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290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為何多數王朝帝國難破300年?

周億軒


翻開歷史書,我們會發現唐朝只有290年、明朝只有276年、清朝只有267年,似乎有一個看不見的魔咒,嵌入了這些王朝的壽命之中,只要到達某個時間段就會自然崩潰,根本就達不到300年,或者說似乎這個300年就成為了一個可望不可及的目標。

事實上如果我們認真看歷史書,會發現,從古至今除了周朝,一個超過300年的政權都是沒有的,也許有人會馬上提出反例——兩漢400年,怎麼能說沒有超越300年這個可望不可及的目標呢?

但大家認真想想就會發現,兩漢400年,兩漢兩漢,指的是西漢和東漢,西漢和東漢完全可以當作是兩個政權來看——中間隔著的亂世,難道和其他朝代的改朝換代有什麼區別嗎?劉秀作為東漢的開國皇帝,雖然是西漢的皇室宗親,但是大家認真想想會發現劉秀那一脈已經很遠了,而且東漢的政治框架和西漢的政治框架相比而言,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更詭異的是,如果兩漢掰開,會驚訝的發現他們也保持在200年左右的壽命。

這個看不見的魔咒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難破300年大關?其實歷史上的很多學者都對此有所研究,並有所成果。著名的偉人,也是我們新中國的開國領袖毛主席就曾一針見血的指出,這屬於王朝的週期律!

什麼叫王朝的週期律呢?其實就說一個封建王朝,它的壽命是固定的,跟它的土地所能承載的人口關係是非常大的,王朝中期之後,封建王朝的封建土地私有制,必然會帶來封建土地的土地兼併,即出現所謂富者阡陌連橫,貧者亡無立錐之地。失去了賴以生存土地的農民在我們中國這樣一個傳統的農耕社會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隨時有可能成為流民和路倒(餓死在路邊的人)。

為了生存,這些失去賴以生存土地的農民將會投靠富人或特權階級,成為了常見的佃農,完成了從自耕農轉變為佃農的過程後,富人或者特權階級,將享受更多的利益供給,他們的實力越發深厚,進行集體土地兼併也會更加有力。

而隨著人口不斷增長(不管什麼人,在傳統農業社會當中都有積極繁衍後代的特性),幾代人之後,土地的數量是固定的,而且也在不斷的被大戶人家進行兼併,不需要經過什麼樣的昏君,王朝就會自然而然的出現遍地流民的悽慘景象。而一旦到了這個時候,就基本上到了王朝末年。

與其說是歷代王朝都難破300年壽命的大關,不如每一代王朝其實都是一種輪迴。舊的王朝由於土地兼併而導致矛盾空前激化,從而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

大量的戰爭使得大量的人口凋零,之前的土地數量變得可以滿足活下來的人口數量了,新的王朝就誕生了,一個嶄新的盛世讓人們重新燃起希望,於是人們繼續努力耕作和繁衍,當人口繁衍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和人的矛盾再度激化,土地開始高度兼併,進一步擠壓了大量人口的生存空間,出現了許多人間慘劇,從前一個很簡單的天災,在這個時期就會變成一場滔天之禍。

這場滔天巨禍很容易演變成一場新的農民起義,然後又是一輪重新洗牌,又是大量人口的凋零,之後又是相似的劇情——除非直接破除封建王朝的根基。可是作為封建王朝,又怎麼可能破壞封建土地私有制這一基本邏輯呢?所以,王朝週期律在封建王朝無法破除,300年大關與其說魔咒,不如說是一個死循環。


無筆史官


明朝276年、清朝268年,中國歷史上的封建王朝大多都難破300年,與其迷信地說這是一個魔咒,不如確切地說這是一個死循環。

▼中國各朝代延續時間表


社會矛盾激化,農民起義,推翻暴政,建立新王朝。新王朝逐漸腐朽沒落,延續不到300年,再次激發社會矛盾,引發農民起義,再次被覆滅,又一個王朝建立……


從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出,這樣的死循環在中國歷史上重複了無數次,一直到封建帝制被總結,循環才停止。



  • 那麼,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難破300年的死循環的死結在到底哪裡呢?

