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涨姿势:古人发明的逆天“高科技”文物!

我国古代还有不少领先世界的“高科技”,今天就让我们通过文物来一探究竟。

涨姿势:古人发明的逆天“高科技”文物!

秦朝就有的下水管道


涨姿势:古人发明的逆天“高科技”文物!

这是下水管道——很容易猜,但你知道是什么时候修建的?答案或许会让你大吃一惊:秦朝,而且还是没统一六国时修的,西安西郊西宝疏导路出土。没有最早,只有更早。中国商代后期都城遗址——安阳殷墟出土的陶制地下水道水管,至今保护完整。

涨姿势:古人发明的逆天“高科技”文物!

安阳殷墟出土的陶制地下水道水管

涨姿势:古人发明的逆天“高科技”文物!

福寿沟


而江西赣州的福寿沟是我国古代城市排水系统的经典之作,北宋熙宁年间知州刘彝设计。据说,刘彝设计的这条排水系统,可以让水自然流泻到江中。最神奇的是,江水暴涨泛滥,也不会倒灌入城,因为他还设计了一个配件——福寿沟的小金门。这种金门有十多个,在城内排水的时候,小金门会被推开,让污水倾泻入江;江水上涨时,又会把它关得死死的,再加上坚固的城墙,一点水都漏不进去。

汉朝药物冷却器、灌药器

涨姿势:古人发明的逆天“高科技”文物!

铜制组合器

满城汉墓出土的铜制组合器,由三足器、平底皿、承盘、龙柄勺组成。经过考证,目前确认此为医用的药物冷却器,说俗点儿就是专门给怕烫的家伙灌药用。

涨姿势:古人发明的逆天“高科技”文物!

医用长流银匜


另一件汉朝文物——河北满城汉墓出土医用长流银匜,是给病重张不开口或者不听话的小孩灌药用的。捏住下巴,用那个又长又尖的喙,从上下牙中间撬开道小缝,然后手一抬,药就灌进去了——比当下妈妈们爱用的宝宝灌药器要暴力得多,有没有?

战国冰箱:曾侯乙铜鉴缶


涨姿势:古人发明的逆天“高科技”文物!

到了夏天你的命都是空调给的,古人是怎么过夏天的?在战国时期,古人们就已经有“冰鉴”,跟现代的冰箱差不多。冰鉴是一件双层的器皿,鉴内有一缶。冬天把冰存进冰窖或者深井,夏天的时候取出冰块,放进冰鉴的方尊缸和盘之间的空隙,就可以享受冰酒啦。不过在当时这可是上层社会才能拥有的高级家电。湖北随县曾侯乙楚墓1978年出土了两件冰鉴,冰鉴上还放着一柄长勺是专门用来舀冷饮的。

古代高压锅:四兽钮熊足铜鼎

涨姿势:古人发明的逆天“高科技”文物!

这个熊足铜鼎出土于河北满城汉墓,用来炖煮和盛放鱼肉。底下三个半蹲的小熊做支撑,顺便卖萌,鼎盖上的四个小兽负责做可以开阖的钮和装饰。

涨姿势:古人发明的逆天“高科技”文物!

合盖前,先将鼎耳上的小兽掀开,合盖后将它翻过来扣在盖上,再旋动鼎盖,这种闭锁结构的工作原理就类似于现代的高压锅,设计也太精巧了。

古代洗脸神器:鱼洗


涨姿势:古人发明的逆天“高科技”文物!


这是古代的洗脸神器,古人称之为“洗”,若盆底刻有“鱼纹”的称为“鱼洗”,刻有“龙纹”的则称为“龙洗”。

这种器物在先秦时期已被普遍使用,而能喷水的铜质鱼洗大约出现在唐代。它的大小像一个洗脸盆,底是扁平的,盆沿左右各有一个把柄,称为双耳;盆底刻有四条鲤鱼,鱼与鱼之间刻有四条河图抛物线。

涨姿势:古人发明的逆天“高科技”文物!

鱼洗奇妙的地方是,在鱼洗两边的铜耳上来回摩擦,不一会就能听到鱼洗发出嗡鸣声,随之就有水珠从盆中跳跃而起,给你spa的享受。当两手搓双耳时,产生两个振源,振波在水中传播,互相干涉,使能量叠加起来,所以这些能量较大的水点,会跳出水面,这是符合物理学的共振原理的。

战国水晶杯,很穿越很梦幻

在杭州博物馆珍藏着一件战国时期的水晶杯,它高15.4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5.4厘米,酷似今天我们使用的玻璃杯。它在1990年杭州半山镇石桥村一座战国土墩墓里出土,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最大的一件,是国宝级文物。

涨姿势:古人发明的逆天“高科技”文物!

