”“摔东西”,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家长需做好这六点

告诉孩子,不喜欢的事要说学会说出来,父母知道了孩子的界限,下次才不会再乱开玩笑了。最后,提出发泄情绪的建议,给孩子充分的选择权。整个过程中,父亲语气一直是温和平静的,给闹情绪中的孩子营造了一个安全放松的氛围,这简直是教科书式的示范。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曾说:“家庭生活是我们学习情绪的第一个学校。”

是啊,家长是教会孩子管理情绪最合适的人。面对孩子的情绪,作为家长无需过分的焦虑,只需要放下惯有权威,平和的去接受,有策略的去引导,不断的去体会与行动。

03

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也需要学习,处理孩子的情绪,就是父母需要特别学习的一门功课。

1、接纳和尊重孩子的情绪。

家长需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有情绪,允许孩子表达情绪,理解孩子当下的情绪,在孩子受挫时,孩子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一味地打压。

这里要说明一点,“接纳情绪”并不代表接受他们不好的行为。如不许打人、扔东西、不尊重人或破坏物品。

我们尽量不要对孩子说:“不要哭。”孩子要哭就哭,我们无意识中说的“不要哭”,实际上是对她的情绪的不接纳和堵截。看到孩子伤心、生气,给孩子一个温暖的拥抱,问问孩子“你怎么了?需不需要妈妈帮忙?”

孩子知道有人能理解他,这会让孩子感到好受些,这样她也会更乐意去配合。她不需要通过大喊大叫来引起注意。

“哭闹”“摔东西”,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家长需做好这六点

2、与孩子共情,孩子才会好好听你说话

共情就是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情绪情感具备感受力和理解力。

当孩子哭泣时不要说“别哭了!”而要与孩子共情“我知道你很生气,要是我的话也可能会哭的”。这样说就会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一边,他就会更信任你,他会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他都可以依赖你。如果孩子生气时让你走开,你应该告诉他“我就在旁边,需要我的时候告诉我”。

当我们用“共情”的方式回应孩子的时候,他感觉到被尊重了,就愿意敞开心扉与我们进行良好的互动。孩子也就孩子明白了,尽管情绪并不好,但他们也并不会有危险,因而在不良情绪出现的时候,她能学会接受并处理它,而不是发泄。

“哭闹”“摔东西”,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家长需做好这六点

3、给孩子安全感

孩子在感到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时候,也需要大人的关心。当我们发现孩子烦躁不安的时候,我们能做的最重要的就是试着去关心孩子。当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关爱时,他们就会自觉地配合你,你的关爱就能消除大多数的不良行为。

告诉孩子“不管你多生气,生谁的气,爸爸妈妈都是爱你的,我们都会保护你”给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如果在某些方面孩子感到孤立无援了,不安全感就会油然而生,情绪化也就随之而来。恐吓、漠视、打骂、不理睬孩子等行为,都是在打破孩子的安全感。安全感一旦被打破,要重新建立就不太容易了。

“哭闹”“摔东西”,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家长需做好这六点

4、聆听孩子闹情绪的原因

只有接受他们愤怒的感受,才可能问出引起他们愤怒的原因,孩子才有空间学习同情及应对负面的技巧。当父母全身心地、友好地聆听孩子时,孩子会有充足的安全感向你展示他最脆弱的情绪和想法,慢慢从情绪中抽离出来。当我们的支持让孩子知道,她能战胜不良情绪她也开始学会了冷静。处理孩子的情绪并不等于一味地认可它,更重要的事情是:让孩子明白怎么应对。

“哭闹”“摔东西”,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家长需做好这六点

5、帮孩子找个安全的发泄方法,让孩子学会自我平复

当孩子有情绪时,帮孩子找个安全的发泄方法,而不是通过骂人、打人来发泄。比如跑个步,用脚踢一踢泥土,或者做其他一些可以让你消解掉这股怒气的事。

教孩子在激动时深吸气,这样会改变他们应对冲动的方式,也可以给孩子一个物品让他愤怒时发泄,比如软枕头或沙包。家长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让孩子自己说说他觉得在冲动时,该如何平复自己,你们一起找一个安全的方法把不快的情绪发泄出来。千万不要让孩子,把情绪憋回去,容易憋出内伤。

“哭闹”“摔东西”,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家长需做好这六点

6、给孩子做榜样

孩子潜移默化受着家长的影响,当我们大喊大叫的时候,孩子也学会大喊大叫。当我们尊敬地说话,孩子也学会尊敬地说话。你要在孩子面前树立榜样,你在生气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你的孩子也在学习自我管理情绪。很多时候,我们教育不好孩子,就是自己本身特别缺乏情绪管理能力。

作家周国平说:和孩子相处,最重要的原则是尊重孩子。从根本上说,这就是要把孩子看作一个灵魂,亦即一个有自己独立人格的个体。

教会孩子管理情绪时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父母修炼的不仅是孩子,更是修炼自己。

始终要记住一句话:温和而坚定

作者简介:歆小迪,80后职场妈妈,食品科学硕士,国家二级营养师,儿童早期教育研究者,与孩子一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