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年前的国宝文物,竟然被人当做鸡食盆,差点丢掉

陶鹰鼎是我国首批64件禁止出境展览的国宝之一,这件国宝是新石器时代后期的文物,距今至少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5000年前的国宝文物,竟然被人当做鸡食盆,差点丢掉


可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件国宝竟然曾经让人当做喂鸡的鸡食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听龙哥给大家聊一聊:

1957年的一天,陕西华县一个叫殷思义的农民,在犁地的时候,犁铧突然碰到了一个疑似石头的硬物,当他走进后,才发现这个硬物并不是石头,而是一个鹰状的陶罐。

起初,他也没有在意,随手将陶罐丢在一旁,继续犁地。

当完成一天的工作之后,虽然很累,但是殷思义还是随手将这个陶罐带回了家。

回到家后,妻子见他手上拿着个破陶罐。

5000年前的国宝文物,竟然被人当做鸡食盆,差点丢掉


就问他从哪里来的,殷思义将发现陶罐的事情经过,告诉了妻子。妻子知道后,本想将这个陶罐扔掉,可是突然想到家里正好缺一个喂鸡的器皿。于是就将这个陶罐洗干净,用来喂鸡。


大概过了一年之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组成的考古队,在华县发现了一个新石器时代后期的遗址,也就是现在陕西泉护村的仰韶文化遗址。

5000年前的国宝文物,竟然被人当做鸡食盆,差点丢掉


专家们立即对这个遗址进行了挖掘,与此同时,考古专家还对周围的农户进行了调查,访问看是否有人曾在附近挖到过相关的文物。

当来到殷思义家的时候,专家一眼就看到了那只被鸡围在中央的鹰形陶罐并向殷思义问明了鸡食罐的来由。

殷思义如实告诉了专家、专家立刻意识到这可能是来自遗址中的文物,在和殷思义交涉后。专家心疼的将这个陶罐捧了回去。

5000年前的国宝文物,竟然被人当做鸡食盆,差点丢掉


很快专家对这件文物进行了鉴定,确定了它就是五千年前的文物。


陶鹰鼎出土于一座成年女性墓葬,与其共出的物品还有十多件骨匕、数件石圭、石斧及一批生活器皿等。

石圭、骨匕等物品通常作为礼器来使用。

陶鹰鼎与它们放置于同一墓内,形式与众不同,可能与当时的祭祀活动有关。

5000年前的国宝文物,竟然被人当做鸡食盆,差点丢掉


动物形象的创作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陶鹰鼎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原始人的图腾崇拜观念。

2002年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将新石器时代陶鹰鼎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陶鹰鼎是原始艺术与实用功能完美结合的典范,是远古时期不可多得的雕塑艺术珍品。

陶鹰鼎的问世表明新石器时代后期的人们不但擅长彩绘图案的创作,在造型艺术方面也有很强的实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