在飛揚看來,死結在於君主專制下皇權一家獨大、有效制約的缺乏,權力的過度集中使權力的行使易於失控,一旦權力轉移到了缺乏政治實踐經驗或者乾脆不理朝政、甚至製造暴政的君主手中,社會矛盾便會被徹底激化,王朝的覆滅也就僅是一個必然結果而已。

為何這樣說?請看下文。

在政權世襲以後,作為世襲的權力人,我們無法保證他的政治才能足以滿足政治需要,因此統治者義務的缺失和權力的濫用是加劇社會矛盾的主要因素。 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治於法者,民也 —— 《管子·叢法》

監察力缺失,皇權膨脹而任性,封建王朝死循環的根本原因

自從中國進入封建的帝國時代,政府的建立基礎是小農經濟,政府與人民的矛盾集中表現為地主與農民的矛盾,再具體點就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分配問題。由於擁有絕對的政治權力,並有保障權力執行的國家機關,政府佔據著優勢地位。而農民沒有相應的建立起足以捍衛自身利益的監督問責機制,便只能被動的被侵奪。


即使中央政府有監察官員,比如御史大夫監察百官,御史中丞糾察皇帝,但問題在於,無論是御史大夫還是御史中丞都是由皇帝任命的,皇權還是至高無上的。權力糾察者的權威遠不如權力支配者的權威,政府的約束力就只是儒家的道德力量。這就使得政治的在軌發展具有不可靠性,君明臣正則清,君暗臣佞則濁,我們的政治家只能通過道德教化來保證政府組織者的純粹性。

可事實上,其功用是微弱的。在早期的政治中,御史臺的作用還很大,但專制皇權的發展恰是御史臺作用的衰變過程,士人政府的發展恰是道德力量的減退過程,御史臺最終成了加強皇權的手段。制約皇權的外力監督,只是單薄的道德標準。



制約皇權的另一重要勢力就是相權,然而本已獨尊的歷代君主老是容不得自己權力收到絲毫干涉,一代代帝王費心竭力地削弱相權、加強皇權,直至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再無制約。縱覽中國歷史,有四次重要的削弱相權的事件,皇權專制因之一步步強化:



  • 一、西漢時期漢武帝頻繁撤換丞相,設立和強化了“內朝”的權力,相權被大大削弱

  • 二、東漢建立者劉秀不設丞相、弱化“三公”,強化“尚書檯”的權力,竭力鞏固和強化皇權專制,將漢武帝時期的皇權專制制度推向新的高度。
  • 三、明朝廢丞相,設內閣,掌“六部”,構建東廠西廠錦衣衛等特務組織,皇權從此徹底失去制約。



  • 四、清朝雍正設立軍機處徹底取代議政王大臣會議,皇權獨尊,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專制制度徹底走向腐敗。



從這四次重要的相權削弱事件,可以明顯的看到,隨著相權的削弱直至廢去,皇權的制約逐漸缺乏,對皇權的監察力一步步徹底缺失。而正是監察力的缺失,使得權力得以肆意膨脹任意的發揮。當統治前期君主還算開明的時候也許這一特性還未表現出來,但當物質生產恢復,缺乏政治實踐的君主上臺後,就有可能造成權力任性。尤其是任何一個政府都必須面對的物質財富的分配問題。也就是生產成果在地主與農民之間的分配問題。

古代政府的財政收入主體是農業稅,維持政府的運作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封建政權還必須供養不務生產還有極高物質追求的皇室。想想封建帝王動輒萬金的封賞,還不算他們自己的奢靡生活的揮霍,這都需要國家支付。這無疑是對農民的巨大剝削,也就是說在財富分配問題上,封建政府一直都是多吃多佔,分配的失衡必然加劇社會矛盾。

土地兼併,農民破產,社會動盪的直接原因

還有一個問題是土地兼併問題,由於土地的私有化,而在封建社會土地是最根本的生產資料,佔有大量土地就意味著佔有大量社會財富。而在土地總額一定的條件下,地主土地面積的增加,就意味著自耕農經濟被破壞,而自耕農是國家稅收的主要負擔者。地主憑藉階級特權,只需要交少量的稅。在賦稅總額一定的條件下,自耕農數目的減少必然導致分攤到每個自耕農頭上的稅額增加。

當稅收負擔超過自耕農的經濟能力,或受天災人禍或國家其他經濟政治活動的干預,農民就有破產的可能!



