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出山真相,是諸葛亮“毛遂自薦”?還是劉備“三顧茅廬”?

羅貫中筆下的《三國演義》可謂是精彩絕倫,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三國演義》的主角之一諸葛亮。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可以說是“出神入化”、“鬼神莫測”、料事如神,就連他出山的片段羅貫中都用6千字來描述,可以說是一波三折、意境深遠,出山的故事就是家喻戶曉的“三顧茅廬”。

“三顧茅廬”的故事之所以被世人所知曉最大的功勞非羅貫中莫屬,羅貫中的描述也是出自於諸葛亮自己的說法,諸葛亮在出師北伐之前向劉禪上了一篇《出師表》,諸葛亮是這麼介紹“三顧茅廬”的事情:

諸葛亮出山真相,是諸葛亮“毛遂自薦”?還是劉備“三顧茅廬”?

諸葛亮所著《出師表》

這段史料說的非常清楚,“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劉備是“三顧茅廬”才將諸葛亮請出山的。那麼我們看看陳壽撰寫的《三國志·諸葛亮傳》中是怎麼說的,“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陳壽的撰寫的《三國志·諸葛亮傳》是採用了諸葛亮《出師表》的說法。

但是,對諸葛亮出山也有另外的說法,另外的說法恰恰和《三國志》的記載完全相反,諸葛亮並非劉備三請而出山,是諸葛亮自己“毛遂自薦”的。這個說法是出自三國時期魏人魚豢所撰寫的《魏略》。魚豢是比陳壽時期要早的史學家,《魏略》中對於這件事情的記載大致是這樣的:曹操統一北方之後,就開始南下取荊州,劉表無計可施。這時的劉備駐守樊城,諸葛亮見曹操南下,為保荊州免受曹操的戰火,諸葛亮親赴樊城找劉備。劉備當時正在會客,就沒有理會諸葛亮,因為諸葛亮太年輕了,再加上從未蒙面(那個時期的名士都是有人引薦的),客人走後劉備還是沒有把諸葛亮當回事。這時有人送來犛牛尾,劉備就用犛牛尾結毦,諸葛亮邊嘲諷劉備道

:“我以為將軍必定胸懷大志,想不到原來只知道結毦而已。”這就引起了劉備的注意力,然後經過一番交談後,劉備發現這是個人才,於是就留在了身邊。這就是“毛遂自薦”的其中一個歷史版本。

諸葛亮出山真相,是諸葛亮“毛遂自薦”?還是劉備“三顧茅廬”?

諸葛亮雕像

大家沒有看錯,《魏略》只是“毛遂自薦”的其中一個歷史版本,還有另外一種歷史版本,那就是西晉司馬彪所著作的《九州春秋》,《九州春秋》的記載於《魏略》提到的內容差不多。

這樣就出現了兩種不同的歷史說法了,那麼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呢?其實這個問題早在千年前就有人提出過了,那就是南北朝的裴松之了。裴松之把《魏略》和《九州春秋》中“毛遂自薦”的說法放入了自己為《三國志》作的注中。裴松之在完成這些資料收集之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諸葛亮出山真相,是諸葛亮“毛遂自薦”?還是劉備“三顧茅廬”?

《三國志》裴松之注

上面這一段裴松之的引注就表明了他的立場,他是支持或者說是贊同“三顧茅廬說”的。

近年來,“三顧茅廬說”與“毛遂自薦說”又再一次的被拿出來熱議。社會上對於這兩種觀點的爭議範圍越來越廣,隨之而來的說法也越來越多樣化。針對這兩種看法我也來發表一下我不成熟的看法,希望大家不喜勿噴哦!

首先,我們前面說到,不管是陳壽還是羅貫中,他們所說的“三顧茅廬說”都是源自於諸葛亮的《出師表》。對於陳壽,我們知道他本是蜀國史官,所以可以說陳壽的《三國志》比《魏略》和《九州春秋》更有說服力,這也是陳壽給“三顧茅廬說”帶來的最大優勢。

諸葛亮出山真相,是諸葛亮“毛遂自薦”?還是劉備“三顧茅廬”?

