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年是曹操“三顧茅廬”,諸葛亮有可能實現統一中原的理想嗎

諸葛亮一生征戰戎馬,為什麼在最開始不選擇曹操?

(壹)三顧茅廬

如果當年是曹操“三顧茅廬”,諸葛亮有可能實現統一中原的理想嗎

181年,在琅琊郡陽都縣的一戶官吏之家中,諸葛珪的老婆替他生了一個眉清目秀的兒子,就在這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沉浸在兒子降臨的喜悅當中時,他們絕對想不到未來的這個兒子能夠決定整個蜀漢王朝的走向。

雖然出身富裕,但是諸葛亮的童年卻不幸福,因為他的母親和父親分別在諸葛亮3歲和8歲的時候相繼離開了他,這讓他只能帶著唯一的弟弟去投奔自己的叔父諸葛玄。諸葛亮在諸葛玄的身邊學到了很多東西,也跟著諸葛玄輾轉在豫章和荊州。

年輕的諸葛亮很早就表現出了自己過人的學習天賦,並且在豫章和荊州的時候也能幫著諸葛玄處理一些問題,然而197年,諸葛玄也去世了。唯一的家人離開之後,諸葛兩兄弟有了不一樣的想法,弟弟選擇去從政,而哥哥諸葛亮就此隱居在隆中。

如果當年是曹操“三顧茅廬”,諸葛亮有可能實現統一中原的理想嗎

201年,就在劉備不敵曹操被擊敗後,立馬到了荊州來投靠同為漢室宗親的劉表。而劉表也接納了這個“遠房親戚”,將其安置於新野城。這時候的劉備開始休養生息,廣納賢良,希望有朝一日可以重整旗鼓。也就是這時候,司馬徽向劉備第一次介紹了臥龍和鳳雛。

之後,劉備又在徐庶的推薦下,前往隆中草廬“三顧茅廬”。在這裡諸葛亮和劉備暢談天下大事,最終在劉備的誠心和抱負的感召下,成功出山成為了劉備的幕僚軍師。

(貳)為什麼天下三分之選劉備?

如果當年是曹操“三顧茅廬”,諸葛亮有可能實現統一中原的理想嗎

諸葛亮的才智在歷史上已經有無數人傳頌,無論是歷史文獻還是遊戲競技,都將諸葛亮刻畫成為一個才智過人的角色。然而,有一個疑問一直困擾著大家,為什麼諸葛亮不選擇如日中天的曹操,而是投奔了初出茅廬的劉備呢?

其實我們可以站在當時的上帝視角來一起梳理一下諸葛亮當時面對的局面。

其實,諸葛亮的第一選擇其實是荊州的劉表,因為在跟著諸葛玄的這些年來,他已經熟悉的劉表這邊的運作方式,並且位置很近。不過,劉表本身是一個平庸之輩,沒有什麼宏大的願景。而且在荊州,劉表也正為了該立誰為儲而鬧得不可開交,這時候進入荊州只會徒增煩惱。

如果當年是曹操“三顧茅廬”,諸葛亮有可能實現統一中原的理想嗎

諸葛亮的第二個選擇則是已經實力壯大的曹操,雖然地理位置較遠。但是,如果有一天曹操和諸葛亮能夠結合,可能會有不一樣的世界和結局。可是這種結合的概率基本沒有,為什麼這樣說呢?

其實,看過《三國》朋友都瞭解,曹操本就生性多疑之人,這一點導致他在用人之時都是點到即止。因為曹操本身就是劇本謀略和作戰能力的,他的心中有自己的目標和野心。所以,如果諸葛亮加入曹操帳下,可能就始終是一個謀士的角色。

如果當年是曹操“三顧茅廬”,諸葛亮有可能實現統一中原的理想嗎

相反,我們來看一下劉備這邊,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並且將諸葛亮奉為第一軍師。在那個最缺人才的時候,諸葛亮對於劉備和他的蜀軍來說就是救命稻草,所以諸葛亮在劉備帳下的地位不言而喻。

甚至我們可以大膽的揣測,劉備和諸葛亮明面看起來是君臣,而暗地裡可以說是平起平坐。這是在曹操陣營中不可能出現的情況,畢竟曹操的帳下已經大才如雲。

(叄)錯過了最佳時期,還因為一聲“相父”

如果當年是曹操“三顧茅廬”,諸葛亮有可能實現統一中原的理想嗎

192年,兗州等地長期受到黃巾軍的騷擾,並被接連攻克,而曹操臨危受命出任兗州牧。在和鮑信的聯合進攻下,雖然死掉了鮑信,但最終拿下了黃巾軍獲降卒三十餘萬,人口百餘萬,曹操收其精銳,組成軍隊,號青州兵。

從那以後,曹操接連戰勝了劉備、袁術等大地,逐漸的走上了歷史舞臺,成為了一方諸侯。而就在那個階段,全國各地的有識之士也紛紛拜訪曹操,願在其帳下效力。而那一年的諸葛亮年僅11歲,才剛剛跟著諸葛玄在荊州學習。

也就是這樣一個無法被扭轉的時間因素,導致了諸葛亮錯過了加入曹操帳下的最佳時間。

223年,劉備在經歷62年的起起落落後,最終病逝於永安宮。而同年5月,劉嬋即位稱帝,時年十七歲,大赦天下,改元建興。

如果當年是曹操“三顧茅廬”,諸葛亮有可能實現統一中原的理想嗎

而劉嬋遵循劉備遺詔,由丞相諸葛亮輔政,並尊稱一聲“相父”。從這裡我們可以感受到,諸葛亮從加入劉備開始,就一直享受著不一樣的待遇,就算劉備託孤之後,依然讓自己的兒子劉嬋遵其為父,可見諸葛亮的選擇沒有錯。畢竟,無論是東吳或者是曹操,都不可能給到諸葛亮如此大的權威。

234年,諸葛亮在經歷了53年的輝煌人生後,最終病死在了五丈原。最終未能北伐成功,也許就是諸葛亮一生中最大的遺憾吧。(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