大量的農民破產是社會動盪的起因,這意味著統治危機的到來。政府能做的要麼是武力鎮壓,要麼是自我糾正。而自我糾正的難度比較大,因為分配失衡是由統治階級的特性決定的,哪怕皇帝寧願損害自己的既得利益,也不可能讓整個地主階級做出讓步。過分打擊地主階級對於皇帝來說是個自我毀滅的過程,因為皇帝是最大的地主,地主階級是皇權的支撐。對抗地主階級的皇帝下場都不好,比如王莽。這是封建政府的為難之處,這就決定了即使君明臣正也不見得社會矛盾就一定能得到緩和。唐德宗總歸不是昏君,而他所有讓利於民的舉措都事與願違,反而加重了農民的負擔。

君主權力缺乏制約,政府與人民的矛盾運動,封建王朝難以打開的死結

至此,我們可以認識到,政府與人民的矛盾運動是封建社會運動發展的根源,而這矛盾著的雙方中,政府一直處於主動地位,而農民則極為被動,權力的過度集中使權力的行使易於失控。而君主制下,必然發生的權力向缺乏政治實踐經驗的君主手中的轉移,而社會也必然會從恢復期向發展期轉變,並在幾乎相同的作用原理下再步入下一個死結,而這對於當時的統治者來說是一個無解的難題。




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一個又一個的朝代在死循環中轉了一圈,時間大多都沒有超過300年,而將這個循環打上死結的,正是封建帝制中的權力中心君主權力的缺乏制約。

可惜,以自我利益為中心的歷代封建君主,沒有一個人嘗試著去打開這個結,恰恰相反的是,他們只想著進一步加強自己的權力,用盡手段、殫精竭慮,前赴後繼地將君主專制推向頂峰,反而把這個結打得更緊、打得死死的,直至有人用火將整個死循環焚燒掉的那一天。





文丨飛揚 ·圖片丨網絡與製作

我是飛揚,一個學習地球科學、愛讀雜書、時刻充滿好奇的理工男,天文地理、歷史文化,我都願意和你分享,關注我,讓我們共成長。


認準飛揚專屬logo,點關注,不迷路!


歷史飛揚


我國有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大致有十三個王朝,卻沒有一個封建王朝能立國超過三百年的。我們可以來列舉一下:

1.秦朝: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持續時間15年。

2.西漢: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持續時間210年。

3.新朝:公元8年到23年,持續時間15年。

4.東漢:公元25年到公元220年,持續時間195年。

5.西晉:公元265年到公元316年,持續時間51年。

6.東晉:公元317年到公元420年,持續時間103年。

7.隋朝:公元581到公元618年,持續時間38年。

8.唐朝:公元618年到公元907年,持續時間289年。

9.北宋:公元960年到公元1127年,持續時間167年。

10.南宋:公元1127年到公元1279年,持續時間152年。

11.元朝:公元1271年-到公元1368年,持續時間98年。

12.明朝:公元1368年到公元1644年,持續時間276年。

13.清朝:公元1644年到公元1911年,持續時間267年。

可以看到立國最久的唐朝也不過才289年,而這些王朝的滅亡大都有一個相同的原因,那就是農民起義。除了西漢是因外戚滅亡,兩晉滅亡只能怪皇室內部,兩宋是因為外患滅亡,其餘各朝在王朝末期都或多或少被農民起義所困擾。比如秦末首次農民起義——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新末赤眉軍起義、東漢末年黃巾起義、隋末更是亂世、唐末黃巢起義、元末紅巾軍起義、明末李自成起義和清末太平天國運動,那麼這些農民為什麼要起義呢?古代民以食為天,能把農民逼得造反了,那一定是餓肚子了,不然誰會冒著殺頭的風險去與政府作對。

