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任性哭闹,先了解内在需要,别只处理情绪

有一次,一位带着3岁半女孩的妈妈来问问题,结果孩子在旁边一直欢、一直哭闹,妈妈说:你就不能等一下吗!下次不带你出来了。我蹲下来跟这孩子说:妈妈在问老师,怎样把你身上的哭哭虫抓走,让你变开心的小孩,妈妈借我2分钟就好。说也奇怪,当我讲完后,孩子似乎是听懂,马上安静下来,乖乖牵着妈妈的手。

其实,孩子的哭闹,多半有内在需求,例如被忽略了、怕大人没看到他。

你每次面对孩子的情绪爆炸时,都知道他心里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吗?

小孩为什么这么哭闹?

小孩只要一进卖场,就会突然很坚持要买某些东西,不让他买,就会大哭大闹。妈妈好好讲都没有用,明明事前也跟孩子说好了,但是进了卖场还是继续闹。

以儿童心理学来说,小孩从一岁到四岁这段期间,会慢慢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发展。

大脑的发展从出生后就本能的持续寻求与人连接,因此婴幼儿从出生后随时都在学习如何表达和响应对方。

小孩任性哭闹,先了解内在需要,别只处理情绪

孩子在幼年时开始学习如何伸手拿、用手指向物品、用眼睛注视大人、用说话表达他的需求,家长要让孩子学会如何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他的需要,以及如何去接受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时的失落感。

很多家长管教时会讲反话、冗长的讲道理,结果孩子因为不懂话中意思、不想听说教,造成委屈与不满,家长也被气得火冒三丈。

例如:你再皮试试看、再丢东西试试看,结果孩子因为不懂话中意思,就真的去试、去丢东西了,这时候妈妈就更火,而孩子也感到委屈,会问妈妈:你不是要我试试看吗?

所以要先清楚孩子听不听得懂。教养关键是,家长在管教、给予指令时,勿拐弯抹角,尽量用简单、具体的方式传达希望孩子做的事、希望孩子了解的规矩。

要孩子听话,先让孩子听得懂。

大人跟小孩对话时,要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对话的目标在哪里,而且要在小孩听得进去的状况下,才开始对话,不然就是无效沟通。要创造小孩可以听得进话的环境,还是要先了解小孩的情绪和行为,从哪里而来。

快两岁的孩子正发展出自我意识,想要自己决定一切。然而,他们其实没有能力在无限的选项中,找出自己真正要的东西,所以才会产生了大人拿一百样东西给小孩,小孩仍然不满意的状况。

常有父母抱怨家中小孩哭闹,每天照3餐发火,或是情绪暴躁的莫名其妙,就像火山爆发。例如说,小孩在卖场闹情绪,一样是因为没有能力在多样选项中找出自己要的,或是没有能力克制自己什么都不买。

一般而言,孩童情绪失控原因,常起因于生活中的挫折感,大致可分为3种,包括:

(1)需求没有被满足

(2)无法清楚表达需求

(3)他人不懂自己的需求

所以,当小孩怎么讲都不听时,大人除了当成小孩要挑战他的权威而恼怒之外,更好的做法是放下自己的情绪,重新思考小孩不听话的原因。

小孩任性哭闹,先了解内在需要,别只处理情绪

三岁过后的孩子,语言表达会突飞猛进的进步,你会发现难搞很多,也很头痛;每次只要一带出门,不管去便利商店看到饮料、去百货公司看到玩具,只要是他想要的东西,就是一直要爸爸妈妈买。这时候如果大人说不行,就开始用哭的、闹的、生气的,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每当发生这情况,爸妈就很头痛,当下应该要怎么教呢?有三个方法你可试试:

一、设法转移孩子注意

当孩子闹不停,可以先将孩子带离现场,离开原本执着的事物,也可以携带孩子平常最爱的玩具,让他有个目标物转移注意。在外面人来人往的环境,往往很难跟孩子好好的沟通,甚至有的时候会更不耐烦的处理;所以带离现场,设法转移孩子注意,除了让孩子冷静之外,有时也要让大人有个喘息的空间,免得耐心尽失最后变成无效的沟通与教养。

二、同理孩子但不处理

让孩子恢复冷静的方法,一定要试着站在他的立场并同理,孩子情绪上来时,不可能马上恢复冷静。

所以爸妈应给孩子一点点时间,不强迫他马上安静不哭闹,让他适当的发泄后,再跟孩子沟通。你可以先跟孩子说:等你哭完比较好一点的时候,再跟我说,我会陪你,但我希望你用说的,妈妈才知道你要什么。

这时候通常孩子会选择继续哭,但情绪会平复一点,这时再慢慢的安慰他鼓励他,孩子就比较能从情境中出来。倘若当孩子哭闹时,爸妈跟着被影响,例如出现:被激怒、不妥协等情绪,就很容易让孩子的负面情绪迅速增加,所以这也是考验家长的功力。

​当孩子知道,用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才是最好的方式,而且你有给他机会宣泄、表达,一次二次下来,孩子哭闹的频率将会减少很多。

小孩任性哭闹,先了解内在需要,别只处理情绪

三、坚持原则态度理性

前面有提到,想要戒掉孩子哭闹的个性,绝对不可能一次就成功,有的可能3、4次就可以,有的10次以上还是会闹。

但还是要提醒爸妈坚持原则,不要因为一次二次的失败就妥协、就爆炸,任何方式都需要不断的练习与累积,才能让孩子慢慢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完整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引导孩子想要跟需要的差别。

如果想要立即见效,当然你也可以使用严厉的处罚,但是相对的当它失灵时,同样会沦为无效的教养,甚至会更适得其反,孩子可能会去顶嘴,甚至挑战你的权威。

所以,态度理性也很重要,等孩子能好好表达,接下来父母的功课,就是要教孩子自律,什么是自律?自律简单来说就是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要让孩子养成好习惯,首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自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