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筆大國尷尬終結!中國太鋼5年攻克圓珠筆尖,擺脫日本技術壓制

圓珠筆相信很多人對此都是印象非常深刻的,畢竟童年作業的完成往往有著圓珠筆的參與。而作為人口大國,中國圓珠筆市場容量也是非常之大。據瞭解中國每年將近要制筆380多億隻。但是中國製筆行業的利潤卻是少得可憐,完全是量大、價低、薄利。這主要還是因為中國製筆所用的筆尖鋼都需要從日本進口,如此製造成本就自然上去了,

幾十年來中國造不出圓珠筆成為人們飯後的一大笑談。不過最近太鋼集團筆尖鋼材料煉製成功的好消息傳來,中國製筆現狀將發生史無前例的改變。

造筆大國尷尬終結!中國太鋼5年攻克圓珠筆尖,擺脫日本技術壓制

出品|國器

日本把握著圓珠筆碳化鎢球珠的核心生產設備

筆尖鋼其實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筆頭部分,而筆頭又分為了球珠和球座體。而日本則是中國和其他國家筆頭不鏽鋼材料的主要進口國,所以說日本在制筆領域是真正達到了壟斷。其實直徑0.5-1.0毫米的碳化鎢球珠產量滿足整個中國國內生產需要,甚至做到了碳化鎢球珠大量出口的地步。但是對於直徑僅有2.3毫米球座體的原料和核心生產設備,中國一直處於頭疼階段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法攻克。

造筆大國尷尬終結!中國太鋼5年攻克圓珠筆尖,擺脫日本技術壓制

太鋼集團歷經五年的研發最終中國製造的攻克筆尖鋼

而為了讓制筆行業更好地實現國產化,在2011年中國就開始了這一重點項目的相關研究。太鋼集團的師傅們們經過五年的不斷測試鑽研,終於研製出了中國製造的筆尖鋼。太鋼集團工程師表示鋼材製造中最先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怎樣用特殊微量元素配比,才能讓鋼材性能達到最佳性能。在煉製過程中,工程師並不能從其他國家學習到煉製經驗,只能通過不斷的積累數據、調整參數、設計工藝方法去煉製去調整。最終在2016年太鋼集團看到了筆尖鋼生產成功的苗頭,並且通過數十次煉製後得到第一批直徑2.3毫米的不鏽鋼鋼絲。

造筆大國尷尬終結!中國太鋼5年攻克圓珠筆尖,擺脫日本技術壓制

中國3000多家圓珠筆製造廠沒有90%筆尖都來自進口

此前中國製筆行業普遍存在低級制筆廠商粗製濫造的問題,而高端制筆廠商的核心技術以及材料都依靠進口,這就有了整體成本問題。在中國3000多家的圓珠筆製造廠家中沒有一家掌握高端筆頭以及其使用的墨水的製作核心技術。所以中國市場內90%筆芯都是來自進口,而80%墨水除了進口就是用進口設備製造。而這些高端制筆關鍵製造設備也都是從瑞士、德國、日本進口。中國在制筆行業中早已突破了筆芯技術壁壘,但是苦於沒有很好的材料和製造設備,所以技術一直停留在表面無法進行大規模生產。而此次筆尖鋼的誕生也意味著中國離自主獨立制筆更進一步了。

造筆大國尷尬終結!中國太鋼5年攻克圓珠筆尖,擺脫日本技術壓制

太鋼煉製的筆尖鋼突破讓中國自主制筆更進一步

太鋼原料目前在中國很多制筆廠商中已經開始運用了,並且市場反應良好,未來有希望完全替代進口。核心技術的重要性相必大家都是非常清楚的。在市場上,誰能優先掌握其他人沒有的東西就可以很好的形成壟斷,實現重新分配格局,從而賺取更多的利潤。這個道理其實在各行各業都是非常實用的。中國在核心技術上吃過很多虧,也為此付出了很大的成本去突破。目前中國在多個技術領域上都處於前列地位,這背後也少不了不斷鑽研工程師們的功勞。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