這些立國時間較長的王朝還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它們大都是經歷了大規模戰爭後建立的。無論是兩漢、隋唐、還是元明清無一不是經歷了慘烈的統一戰爭後才建立的,戰爭會導致什麼?當然是人口數量急速下降。就像秦朝時期中國有兩千多萬人口,西漢初年卻只有一千三百萬人了,戰爭導致全國人口少了一半,其餘諸朝情況也大致如此。曹操就曾寫過“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詩句,可見古代戰爭對於百姓來說是多麼大的災難。

不過雖然新的王朝建立之初人口都很少,但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國家穩定後百姓平均能耕種的地變多了,糧食產量充足以後人口又會急速上升,會出現“盛世”場景,很多盛世也多是新的王朝建立以後沒多久就出現的,比如西漢的“文景之治”,東漢的“明章之治”,唐朝的“貞觀之治”,明朝的“仁宣之治”和清朝的“康乾盛世”。盛世的出現與人口的增長分不開關係,但是隨著人口越來越多,百姓平均可耕種的地就少了,每個人能分到的糧食就不夠吃了,這就導致了王朝的衰落。等到王朝末期,國家人口很多,老百姓都餓著肚子,但是看到那些當官的卻依舊錦衣玉食的,他們不會想著是土地不夠的原因,只會看到當官的有吃的,自己沒吃的,這個時候再出現點天災什麼的,百姓日子更難過,與其餓死不如起事拼一拼,所以很多起義部隊裡都是些吃不飽飯的農民,他們沒有退路了,只能拿起武器拼出屬於自己的江山。等到新的王朝建立後又會出現人口下降,然後百姓勤勞耕作,再出現新的盛世,然後王朝衰落,循環不斷。這也是為什麼我國古代的王朝總是逃不過興衰更替的規律。

那麼人口數量什麼時候會發展到只要有點自然災害就會導致農民反抗的地步呢?大致就是三百年。


風塵講歷史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不合,縱觀我中華歷代王朝,有興衰有昌盛有輝煌有短暫,大家是否注意到一個疑點,就是那麼多大朝代都逃難三百年的“魔咒”。比如清朝的總壽命是267年,明朝是發展到276年後滅亡,大唐盛世也僅存290年,就像那個梗所講,康熙臨死前喊了一句:“向天再借500年”,然而大多數朝代都活不過300年,這究竟是何原因呢?

雖然我國號稱擁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大約發展了13餘個朝代,認真點統計卻無一個能留存夠300年。當年秦始皇統一天下,修萬里長城建秦王陵,整個秦朝僅存十四年就滅亡,來到西漢時期,該朝代從公元前202年至公元八年,共存在210年,而東漢則是活了195年,隋朝是38年,然後由唐朝取代。

那些存在時間較長的朝代都有一個相似之處,就是都經歷過天下大混戰,等各方勢力被滅後才創立出新朝廷,此時已沒有其他政權互爭,因此才能安然發展起來。像西漢東漢都是經歷天下大亂之後才完成一統,而隋朝時期群雄崛起,大戰過後才有了大唐的289年盛世,到了元朝跟明清時代,他們的宿命也基本相似,全都是遭遇過大規模戰爭之後才絕地重生創立出新政權。

然而問題就出在,每個朝代都很難避免一個致命因素--糧食問題。眾所周知我國古代是一個農耕大國,人人都靠種田吃飯,當戰爭平息後之一個新王朝誕生,而戰爭時毀滅了很多人口,留下來的人自然大幅減少,那麼國家統一后土地就全收攏了回來,這時就變得田多人少,剩下的老百姓人人有大幅田地耕種,糧食逐漸豐收過上了安居樂業的日子,所以自然不會亂生事。

隨著生活穩定,糧食多了百姓就開始繁殖兒女,當時的朝廷並沒有“計劃生育”的想法,所以百姓們越生越多,兩代人之後全天下人口數倍增長,整個朝代就呈現出一幅人旺糧多的太平盛世。比如西漢發展到一定時期後就步入了“文景之治”,東漢穩定發展多年後迎來“明章之治”,唐朝的迅速發展出現了“貞觀之治”,後面還有明朝的仁宣之治,大清的康熙乾隆兩大盛世等等,這些情景都免不了是因為百姓過上好生活所致。

