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洪雅玉屏山明代《飞仙阁大河沟石桥碑记》

发现洪雅玉屏山明代《飞仙閣大河沟石桥碑记》

“玉屏巍巍几十里,云雾缭绕入天际”玉屏山联结雅安与洪雅两地,明张可述嘉靖《洪雅县志》记载:“云占山县西南七十里”。又因形同一屏风故又名:“玉屏山”。玉屏山也是茶马古道的分支,是洪雅花溪场、观音场、东岳场、天宫场与雅安城区、草坝、严桥场、宴场的最近的道路,也是两地茶叶、山货等物资交易的主要的必经之古道。玉屏山有人工林海,也有自然生长的林木,其形状各异,造型独特,山上空气清新,野生动物众多。

发现洪雅玉屏山明代《飞仙阁大河沟石桥碑记》

玉屏山森林

玉屏山有人工林海,也有自然生长的林木,其形状各异,造型独特,山上空气清新,野生动物众多。山泉潺潺而流,林木水草生长茂盛。

发现洪雅玉屏山明代《飞仙阁大河沟石桥碑记》

玉屏山泉 是玉屏山下居民的饮用水

随着玉屏山旅游的开发,国庆节的游客越来越多,对上山的车辆也进行了临时的交通管制。玉屏山的山泉的可以直接饮用的,作者家的水也是引此山泉,对于玉屏山的开发应以保护生态环境为核心“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以千年文脉的文化底蕴为依托。玉屏山从北到南滋养山下数十万老百姓,山下的农田灌溉,人口动物的饮水,皆是玉屏山的水流。千年灵池清澈见底,滋养了玉屏山脉由北到南的历代文人俊杰。“千年文脉、永典圣山”的水依然涓涓流淌着。

发现洪雅玉屏山明代《飞仙阁大河沟石桥碑记》

唐从祥与罗玉军(老师)

2018年10月2日作者在唐现云(父亲)、罗玉军(花溪小学教师,系作者的小学语文老师)的相伴中对玉屏山的仅存的石碑进行了考证。由于作者的老师与父亲,均生活在玉屏山下,年轻时经常上山捡柴、割草,一个来回就是一天的时间,对山上的情况比较熟悉,为了更能了解玉屏山,三人便开始了国庆节的玉屏山“旅游考古”活动。

发现洪雅玉屏山明代《飞仙阁大河沟石桥碑记》

从祥与父亲合影

魏巍玉屏,南北横跨;千年文脉,古道茶马,云山野樵,伐木薪碳;

三口竹篙,雅纸传下;溪流潺潺,飞仙大河,方便行人,架桥三洞。

据说此桥是通往雅安的大道,连接西北的“飞仙閣”,连接“力善寺”在往西南至“佛子岩”,是到雅安的茶马大道。

发现洪雅玉屏山明代《飞仙阁大河沟石桥碑记》

飞仙阁大河沟石桥

在几经周折后,作者父亲凭着以前上山背柴经过的道路,在一片水竹林的掩映下,在杂草丛生的小河边看见一长满青苔的石桥,当地人叫“三洞桥”、“大河沟”。石桥有两个桥柱支撑,上面搭三通石板,石板厚度有10余公分,每一石板大约有2米,重几吨,并有两块大石板相互连接,三块大石板并排拼接架成石桥。下面河流湍急,两边竹林茂密,水流往下后飞奔出玉屏山“明月峰”的岩口,分流直下百丈,便是“花溪飞水崖”。

发现洪雅玉屏山明代《飞仙阁大河沟石桥碑记》

玉屏山参天大树

在石桥边有一参天柳杉树,一个人也难环抱,作者父亲正站在树下摸看仰望,也许的这山的人对这山的树独特情感,看见这颗近半个世纪长成的树不得不想去摸一摸,看一看。在当年“伐木捡柴”经过时的小树苗,不经意的几十年后成为了参天大树。作者父亲与老师也开玩笑说山上变得自己也不认识了。这正是:

