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有哪些?

藥物治療是帕金森病最常見的治療辦法,很多帕金森患者都需要終身服藥,尤其是在帕金森病初期,合理藥物控制病情發展至關重要。根據帕金森病的運動症狀和非運動症狀,藥物治療也分為運動症狀的治療和非運動症狀的治療。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種類。

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有哪些?

治療帕金森病運動症狀的藥物包括抗膽鹼能藥、金剛烷胺、複方左旋多巴、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單胺氧化酶-B抑制劑、COMT抑制劑六大類。它們通過不同的藥理機制實現對帕金森病運動症狀的控制。帕金森病運動症狀的產生主要歸因於腦內多巴胺含量下降,所以上述藥物,通俗的講,都是為了增加腦內多巴胺含量、提高身體對於多巴胺的敏感性、延緩多巴胺的分解代謝,或者抑制乙酰膽鹼以達到與多巴胺之間的平衡。

1、抗膽鹼能藥:

抗膽鹼能藥能起到抑制乙酰膽鹼的作用,糾正乙酰膽鹼和多巴胺的不平衡。適用於早期輕症的帕金森病人,對震顫和肌僵直有一定療效。常用藥物為安坦,口服2~4mg,每日3次。副作用有口乾、眼花、無汗、面紅、噁心、失眠、便秘、小便瀦留、幻覺和妄想。停藥和減少劑量後即可消失。對於帕金森病的老年人可能導致智能障礙,所以對60歲以上的患者,多主張不用。

2、金剛烷胺:

金剛烷胺能促進多巴胺的釋放,並有輕度的激動多巴胺受體的作用。常用劑量為100m,日服3次。對帕金森病輕症效果較好,副作用小。

3、多巴胺替代療法:

補充腦內多巴胺是目前治療帕金森病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外源性多巴胺不能透過血腦屏障(BBB)進入腦內,應用其前體物左旋多巴能通過BBB進入腦內,經多巴脫羧酶脫羧轉變成多巴胺,從而起到補充腦內多巴胺的作用。但可能引起帕金森病患者如噁心、嘔吐、厭食等消化道症狀和血壓降低、心率失常等心血管症狀。

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有哪些?

常用的藥物有:

(1)美多巴 (Madopar): 是左旋多巴和苄絲肼按4:1配方的混合劑。對病變早期的患者,開始劑量可用125mg,日服3次。如效果不滿意,可在第二週每日增加125mg,第三週每日再增加125mg。

(2)息寧控釋片(Sinemet-CR):是左旋多巴和甲基多巴肼複合物的控釋片,它可使左旋多巴血濃度更穩定並達4~6小時以上,有利於減少左旋多巴的劑末現象、開關現象和劑量高峰多動現象。開始劑量可用125mg,日服3次。以後根據病情逐漸加量。

4、多巴胺受體激動劑:

由於麥角類受體激動劑(嗅隱停、協良行)有造成肺與心臟瓣膜纖維化的風險,現已少用。推薦使用非麥角類受體激動劑包括一下兩種。

(1)泰舒達(Trastal):多巴胺D2受體的激動劑,能刺激中腦皮質和邊緣葉通路D3受體,改善帕金森病病人智能和情感障礙,降低谷氨酰胺和自由基水平。

(2)森福羅(普拉克索):森福羅是新一代非麥角類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可避免因長期使用左旋多巴造成的神經損害,減少左旋多巴的劑量,它還可選擇性地作用於D2/D3受體,從而能控制帕金森病人震顫等運動相關症狀,同時緩解精神心理症狀,是治療帕金森病的新藥。

5、單胺氧化酶-B抑制劑:

多巴胺在腦內通過MAO-B氧化降解,並在其代謝過程中產生大量氧自由基損傷神經元。因此,抑制MAO-B的活性既能延長多巴胺在腦內的停留時間,增強療效,減少左旋多巴的用量及其副作用,又能間接起到保護帕金森病人神經元的作用。常用的藥物咪多吡(司來吉蘭)、思吉寧。

治療帕金森病的藥物有哪些?

6、COMT抑制劑:

該藥可穩定左旋多巴在血中的濃度,從而減少其用藥量及其副作用。能延長左旋多巴半衰期、防止或推遲運動波動和“異動”現象出現的藥物, 常用劑量為200mg,日服3次。

治療帕金森病非運動症狀相對複雜,治療藥物相對有限。包括精神障礙的治療,如氯氮平治療幻覺,選擇性SSR治療抑鬱焦慮等自主神經功能的治療藥物,如乳果糖、龍薈丸等治療便秘,米多君治療體位性低血壓等感覺障礙的治療藥物,如多巴胺受體激動劑、複方左旋多巴治療不安腿綜合徵等。

但這裡要提醒大家的一點就是,帕金森病藥物最好的效果也就是改善症狀,並不能延緩病情進展,也不能治癒帕金森病。尤其要注意的一點就是,部分帕金森患者由於病程較久,便會自己根據症狀隨意調整藥物劑量,症狀輕了就減量,症狀重了就加量,而這一行為在治療中是萬萬不可取的。嚴重時可能會危及生命,所以一定要科學、合理用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