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陵为何结庐龙虎山?

张道陵为何结庐龙虎山?

龙虎山,历来被称为中国道教第一名山,因为,它是祖天师在这里最早修炼得道的地方,因而也是中国道教的最早的发祥地。百余年后,第四代天师张盛拒封诰、携印剑、辗转万里,从汉中回归龙虎山祖坛,开坛传箓,世代延绵,历千余年长盛不衰。宋元以后,三山合历代张天师世袭掌领道教事,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因而被公认为道教祖庭。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以泱泱中华之大,福地仙山之多,祖天师为何却偏偏相中龙虎山这一宝地呢?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颇为不易。还是让我们追溯历史的踪迹,慢慢地解开这一谜团吧。

张道陵为何结庐龙虎山?

一、祖天师生活时代的龙虎山

翻阅史册,可知龙虎山这块地方,在夏、商、周之时,为古扬州地春秋战国时,迭属吴、越、楚,为“干越”之地。所谓干越,乃古越族的支,“干”即“岸”,谓傍水而岸居的越人。秦吞六国,秦将王翦灭楚,有“深入不毛”之说,当时,这里是“不毛之地”,可见地旷人稀。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改九江为“淮南国”,封黥布为淮南王。六年(前201)析淮南同置豫章郡,这里为淮南王刘长及子刘安的属地。豫章群下辖余汗县(即今之余干县),龙虎山一带为余汗县晋兴乡属地。这一建置直到祖天师入龙虎山炼丹时(即公元90年~122年)一直未变。

那么,当时这里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呢?第一,这里山林茂密人迹罕至,是一块未被开发的处女地。虽然秦以后大量的中原人踊人干越,古干越人逐渐被同化,但由于山林气候,农业并不发达,故仍然是地旷人稀,正适合于修仙隐居之人栖息。其二,这里并非兵家必争之地,因而能远离兵革之灾,这也是神仙家修炼的理想场所。

张道陵为何结庐龙虎山?

再从祖天师进入龙虎山所走的线路来看。此前,他曾在江州(今重庆)为官,因见世风日下,弃官隐于洛阳北邙山,因近帝都东汉建都于洛阳),朝廷屡有征诏,不适合隐居,为寻修道宝地,他远离尘境,“独携弟子王长从淮入鄱阳,登乐平雩子峰,山神拜于道,愿受驱策命,庙食峰下,炼丹其间。山神知觉而双鹤导其出入,遂弃其地、沂流入云绵山,炼九天神丹,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见《道藏汉天师世家卷二》)。这里先要弄清楚这个“淮”字。淮指淮南国,疆域较大,其实是从九江溯流而上。在到龙虎山之前他先到了鄱阳之马蹄山”,因鄱阳在东汉时由县升郡,亦属闹市,且其时交通全赖水运,鄱阳日过万帆,并非修炼隐居之地。乐平地处乐安江之南,北接平林、大概因雩子峰也非修仙福地,故而弃之。

综上所叙,祖天师为避征诏离尘世烦扰,而选中龙虎山深山旷野,这就顺理成章了。

张道陵为何结庐龙虎山?

二、泸溪河的历史渊源与两岸风水

泸溪河是流经龙虎山的惟一大溪。称为“大溪”,仍为信江之支流。泸溪河乃明万历间设泸溪县(今资溪县)而得名。唐朝时称为“沂溪”,而唐以前或祖天师在此炼丹时称为何名,已无可考证。

泸溪之水,因南边群山不断,故有“受南乡三十六甑水”之说,其源有二,一出贵溪县阳际坑分水岭,北流经罗家洲;一出资溪县高埠山,北流经富庶岭至大王渡,合而西流。至上清又西流折北,至仙水若,即祖天师炼丹的云锦溪。其流向恰似一条玉带,又似一条游弋中的青龙。风水学云:“玉带水、三合水,都是水抱之象。百里来龙,百里绕抱,即为龙有活水”。又云:“水配真龙为理气,得生得旺是奇逢。来龙去水能成局,富贵绵长奕禩新。”

张道陵为何结庐龙虎山?

沪溪两岸,群峰峙立,有九十九峰,二十四岩。仙人城玉碧凌空飞云阁半天仙迹。据地质考察,这里是中生代白垩纪地质演变而形成的丹霞地貌,英姿美景、奇峰如削,真可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不过,祖天师当年在此结庐炼丹,并非为欣赏美景而来,他“七岁通道德五千言,既长,于天文、地理,图书,谶纬之秘咸贯通”(见清《龙虎山志》),当然深谙地舆之术。龙虎山天星照应,地气冲凝,云锦峰如珠帘宝鸾,排衙石即天然屏障,应天山,圣井山,有龙脉透蜿而至,琵琶峰、回龙峰人谓龙行雨回还。按风水学云:“乾山高大主官寿,坤山肥满旺人丁。”又《地理五诀》云:“十个贵穴九个高,气度昂昂压百像。旗鼓贵人分左右,狮象禽星带衙刀。眼弓案山齐胸下,临官峰耸透灵霄。三吉六秀并天马,贵如裴杜福滔滔”。如果是到龙虎山游览过的人,仔细对照山川形胜、参详上述谶语,必定会说:“真乃惊人相似”。

张道陵为何结庐龙虎山?

三、“仙鹤引路”与民间传说

《道藏·汉天师世家》载祖天师登乐平雩子峰后,山神知觉,有双鹤导引至龙虎山炼九天神丹。类似这一类的传说,历朝历代难可计数。在众多的传说中,也有一部分是与龙虎山山水风光,福地灵应有关的故事,对于我们了解祖天师为何选中龙虎山作为修炼之所很有一些参考作用。如在湖北咸宁一带,数百年来一直流传一则《鬼王张天师》的故事,称龙虎山地气冲凝,“明葬出天子,暗葬出鬼王”。张天师的父亲迁祖上遗骸到龙虎山“暗葬”,所以便出了“鬼王”。又如清代诸人获《坚瓠秘集》中说,祖天师从乐平雩子峰下来,由仙鹤引路来到云锦山,见一岩洞高十余丈,乃龙脉地穴所在便将其祖上遗骸火化成灰,和成弹丸,逐一射入洞中。射了63丸后,弓断弹离故民谣中传唱:“绝不绝来灭不灭,六十三代有一歇。世人若问后来事,天机玄妙说不得”。这首民谣与天师府后来发生的事有着惊人的巧合。此中玄机、谁人能解?

张道陵为何结庐龙虎山?

千百年来,龙虎山的奇峰怪石,碧水洞天,无处不美,无处不灵,故一直流传着“十不得”的故事,如仙桃吃不得,仙女配不得,莲花戴不得等等。这些故事,既映衬出龙虎山山水之美,也反映出龙虎山作为“洞天福地”之一的仙山灵气。或许可以为张天师为何结庐龙虎山找到答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