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三顧茅廬”完全是諸葛亮一手策劃出來的,真是聰明

01

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這個故事更是禮賢下士的代表故事之一,從古至今被人們所傳頌和讚揚。

其實不論是陳壽寫的《三國志》還是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裡面的諸葛亮那都是一個聰明並且傑出的治國人才,這是不可否認的。

其實,“三顧茅廬”完全是諸葛亮一手策劃出來的,真是聰明

諸葛亮劇照

諸葛亮被劉備請出山的時候很年輕,只有二十七歲,但這個“年輕”只是相對於我們現在的人來說的,古時女子十五歲成年,男子二十歲成年,且到了五十歲就被稱“艾”,也就是老人的意思,所以在當時來說,接近而立之年的諸葛亮其實已經不年輕了。

而諸葛亮卻又是一個“自恃有才,苦無伯樂”的人,在《三國志》中記載諸葛亮:“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

其實,“三顧茅廬”完全是諸葛亮一手策劃出來的,真是聰明

諸葛亮劇照

此處可以看出,諸葛亮在當時經常把自己和管仲、樂毅相比,這個評價可謂是非常高了,但別人卻不買他的帳,大家並不認為他是個有才的人,只有他的兩個好朋友徐庶和崔鈞覺得他確實是這樣。為何諸葛亮經常對外界說自己能和管仲、樂毅相比?因為他本就是一個有才能的,經過多年的學習,年紀也不輕了,所以他急切的想建功立業,實現自己的抱負,成就自己的價值,所以,他的內心本願就是想“出山”的。

02

在“出山”之前,諸葛亮也曾下了大功夫研究了天下的形式,所以,在劉備見到諸葛亮並且向他請教如何建立功業的時候,諸葛亮馬上就能滔滔不絕的將曹操、孫權、劉表、張魯等人物劃拉個遍,當然,這是後話,但也能從此處看到諸葛亮為“出山”做的準備工作是非常多的。

其實,“三顧茅廬”完全是諸葛亮一手策劃出來的,真是聰明

劉備劇照

就是因為他將天下大勢分析的非常透徹,所以諸葛亮為自己選定了一個能讓自己發揮才能主公,那就是劉備。既然選定了主公,那聰明的諸葛亮的第一步就是通過自己的好友徐庶來接近劉備。在這了筆者要說一下,其實徐庶在歷史上的記載並沒有很多,一直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角色,在《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記載:“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由此可見,徐庶應該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劉備非常器重他,劉備看人不會錯,那為什麼在曹操那裡又不被重用?(《三國演義》說的徐庶不獻一計只是小說而已)筆者覺得,其實徐庶的能力沒有這麼大,而是諸葛亮在身後出謀劃策,才被劉備重用,而到了曹營,只有被埋沒這一條路了。

03

接著說徐庶跟隨劉備之後。在劉備與徐庶的一次閒談之中,徐庶就向劉備推薦好友諸葛亮,那麼劉備自然就說:“君與俱來。”就是說,你把他叫來,我們一起談談,這時徐庶又說:“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就是說,你只能親自去請他。

其實,“三顧茅廬”完全是諸葛亮一手策劃出來的,真是聰明

徐庶劇照

試想一下,如果諸葛亮沒事先告訴過徐庶,讓他推薦自己,並且一定要讓劉備親自來請,徐庶又如何會一說到諸葛亮,馬上就堅決表示這個人絕不會被招來,只點劉備親自去請,為何不讓“把兄弟”關羽去試請一下?張飛不能去試請一下?明顯諸葛亮是告訴過好友徐庶,徐庶才會如此堅決的。(張飛歷史上是一個書法家,是個飽讀詩書的人,雖不愛兵但卻極為尊重有才能的士人)。

咱們再來說說諸葛亮為何一定要讓劉備親自來呢?諸葛亮是個聰明的人,他不會閒的沒事找事,故意搞這一出的。

據筆者分析,諸葛亮主要的一個目的就是讓自己能服眾,確立自己的地位。

其實,“三顧茅廬”完全是諸葛亮一手策劃出來的,真是聰明

張飛劇照

要知道,劉備身邊是有元老的,比如關羽,比如張飛,比如趙雲,那麼,諸葛亮怎麼做能讓這些已經陪在劉備身邊並且比自己有履歷的老人服自己呢?這些人肯定會想:憑什麼你諸葛亮一來,就要出任“二把手”的位置?憑什麼我們要聽你的?這就體現了諸葛亮的高明之處--讓劉備三顧茅廬。

一次,兩次,三次反反覆覆讓劉備來拜訪自己,一方面讓劉備確信自己是一個有才能的人,值得劉備一而再再而三的拜訪,打心底承認諸葛亮。另一方面是通過劉備來“濺射”其他人,挫其他人的銳氣,諸葛亮是老大親自求來的人,並且備受尊重,其他人難道還會說別的嗎?五虎將之一的黃忠關羽都看不起,試想,一介平民的諸葛亮如果不用些手段, 怎能在劉備集團站穩腳跟呢?但最重要的是,諸葛亮如此的做法必須有出類拔萃的才華來做支撐。

所以筆者得出結論“三顧茅廬”是諸葛亮有意為之並一手策劃的!

不知道大家對筆者的分析是否認可呢?請在下方評論出來,一起交流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