當然一些皇帝對出現盛世的原因,都因為是自己治理有方,功勞不少,但實際上因為天下統一了戰爭少了,軍隊糧草消耗大量減低,老百姓不用整天東躲西藏,有時間去耕田種地了,所以年年大豐收,人人生兒育女搞起大經濟,接著丁財兩旺逐漸形成“太平盛世”。

殊不知,興衰敗亡皆有定數,每一個朝代的太平盛世過後,都幾乎避免不了走下坡路線,隨著盛世的人口越來越多,朝廷又沒有節育的想法與行動,那麼人口一多分給的耕地就隨之減少,加上飽暖思淫慾,各階層的人慾望開始膨脹,官員逐漸腐敗,商人慢慢利慾薰心,各種坑蒙拐騙事件頻發。


那麼在眾多人口基數之下糧食會變得越來越少,很多人開始吃不飽整天抱怨,而官商階層跟普通百姓的差距就日益明顯,老百姓沒吃的,看見官商們一個個過得那麼好,自然心生怨氣,不久積怨爆發就怒而揭竿起義了,然後天下各地義軍突起,一些有野心的人趁機出來時勢造英雄,組織起軍隊把當下的朝廷推翻,重新建立起新朝代。所以往往一個朝代活不過300年,可能就是這種原因所導致。


貓眼觀史


在中國秦朝以後的君主時代,有的王朝(或獨立、半獨立政權)的時間較長久,超過一百年,有的達到兩百年以上,個別達到三百年以上。它們包括:西漢、東漢、晉朝、北魏、唐、渤海、南詔、遼(契丹)、兩宋(持續了320年,是秦代以後的中原王朝裡最“長壽”的)、大理、西夏、金、蒙元(從成吉思汗征服西夏算起,並不短暫)、明、清。有意思的是,三百年似乎是道坎,絕大多數政權邁不過這道坎。上述較長壽的王朝(或政權)共十幾個。



相對長壽的政權在眾多的政權中只是很小一部分,大多數政權只存活了百年以下(甚至更短):秦朝(15年)、王莽“新朝”(15年)、曹魏、蜀漢、孫吳、十六國的所有政權、南朝的宋齊梁陳、東魏、北齊、西魏、北周、隋(38年)、五代十國所有政權(後漢僅僅存在3年!)、李自成政權、洪秀全政權…… 以上提到的短壽政權已經超過遠遠四十個。

為什麼中國秦朝以後的君主政權往往活不到三百年?為什麼古代大多數專制王朝是短壽的(百年以下)?

究其原因,根本原因在於專制體制。

中國古代王朝的領導人體制是君主專制,由一個家族霸佔著國家統治權,公器私用,在位的一個人或者其代理人無法無天。這種體制本身就違背公理,不可能真正維護廣大民眾利益和民族利益,執政極容易瞎指揮,極容易釀成巨大的政治罪錯。

在這種體制下,當局一旦有了錯,人們敢怒不敢言,錯誤難以及時地、深入全面地得到糾正,因此,臺上一人罪錯,往往舉國遭殃。久而久之,矛盾總爆發,巨大的社會震盪來臨,王朝要麼崩潰,要麼進入慢性自殺。

唐朝即是一個典型例子。唐朝被不少人視為“盛世”,被人們津津樂道,然而,表面的陽光下,卻汙垢累積。唐玄宗把大唐推向開元之治的巔峰,緊接著,因獨裁者李隆基利令智昏,陶醉於所謂文治武功的成功感,醉生夢死,無視野心勃勃的安史集團的磨刀霍霍。漁陽鞞鼓,馬嵬驚變!曾經是萬里大好河山,到安史之亂,面目全非,西部邊境竟然退縮到京城長安附近!同樣是這位唐玄宗,親手把大唐推向安史之亂的低谷。他留給大唐的是一副爛攤子,從此唐朝走向“慢性不治之症”。到了晚唐,政治更是一塌糊塗,政治舞臺上昏君頻頻“霸屏”,招致黃巢之變,原本的慢性絕症又加上了致命的內部急病,四分五裂,軍閥混戰,唐朝由漸死轉為猝死。可見,專制絕不可能帶來長治久安!