“青年伐木拾薪忙,哪管路边小树苗;

春秋风雨数十载,石桥杉树已成材。”

正在感叹又想着当年记得的大石碑在哪里去了?作者父亲突然看见在几米外的石碑,又惊又喜。石碑的顶盖帽檐已脱落,青苔长满,在寻找杂草轻轻擦后,碑记文字逐渐呈现:

发现洪雅玉屏山明代《飞仙阁大河沟石桥碑记》

《飞仙阁大河沟石桥碑记》石碑

明崇祯十一年岁官戊寅年孟秋月盂兰日之吉 生员(明代秀才 乡试) 陈蘇 譔 (立):“《飞仙閣大河溝碑记》:余童年读孟氏书至岁十一月徒扛成十二月舆梁成而民未(病)涉水常所擎节三美曰济人之行有(然)是月告成问记於余余感其事因恩邑西之地名大河溝X岩怪水声称古飞仙真 采湍激(滔)雨集也时而清流悠徐行潦尽也往来月望XX且却桥固所X通其X而 X时洪庵创建久之倾颓渐成苔径边有释子广相非余异派毅然任之曰僧其心洪X之如 X所不得踵顶者欤幸而叩诸檀越众力凑成功圆果就彼岸登矣而余更有说X先世红巾XX籍来洪扦界于兹亦甚不少(代:欵 诚恳)诏祖德援建桥功合(戊)右功德历百千万亿而不朽有如斯贵 明崇祯十一年岁官戊寅年孟秋月盂兰日之吉 生员 陈蘇 譔 白邦柱 张坤 募缘建桥释子 广相 上同师普来 下徒宗兆 宗定 侄徒 XX 祖远 徒孙 XX 举人 陈(蕴) 代举 陈卫策 周献 周銮 陈光现 陈元升 陈烈 阴阳士等 ”。(注:相关内容 有待整理更正!)

该碑文记载玉屏山“飞仙閣大河沟”的来历及地理位置,记录属于交通要道,大河泛滥无法渡河,由社会各界捐资修建的历史,是古人智慧的体现,也是玉屏山历史渊源的重要物证。

发现洪雅玉屏山明代《飞仙阁大河沟石桥碑记》

细心清理

“飞仙閣大河沟”与“飞仙閣”有40余分钟的路程,玉屏山“飞仙閣”是传说葛洪修道成仙之处,在各代的史书中均有记载。晋葛洪的记载在《华阳国志》中提及:“汉末,沛国张陵,学道于蜀鹤鸣山,造作道书,自称太清玄元,陵死,子衡传其业-------。”此处出自晋葛洪著《神仙传》云:陵(张道陵)“沛国人也。本太学书生,博通《五经》。晚乃叹‘此无益于年命’随学长生之道。得皇帝九鼎丹法,欲合之--------闻蜀人多淳厚,易可教化,且多名山,乃于弟子入蜀,住鹤鸣山《后汉书-张鲁传》‘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中’。著作《道书》二十四篇。忽有天下人-----授陵以新正一明威之道。陵授之,能治病。------其治病事,皆采取《玄素》(按谓《玄衄素书》……行气服食,故用仙法,亦无以易。”