这件水晶杯是用整块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制作技巧与工艺水平令人惊叹。通体平素、简洁、透明,没有任何纹饰。喇叭状,透明无纹,略带琥珀色,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古代工匠如何做出这么精美绝伦的杯子,让人难以置信,怪不得有网友惊呼:确定不是考古队员的水杯吗?

节能减排的彩绘雁鱼铜灯

在现代生活中,抽油烟机能吸收并排出油烟,汉代也有极为环保的防油烟措施。

涨姿势:古人发明的逆天“高科技”文物!

彩绘雁鱼铜灯为西汉时期文物,1985年出土于陕西省神木县店塔村西汉墓,通高54厘米,长33厘米,宽17厘米,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雁鱼铜灯通体彩绘红、白二色,整体造型古朴优雅,精致独特。雁的额顶有冠,眼圆睁,颈修长,体宽肥,身体两侧铸有羽翼,短尾上翘,双足并立,掌有蹼。雁喙张开,衔一鱼,鱼身短肥,下接灯罩盖。鸿雁衔鱼这种写实生动的造型,将中国古代灯具柔美典雅、巧夺天工的神韵展现得淋漓尽致。

涨姿势:古人发明的逆天“高科技”文物!

雁鱼铜灯不仅造型美观,还可以拆卸。它由雁首、雁身、两片灯罩及灯盘四部分组成,雁身为两范合铸,两腿分铸后焊接。雁鱼铜灯的制作非常精妙,两灯罩可自由转动,能调节灯光照射方向和防御来风。更为难得的是,雁鱼铜灯设置了一个过滤烟尘的装置:整只雁都是中空而相通的,雁腹内可盛清水,灯烟经雁颈最终溶入水中,由此减少油烟污染。

领先欧洲近2000年的青铜卡尺

1992年5月,考古工作者在扬州市西北8公里的邗江县甘泉乡(今邗江区甘泉镇)顺利清理了一座东汉早期的砖室墓,从墓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卡尺。此物现收藏于扬州市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

涨姿势:古人发明的逆天“高科技”文物!

这件青铜卡尺由固定尺和活动尺等部件构成,固定尺通长13.3厘米,固定卡爪长5.2厘米、宽0.9厘米、厚0.5厘米。固定尺上端有鱼形柄,长13厘米,中间开一导槽,槽内置一能旋转调节的导销,循着导槽左右移动。在活动尺和活动卡爪间接一环形拉手,便于系绳或抓握。两个爪相并时,固定尺与活动尺等长。

使用时,将左手握住鱼形柄,右手牵动环形拉手,左右拉动,以测工件。用此量具既可测器物的直径,又可测其深度以及长、宽、厚,均较直尺方便和精确。青铜卡尺的出现,可以说领先欧洲近2000年。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透光铜镜

这件“见日之光”镜,它是西汉时期的铜镜,直径7.4厘米,净重约50克,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


涨姿势:古人发明的逆天“高科技”文物!


这件铜镜乍看上去与一般铜镜并无区别,但若一束阳光照到镜面,反射后投影到壁上,壁上的光斑中就会奇迹般地显现出镜背面的图案、铭文,好像光线透过铜镜,把背面图案、文字映在壁上似的,故称透光镜。又因为在铜镜背面花纹的外侧有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所以该镜被命名为“见日之光”透光镜。


涨姿势:古人发明的逆天“高科技”文物!


中国历史上对于透光镜广有记载,古人将其视为“神物”。唐代《古镜记》载:“承日照之,则背上文画,墨入影内,纤毫无失。”宋代大学者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还记述:“世有透光鉴,以鉴承日光,则背纹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透光镜的制作方法却未能代代相传,宋时即已失传。千百年来许多学者都曾试图揭开铜镜透光的奥秘,至今仍吸引着人们研究探索。

清铜镀金珐琅转鸭荷花缸钟

涨姿势:古人发明的逆天“高科技”文物!

清代铜镀金珐琅转鸭荷花缸钟,开动后,在乐曲伴奏下,镜面下与鹭鸶身子相连的铜圈由机械拉动着转动。荷花梗中的牵引杆受机械作用,花瓣张开,露出花心中西王母、童子、仙猿,西王母稳坐不动,童子、白猿跪拜呈献桃状。此钟是清宫造办处工匠用广州制作的掐丝珐琅缸和法国的奏乐机械系统装配而成的,是不是很高大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