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在資產配置端提升風險偏好 以平滑收益率的波動

“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封閉式非保本理財產品加權平均兌付客戶收益率大致呈先上升、後下降的態勢,與債券市場利率走勢大致相符。”近日出爐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9年上半年)》如是指出,“2019年上半年,封閉式非保本產品按募集金額加權平均兌付客戶年化收益率為4.61%,同比下降約34個基點。”從上半年以及近期有關數據來看,分析師認為,面對收益率下降的債市,銀行理財在資產配置端提升了風險偏好,以平滑收益率的波動。

華泰證券研究員張繼強指出,自2018年以來,理財資產端收益總體趨於下行。“在資管新規等監管要求下,對非標的監管呈現出趨嚴的態勢,存量非標資產的到期資金轉向配置流動性較高、收益相對較低的資產,導致理財收益率下降。另外,央行貨幣政策總體偏寬鬆,從銀行間到資本市場流動性總體充裕,理財資金配置比例較高的債市收益率水平震盪走低,各類利差也明顯壓平,股市經過今年一季度迅猛的估值修復後目前也轉為震盪,各類資產回報下降影響了理財資產端收益。”

“另一方面,負債端成本受存款爭奪等影響,下行相對緩慢。”張繼強同時稱,“2018年5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流動性風險管理辦法》對一般存款設以較高權重。今年5月有關銀行風險事件後,中小銀行對穩定的一般存款的爭奪有所加劇。而個人投資者對收益率相對敏感,在競爭壓力下,負債成本難以大幅下行。”

“由於銀行,尤其是銀行資管類業務負債端成本較高,隨著資產端收益率快速下行,銀行成本負債倒掛,因此,部分銀行資管面臨被迫拉長久期和適度信用下沉的處境。”中金公司陳健恆等分析員指出,“從外匯交易中心公佈的現券淨買入情況看,7月以來,理財類產品在二級市場信用債的淨買入量有一定抬升。”

海通證券的孫婷等分析師根據今年上半年銀行理財數據分析認為,上半年銀行理財資產配置端通過提升風險偏好以平滑收益率的波動。“從產品投資性質來看,6月末固定收益類產品佔大頭,佔比72.99%,但是與1月末相比佔比下降0.61個百分點;混合類產品佔比相應提高0.71個百分點至26.69%;權益類產品的絕對規模較低(0.07萬億元),上半年在理財中的佔比一直在0.3%左右。在6月末資產端中,55.93%配置到債券資產,比上年末佔比提高2.58個百分點,主要是信用債、金融債、ABS等資產佔比提高3.03個百分點至48.09%。我們認為產品性質及投資結構變化是由於銀行理財通過提升投資端風險偏好,應對債券市場的收益率下行;而理財投資者的人群結構和風險偏好沒有明顯提升,所以權益類產品沒有明顯變化。”

然而,風險偏好的提升顯然是不可持續的。陳健恆等分析員指出:“如果負債利率不能下降,那麼資產投資層面也會變得保守。”

張繼強認為,淨值化轉型對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收益比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的理財客戶往往習慣於老理財產品的‘剛兌’與穩健特性,但它與淨值化的大轉型方向有所衝突。在這一背景下,如何通過利用各類資產間的相關性減小淨值波動,提高客戶的‘盈利體驗’,獲得相對穩定的超額回報,對理財轉型、獲得長期穩定的客戶群體甚至資金來源都至關重要。”

“簡而言之,此前銀行理財回報較好且穩定的‘秘訣’是通過非標拉昇收益,並以‘資金池’分攤市場波動。未來,以尋找最好的beta拉昇收益、以大類資產聯動特徵優化Sharpe比率來對抗市場波動的模式將成為新的主流。”張繼強指出。陳健恆等分析員也表示,銀行理財應迴歸業務本源,徹底放棄“資金池”模式。

2019年9月,從全市場來看,1個月理財產品收益率為3.79%,與前一個月相比下降5個基點,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1個基點;1年期理財產品收益率為4.06%,較前一個月下降13個基點,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63個基點。張繼強表示,9月理財產品收益率繼續維持小幅下降趨勢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9月份央行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為市場注入了較為充裕的流動性,市場利率下行也帶動了理財收益率下行。二是在資管新規等監管要求下,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提速,正在積極佈局權益類資產,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理財收益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