发现洪雅玉屏山明代《飞仙阁大河沟石桥碑记》

玉屏山“飞仙阁大河沟”历史重现

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今江苏)人。出身江南豪族。13岁时丧父,家境渐贫(“葛洪时间去陵未远,居地则相隔万里,而知其事详实如此者,洪素慕道,取访于其道徒甚多故也。‘出自《华阳国志》注’”可见葛洪与张道陵生活的相同时代,时间相隔不远)。他以砍柴所得,换回纸笔,在劳作之余抄书学习,常至深夜。乡人因而称其为抱朴之士,他遂以“抱朴子”为号。他性格内向,不善交游,只闭门读书,涉猎甚广。葛洪伯祖父葛玄曾师从炼丹家左慈学道,号葛仙公,以炼丹秘术传于弟子郑隐。葛洪约16岁时拜郑为师,因潜心向学,深得郑隐器重。郑隐的神仙、遁世思想对葛洪一生影响很大,自此有意归隐山林炼丹修道、著书立说。晋永兴元年(304)葛洪加入吴兴太守顾秘的军队,任将兵都尉,与石冰的农民起义军作战有功,被封为“伏波将军”。次年石冰事件平息,葛洪不愿争功邀赏,辞官往洛阳搜寻炼丹制药之书。永兴二年(305),北上洛阳,遇“八王之乱”,前路受阻。又因陈敏盘据江东作乱,归途断绝,遂流落在徐、豫、荆、襄、江、广、蜀诸州之间。光熙元年(306),葛洪旧友嵇含任广州刺史,委任他做参军,葛有意去南方避乱,遂欣然前往----------。

发现洪雅玉屏山明代《飞仙阁大河沟石桥碑记》

葛洪像

大明钦定《四库全书》中记载:“仙释葛仙翁句容人晋时求丹砂乞为勾漏令后入蜀取雄黄于武都山得之色如鸡色冠喜曰吾单成已后至洪雅之花溪因居岩洞存神养气道成升天嵓前隠迹尚存”。明嘉靖张可述《洪雅县志》中记载内容一致。

发现洪雅玉屏山明代《飞仙阁大河沟石桥碑记》

明《洪雅县志》记载葛洪

葛洪一生著述颇丰,《抱朴子》是其代表作。该书分内、外两篇。内篇20卷,论述神仙方药、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总结晋代前的神仙方术,包含守一、行气、导引等,为医药学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外篇50卷,论述人间得失,世事臧否,阐明其社会政治观点。全书将神仙道教理论与儒家纲常名教相联系,开融合儒、道两家哲学思想体系之先河。《抱朴子》的问世,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著述还有《金匮药方》100卷,后节略为3卷,称《肘后备急方》,内容包括各科医学,其中对天花、恙虫病等叙述是世界最早的记载。另有《神仙传》、《隐逸传》、《良吏传》和《集异传》等各10卷,碑诔诗赋100卷。洪雅多地有葛洪的“抱朴洞”地名遗址,主要分布是花溪、柳江山间,还有葛洪花溪河“看花台”,并记录在明张可述《洪雅县志》中。

发现洪雅玉屏山明代《飞仙阁大河沟石桥碑记》

花溪河葛洪“看花台”

但对于玉屏山有实物记载并不多,并作为完整的“石碑记录”物证的发现是属首次。玉屏山的各大寺院遗址也有残碑段字,由于历史原因终未幸免被毁。《飞仙閣大碑》也是仅存的石碑,但文字寥寥无几,作者在2016年去考察时只可见“大明万历年”。而《飞仙閣大河碑记》明确了“飞仙閣”地名的真实性,并印证了当地老百姓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与官方记载,两碑皆是明代的石碑。也为葛洪在“飞仙閣”升仙的历史增添了几分真实感。《飞仙閣大河碑记》距今420年,石碑中记载有当时的举人、秀才、高僧、阴阳士、地方老百姓等,也反映当时的人文历史,共同捐资为社会公益不分身份地位。也是玉屏山老百姓在这里生活的真实写照,玉屏山遗址众多,历代文人墨客游历后也留有足迹。“千年文脉,永典圣山”玉屏山的历史将如山中的云雾一般,慢慢地将展现出其独特的历史魅力!

“陵创五斗蜀山游,葛洪寻道花溪壑;

玉屏三洞石桥修, 飞仙阁中足遗留。”

(文章编辑:唐从祥(玉屏山人) , 图片:唐从祥 , 石碑文字整理:罗玉军 唐从祥 ,特别鸣谢:罗玉军 、唐现云,相关历史有待进一步考证,非商业用途,转载注明出处,侵权必究!保护文物,传承文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