所以,從理論上說,任何一個處在專制獨裁體制下的王朝統治都絕不可能“千秋萬世”,都逃不過滅亡的結局(雖然他們自以為會“江山永固”),而且,大多數王朝是短壽的。

專制最終必敗(除非在體制內出現了脫胎換骨的自我革新者),專制王朝最終必亡,這是歷史事實證明了的必然歸宿。

專制王朝滅亡的具體方式有異。

——或死於“慢性絕症”,自我漸漸衰亡。例如,西漢因問題成堆,被王莽取代。而王莽也迅速被大暴動所推翻。

——或死於暴風驟雨式的“內部急病”,例如,元朝在中原的統治被民間大起義推翻,如清朝在武昌起義爆發後迅速滅亡。

——或死於外患顛覆,如北宋在北方的統治被女真族武裝所顛覆。

——或死於內部急病與外患的雙管齊下,例如,明朝北京政權在李自成、張獻忠、滿洲三支力量的衝擊下覆滅。

失敗方式不同,結局一致——專制王朝終究難逃一死。

至於為什麼三百年成了一道坎,其原因有巧合,也有一定程度的“準規律性”。專制政權不可能有良好的政治管理機制,不可能有洞察國內外乃至世界大潮的睿智與正確戰略,它們要想長期統治下去,只有靠人治(“明君”、強有力的皇帝、得力的文武百官、“清官”),靠高壓與愚民,靠小恩小惠。可是,在體制僵硬的背景下,這些伎倆總歸是治標不治本,更何況,“好皇帝”與“清官”在專制腐敗社會里並不常有,昏君暴君庸君貪官庸官卻是常態,因此,一個朝代走著走著,就必然被昏庸的君臣們拖著走入死衚衕,無法持續發展,難以活很久,兩百多年基本上成了它們的極限。

百川歸海,萬流歸宗,政治文明才是國家長治久安的正途。


曉帆輕舟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就是人口暴漲的原因。為什麼起義基本都發生在黃河以南,就因為黃河以南溫暖的氣候很適應人類繁殖,河南,河北,山東人口可以在安定幾十年人口快速增長。再看黃河以北的山西,陝西,東北人口緩慢增長,人口少,人均耕地面積就多,老百姓自然安居樂業。

最富的南宋為什麼起義特別多,就是人口帶來的土地矛盾,人口暴漲就意味著很多人沒有土地,沒有飯吃,要吃飯就得想辦法。

明朝初朱元障把山西人口遷往全國,但僅僅幾十年,南方各省人口都超出山西,就是氣候的原因。

安定的社會,溫暖的氣候,黃河以南都在忙著生孩子,人口越生越多。對於沒事幹的人生孩子,皇帝一點辦法也沒有,總不能不讓老百姓做愛吧!曾有人提出活埋60歲的老人,也實施過。人口暴漲帶來的土地矛盾是朝代不過300年的根本原因,只有通過戰爭來減少人口重新分配土地,古代控制人口除了戰爭能有什麼辦法。

周朝800年,當時是奴隸制,人口不會暴漲,奴隸很早就會死去,奴隸生育是個很複雜的問題。後期400年,戰國頻繁的戰爭人口不會很多


戀香惜玉63792524


事實上,這個問題本身是存在一點問題的。

在已證實的朝代中:夏朝,約前2029年至約前1559年,歷時約500年;商朝,約前1559年至約前1046年,同樣歷時約500年;周朝,西周從約前1046年到前771年,東周從前770年到前256年,總計持續了約八百年的國祚。

因此,如果是按照廣義上的封建時期來算,超過300年的王朝不是沒有,夏商周這些政權都有著500年的歷程。再例如宋朝,雖然中間因為戰亂分為了北宋(960~1127)與南宋(1127~1279),但兩朝加起來也有將近320年曆史。

