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當天啟遇上了崇禎

朱由校——當天啟遇上了崇禎

帝王家的歷史,不管你願不願相信,都是殘酷的。

縱然是千古一定李世民不也是靠著雙手沾滿鮮血才走上寶座的麼,後來的武則天就更不用說了。

這話沒錯,但也不是絕對。

比如明朝,這個朝代從建立者朱元璋開始,就可以用殘酷來形容了,但再殘酷也有人性的閃光點。

這一點,在天啟與弟弟崇禎就顯得溫和得多了。

哥哥朱由校,從小非常調皮,不喜歡讀書,大字不識幾個。由於母親王氏去世的比較早,念及皇孫朱由校幼小,爺爺萬曆皇帝就讓宮中的李氏撫養他,畢竟不是自己的孩子,再疼愛也疼愛不到那裡去,想要從一個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婦人身上得到母愛,這個願望並不好實現。

李氏答應撫養,一方面固然有萬曆皇命不可違,另一方面也不是沒有投資的意思。

儘管在當時看來,這個希望並不大,但有希望總是好的。

這種互相利用的關係,落在了父親朱常洛的眼裡,這個悲劇的皇帝認為,這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等到將來自己繼承了皇位,一定要好好教育一下自己的兒子,怎麼說也是帝國未來的繼承人。

只可惜,朱常洛算準了前半部,沒有看到結尾。

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明神宗駕崩。

作為萬曆並不待見的大兒子,在經歷了國本之爭、梃擊案等重大歷史事件。終於熬到了主角光環,於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正式即位,年號泰昌。

一切似乎都塵埃落定了,當年定下的願望,似乎也可以實現了。

但歷史卻給他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

多年擔心受怕,一朝得到了解放,他便徹底的解放了。

本就不硬朗的身子骨,自然經不起折騰。

剛做了二十幾天的皇帝,就因為一碗瀉藥,就此西歸。

尚未來得及做好準備的朱由校被群臣從幕後拉到了臺前,繼承了大明的皇位。

這一年朱由校十五歲。

朱由校——當天啟遇上了崇禎

一個剛剛覺得生活還有些溫暖的孩子,在經歷了二十多天的快樂生活後,重新回到了感情的冰窟。

所幸,他還有一個弟弟。

這個弟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明思宗——朱由檢。

兩人雖不是同母所生,但兩人關係非常好,沒了母親的朱由校常常帶著比自己小6歲的朱由檢玩耍。

哥倆關係好到可以同出同住,這在皇宮是很難得的。

當哥哥被人推到臺前做皇帝的時候,弟弟朱由檢也跟著來了,在他看來,哥哥到哪兒,他也應該到哪兒了。

哥哥做皇帝,他也應該跟著做皇帝。

這一歷史的畫面,在登基後很好的表現了出來。

這天,哥哥朱由校早朝。

弟弟,忽然連蹦帶跳地跑到朝堂之上,皇上的弟弟,文武大臣當然不敢說什麼。

只能任由這個孩子一步一步走到了龍椅前。

哥哥朱由校看著弟弟總劜過來,和往常一樣將他拉到了身邊,在龍椅邊上坐了下來。

這就有點不符合規矩了。

一直低著頭的大臣開始說話了,意思很明顯,皇位是哥哥的,哥哥能坐,弟弟不能坐,得下去。

朱由校——當天啟遇上了崇禎

看著弟弟一臉不解,哥哥朱由校卻阻止了。

那意思,龍椅這麼大,足夠兄弟兩個坐。

但大臣忽略了朱由檢。

看著往日溫順的哥哥忽然這麼有氣勢,滿朝文武都要聽他的話,感覺挺酸爽,不由得十分羨慕。

他拉著朱由校的手,仰著一張稚嫩的臉,說道:“哥哥,我也想要坐龍椅。”

這話就有點過了,下面的大臣都下了一跳,邊上的太監差不多要上前拿人了。

所有人地目光都落在了朱由校的臉上,等待他的發落。

氣氛陡然變得殺氣騰騰。

唯獨朱由檢一臉的茫然。

和所有地宮鬥劇的劇情不同,這一幕沒有絲毫的血腥,年長的朱由校非但沒生氣,反而笑著對弟弟說:“你現在還小,等你長大以後,這位置哥哥就讓給你來坐?”

朱由校當然想不到,自己一語成讖。

朱由校——當天啟遇上了崇禎

公元1627年八月,這天,朱由校的心情不錯,在客氏、魏忠賢等人的陪同下,到西苑遊船戲耍。

玩得盡興的時候,還安排了一桌酒席,邊吃邊喝邊玩。

幾名小太監去深水處泛小舟盪漾,卻被一陣狂風颳翻了小船,不小心跌入水中。

這事兒擱在尋常人的身上,的確算不上什麼大事,不過是虛驚了一場。

大不了休息幾天就是了,但朱由校卻嚇得半死,幾個月後,竟一病不起。

種種徵兆顯示,他活不了多久。

這天,他讓人把朱由檢叫到了跟前,用盡全身的力氣說道:“還記得當年我們說的誓言麼?”

朱由檢早已不是當初一臉無知的愣頭青,仰著臉沒說話。

此時的局面,早已不是當初信口開河的時候,稍有不慎,就是一場廝殺。

“弟弟,不記得,哥哥記得,我弟當為堯舜。”(上病亟時,召皇弟信王入,諭以當為堯舜之君,再以善事中宮為託,及委用忠賢語。既崩,忠賢自出迎王入。”(《明史·宦官傳》)。

除了這句,還要一句很有名:“魏忠賢“恪謹忠貞,可計大事”。”只可惜,這句話被朱由檢直接屏蔽掉了。

當初的諾言,在公元(1627年)終於實現。

弟弟朱由檢順利接受了哥哥留下的江山。

時年十八歲。第二年改年號為“崇禎”。

登基的朱由檢沒有聽哥哥的遺言,當上皇帝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幹掉了魏忠賢。

這個決定,是對還是錯,還不好說,但可以肯定的是,從哥哥手裡接過江山的朱由檢,還是希望有一番作為的。

只可惜,他的一切的努力最終還是無濟於事。

張獻忠與李自成加上一個努爾哈赤,讓本就不安穩的大明王朝顯得更加風雨飄搖,任誰在位也能以將這輛破車拉回正常的軌道之上。

當初朱由校期待弟弟朱由檢美好的畫面並沒有出現,反而讓弟弟丟了性命。

我想這一點,做哥哥的朱由校是不希望看到的。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