三顧茅廬場景

其次,“三顧茅廬說”更有利的佐證就是《三國志·諸葛亮》中所出現的諸葛亮親筆的《出師表》。不過有人對《出師表》提出了疑問,說諸葛亮為了抬高自己的身價,故意編造了《出師表》中的內容。我覺得這種疑問不太妥當,我們先看一下《出師表》的歷史背景,那是在諸葛亮北伐之前,上表劉禪的一份奏章,也就是官方文件,那是要官宣的。諸葛亮北伐的時候離出山也就20年,雖然劉、關、張已經去世,但是和諸葛亮一起從荊州到蜀中的大臣有很多,他們肯定知道這段歷史的真實性。諸葛亮如果真編故事,就等於是當眾自取其辱了。再加上《出師表》不僅是諸葛亮的奏章,其實也是一篇“臨終總結”吧!

第三,有人提出諸葛亮不可能等劉備“三顧”,因為諸葛亮滿腔抱負必定會出山,出山就一定是奔劉備而去的。我覺得這種說法不妥當,首先,諸葛亮當時完全可以去投奔孫權,自己的哥哥諸葛瑾就在東吳任職。再之,諸葛亮還可以去找劉表,劉表的軍事實力加上諸葛亮的智慧完全有這種可能。之所以諸葛亮沒有找孫權和劉表,是因為,這二人的理想抱負和性格不符合諸葛亮心中“明主”的要求。劉備只會閉關自守,與諸葛亮的政治思想完全不合。孫權那就更不用說了,那諸葛亮自己的話就是

:“能賢亮而不能盡亮”。

諸葛亮出山真相,是諸葛亮“毛遂自薦”?還是劉備“三顧茅廬”?

劉備三顧茅廬求見諸葛亮

如果諸葛亮只能選擇這兩個人,我相信他寧願選擇一直隱居。再者,要諸葛亮出山,那就要必備很多條件,這裡我們就不一一舉例了,其實劉備當時不一定在諸葛亮的考慮範圍之內。因為劉備雖然頭上頂著“皇室宗親”,但是劉備其他的硬件條件和政治條件都不達標,可以說還不如孫權。再之,劉備在荊州很多年了,如果說諸葛亮“毛遂自薦”,那麼他完全可以早點去“自薦”,那樣歷史就不會是後來這樣了,何必等到劉備要死不活的時候去找他呢?

第四,有人認為,諸葛亮不會擺大架子讓劉備“三顧”的。其實這個觀點疏忽了一個觀點,那麼劉諸葛亮前兩次不太願意出山,或者說是真的不在家呢?再或者是故意試探劉備這個人呢?這個觀點錯誤的原因是因為《三國演義》把劉備“三顧茅廬”的時間安排在了兩年中,但是歷史中沒有史料可以證明這個時間。

諸葛亮出山真相,是諸葛亮“毛遂自薦”?還是劉備“三顧茅廬”?

諸葛亮與劉備茅廬對話繪圖

第五,有人認為“三顧茅廬”與“毛遂自薦”都屬於歷史真相。這種觀點就更不用說了,肯定是不可能的。這種觀點其實就是建立《魏略》和《三國志·諸葛亮傳》的基礎上,而這兩種觀點是互相矛盾的。《魏略》是諸葛亮“毛遂自薦”後,劉備發現他的才能後就留在了身邊,那就完全推翻“三顧”並存直說了。《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記載,徐庶舉薦諸葛亮時特意囑咐劉備了一句話,“此人可見,不可屈至也”,徐庶向劉備表明,諸葛亮的才能勝他百倍,徐庶走劉備都搞的死去活來,那他對諸葛亮還不是要恭敬之至了。諸葛亮如果來見劉備,那不就真的“屈至”了嗎?另外諸葛亮聽說過劉備愛才,最起碼他要自己“感受”一下真假吧!所以“三顧”中前兩次就算沒有出門,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認為,不管是“三顧茅廬說”、“毛遂自薦說”或者是兩者並存說,其中任何一種觀點屬於歷史事實,這都不會影響諸葛亮的歷史地位,也不會影響諸葛亮在大家心中的地位。其實觀點越多,這體現了大家對歷史真相的探索精神,這種探索的精神不就是我們現在社會所需要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