不過放諸整個中國的歷史長河中,超過300年的政權的確罕見,這裡,筆者就與大家說道說道,大多數王朝帝國難破300年的緣由。

在明清小說《三國演義》的序言中有著這樣一句話:“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說的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歷史上的各朝各代總是如此替代更迭著演變的。

西漢著名文學家、史學家司馬遷也曾在他的《史記·天官書》對此總結過:

“夫天運,三十歲一小變,百年中變,五百載大變;三大變一紀,三紀而大備此其大數也。為國者必貴三五。上下各千歲,然後天人之際續備。”

這句話看似很囉嗦,講了一大堆天體運行的規律,實際上也就是假借這種規律來比喻政權的革新,告誡統治者一定要注意三、五這兩個數字,經過上下各一千年,天人之間的關係才逐漸接續完備起來。

司馬遷的言論是有其合理性的,特別是限於當時的歷史認知條件下,又受到漢初儒學思潮中“天人感應”理論的影響,所以對於政權變革週期性的認識才會帶有一些經驗主義和神學色彩。

而在社會科學不斷髮展完善的今天,古代歷史學家們從大量史料和事件中總結出來的變革“規律”,已經能夠以科學的方式來解釋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是千古不變的至理,一切關於政治形態的變化都與當時的社會經濟面貌脫不了干係。以自給自足、男耕女織的小農生產模式為主導的自然經濟體制,是貫穿整個封建社會核心經濟架構,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服務於封建統治階級的地主土地私有制和長期的重農抑商政策,則是封建社會生產方式下最為不穩定的兩大因素。

為什麼說不穩定?這涉及到土地制度問題:封建時期社會經濟的主要來源是第一產業,即農業和初等手工業,而農業的發展離不開對土地的硬性要求——土地面積、肥沃程度、連續性等都將對農業的產能造成極大的影響,如太平天國起義時頒佈的《天朝田畝制度》中就曾將土地按產量多寡質量評級,分作九等。

而地主土地私有制則導致了地主階級對於兼併和剝削小農階級的熱枕,大量自耕農出於地主壓迫和對自然災害的抵抗力孱弱,最終失去土地等生產資料淪為封建農奴,激化了社會矛盾。

重農抑商本來是統治階級為了鞏固政權和社會穩定製定的,因為商人是社會活動中最為活躍的群體,是封建時期最不安定的變數,但是過度的抑制商業實際上也會導致不良後果——商人佔據了大量的社會財富,甚至可能高於部分地主,所以一些地位低下但不甘於自身處境的商人則會用自己的經濟資本去交換政治權力,從而擾亂封建政治體系的運行秩序。

正因為經濟上的不穩定因素固有地存在,但是相應的經濟改革往往卻不能夠跟上體制衰敗的進度,因為步子太大會損害封建統治階級既得利益集團的權益。

在政治方面,自秦朝以來到滿清,中國古代長期盛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這種制度好在國家權力集中,對於叛亂和涉外事件的防禦能力強,但壞也壞在過度的政權集中和“家天下”體系極易造成統治階級的日益膨脹腐化,這也正是勵精圖治的明君多出現在開國時期、而昏庸懦弱的皇帝多集中於一個朝代的末期的緣由。

所以,究其根本,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生產力的提高,亦或者是生產方式的突破性飛躍,都會對固有的政治經濟面貌形成巨大的衝擊。

這種影響是循序漸進的,是伴隨土地兼併的不斷氾濫和最高統治者的逐漸耽溺安樂而演化的,並且,由於封建時代制度的相似性和歷史前進的偶合性,這一演化過程大約就都集中在三百年以內。


歷來現實


週期性重複,這就是大道,規律。中國的古人早就窺探破了地球週期性洪澇災害與太陽運行之間的秘密,因此常常講:“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天道不可違” 等等與,是有道理的。

曾經看過一組統計數據,中國王朝一般以270年左右為一個發展週期,太陽的核聚變爆發週期也是270年左右。並且,大規模農民起義爆發時,大多數是在太陽活躍期 ,也正是地球上的洪澇災害大面積發生時。

