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平: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美學表達

今年,剛剛走過春夏熱情浪漫的成都,在金秋又迎來了文化活動大爆發。9月以來,為新中國成立70週年舉辦的系列文化活動剛開始,第25屆“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就來了,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風頭正盛,第十二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就橫空出世……應接不暇、品味高端的文化活動,讓成都置身熱鬧的文化海洋。

一場接一場的文化活動,既向世人展示著成都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又推動著成都朝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標邁進一大步。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獨特印記,更是一座城市的根與魂。“浪漫之城”巴黎、“音樂之城”維也納、“文學之城”愛丁堡、“電影之城”洛杉磯等城市享譽全球,都是因為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蘊,獨特的文化印記,高雅的文化品格。

在一座城市的建設發展過程中,能否與城市文化內涵完美結合,能否讓城市文化賦能文化消費,直接關係到城市是否具有核心競爭力和長久生命力。只有不斷延續城市的歷史文化基因,注入新鮮的文化因子,強化城市的獨特文化印記,才能在眾多城市中脫穎而出,讓全世界心馳神往。

豐富的文化活動,為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打下深厚根基。每一座世界文化名城,都有其特定歷史階段的時代表達。成都提出塑造“三城三都”的目標:世界文創名城、旅遊名城、賽事名城和國際美食之都、音樂之都、會展之都,這一目標是成都歷史文化積澱在現代生活中的深刻映射,是成都魅力在世界舞臺的精彩呈現,也是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時代表達和現實路徑。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第七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熱鬧開啟,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參觀欣賞,也促使成都人更深入地瞭解天府文化。以非物質文化為切口追本溯源,讓我們更瞭解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固牢我們的文化根基。

音樂是世界的語言,是文化中最軟的部分,是純粹的審美感受。中國音樂金鐘獎、“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以浪漫高雅的音樂形式,展示這座城市的文化之美,強化成都的音樂屬性。

文化,歷來是成都最厚重的底色,是成都人最驕傲的榮光。以品類豐富的文化活動作為城市建設發展的一種美學表達,為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打下了廣泛的群眾基礎,深厚的文化根基。

蓬勃的文化消費,為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注入強勁動力。文化和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極容易產生共鳴。當城市消費中注入文化基因,既實現了對文化資源的開發利用,又給消費者以溫度和內涵。一個好的文化項目可以吸引人來消費,一個好的文化場景可以為城市帶來好的聲譽。通過文化消費推動城市經濟發展,提高城市知名度的城市早已有之,美國西海岸的舊金山就是其中之一,一部《海灘毛毯巴比倫》成為城市的標識。

成都擁有眾多世界級的歷史文化資源,這裡有金沙、都江堰等歷史文化遺產,還有洛帶、黃龍溪、安仁等歷史文化名鎮。除此之外,時尚前衛的九眼橋、快慢相容的春熙路、綠色生態的錦城公園……每一處綠道,每一個公園,每一條特色街巷,都是成都為市民和遊客精心營造的文化生活場景和消費場景。

剛剛過完的國慶大假,成都旅遊接待人數達2017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大假之外,週末遊也是城市文化消費的重要方面,剛剛過去的19日、20日週末兩天,成都國際非遺博覽園主會場現場就有超過40萬人次的參與人數。

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中融合的成都,以大美的城市形態,繁榮著文旅消費。文化消費在成都已形成濃厚的文化氛圍,帶來了巨大的社會效應和超強的影響力。以文化旅遊提升城市品質,不僅讓市民享受實惠、感受幸福,更為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注入強勁動力。

獨特的文化印記,為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形成鮮明個性。一方水土成就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展現一座城市精神。因文化吸引力、文化創造力和文化輻射力而在世界上享有相當高知名度的城市,一定有獨特的文化印記。

成都獨特的文化印記,是蜀風雅韻的歷史文化。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現場,川劇、蜀繡等非遺文化展示和體驗區,呈現著成都非遺傳統技藝的獨特魅力。它們和司馬相如、楊雄等文化名家,金沙、武侯祠等獨特的文化地標,大慈寺、文殊院等千古名剎……共同塑造了獨具“蜀味”的文化底色。

成都獨特的文化印記,是優雅時尚的音樂文化。於一座城市而言,音樂是文化承載的手段,對城市文化發展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紐約、芝加哥、維也納、倫敦、漢堡等音樂名城,音樂因城市而存在,城市因音樂而聞名。大型如中國音樂金鐘獎、“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小型如二十四伎樂戶外秀演、成都音樂大道啟幕儀式等,已讓音樂成為成都的一張名片,一個重要的符號,一種獨特的印記。

建設世界文化名城,就是站在歷史和時代的方位,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發展天府文化,講好成都故事,揚天府之神韻,放蜀都之異彩。具有蜀地特色的文化活動,可以讓天府文化走向世界,成為彰顯中國氣派、巴蜀魅力、成都精神的獨特標識。

高端的文化品牌,為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培育高雅品質。文化實力已成為決定城市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文化的高度影響著這座城市的高度。對內塑造品牌,對外引進品牌,內外兼顧,以高品質的文化活動促進城市發展,推動城市崛起,可以增強外界對城市的認知度,提升城市自身的品牌,增強城市的綜合競爭力。

打造“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有助於塑造城市文化品牌,提高城市品質。持續舉辦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也是在吸收各國非遺文化中提升自我的文化格調。舉辦高規格的中國音樂金鐘獎,且獲得連續三年的舉辦權,這將奠定成都在中國音樂屆的地位,也進一步提升成都在世界城市中的影響力。

近年來,世界城市文化論壇、音樂之都城市大會等國際文化活動相繼落地成都,都是對成都城市文化的肯定和讚賞,更是對成都城市影響力的擴大與提升。

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就是在準確把握文化與城市發展的內在邏輯基礎上,讓文化成為城市發展的動力、貫穿於城市崛起的宏大進程,堅持用文化引領城市發展,塑造城市特色,彰顯城市魅力,培育城市品牌,傳揚城市美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