經過研究發現,太陽對地球上的氣候變化有很大影響。太陽內的核聚變反應有一個重複性週期,大約在260至300年左右,相應的,在這些年代地球上會出現大面積乾旱或洪澇災害。導致引發災民饑荒。為了生存,往往導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推翻舊的王朝,建立新王朝。


南極冰火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只總結了現象而未道出原因,其實每個朝代滅亡的理由都有很多,多數王朝帝國難破300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巧合。而大一統王朝沒有超過300年歸根結底是因為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的矛盾、社會矛盾、階級矛盾無法調和所造成的。

第一,生產力一生產關係造成社會資源必須重新分配。

打破舊朝代越來越嚴酷的壟斷和極度盤剝,只有推翻並建立新的朝代,資源相對平均一點,同時人口減少一點,老百姓才具備能活的條件。然後又開始新的一輪循環:隨著時間推移,權貴越來越多,依附的蛆蟲也越來越多,老百姓的活命必須要的資源又逐漸被一點一點掠奪光,然後,再次造反求活路。不客氣的說,中國王朝一直在原地轉圈,沒有任何有真正意義上的突破,所以就在不斷的重複所謂的“興替”。之所以難以超過300年,是因為用不了300年時間,資源就被搶光了,老百姓只能推翻他了。至於所說的漢、宋超過三百年,其實他們都已經中斷過重新分配過了而已。

第二、階級矛盾之制度缺陷

封建社會皇親國戚和政治貴族把持國家的命脈,階層會隨著時間不斷擴大,需要的利益也就會更多,導致民間財富被剝奪,民眾迴歸赤貧狀態,新的起義也就會發生。從一個國家建立,三百年的時間大約可以傳承十幾代人(古人壽命短),一個皇帝加上上百號功臣,就算一代只有兩個孩子,我們按照100人15代計算,那最後一代就有3276800人,就算中途有的家族滅亡,但是新的家族勢力也會補充進來,而且多子多孫也是中國的傳統,實際數字絕對會比這個高。三百多萬的貴族階級,再加上由此產生的裙帶關係,這是多麼龐大的一個利益鏈條,這還不算下級貴族和官吏的人數,這麼多人參與分配國家資源,普通民眾怎麼能夠承受得起呢?所以封建王朝不超過三百年也是很正常的現象。

第三、社會矛盾之人口陷阱

在《人口論》(1798)中馬爾薩斯作出一個著名的預言:男女兩性之間的情慾是必然的、且幾乎保持現狀;食物為人類生存所必需的這兩個抽象前提出發,斷言在這兩者中間,人口增殖力比土地生產人類生活資料力更為巨大。人口以幾何級數增加,生活資料以算術級數增加,因而造成人口過剩,不可避免地出現飢餓、貧困、戰爭和失業等現象。呼籲採取果斷措施,遏制人口出生率。回溯歷史每一次新王朝的興衰都是伴隨著大量的人口繁衍與銳減。爭霸戰爭-國家建立-王朝盛世-王朝衰敗-爭霸戰爭大致就是這樣的規律,不難看出每一個的盛世都是人口大量繁衍,每一次的爭霸戰爭都是人口銳減。民以食為天,當人口與土地之間出現矛盾時,也就是一個王朝的滅亡的開始。所以有人總結中國古代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都是掉進了“馬爾薩斯人口陷阱論”。

第四,外族入侵

國家受到外部壓力更大,而統治者讓普通民眾生活變得更加艱難,內外交困之下,自然無法維持國家的長久。這種屬於少數,在此不做論述。



隱士晚歸工作室


簡單講;人常說: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再四。易經也是這樣講的。一百年二百年,不可突破三百年四百。一、三,奇數,屬陽、乾、天。二、四,偶數,屬陰、坤、地。有天有地才有人,地厚載眾生。人為萬物之靈,亦生於地上。三,更是乾,更是天,表示天上,代表玉帝。封建王朝,地上之王,不可到達天上,等同玉帝。所以,封建王朝,再一再二,只能二百多年。不可再三再四,不能超越三百年,和天上等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