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樂不樂意在國內買一臺K-car?

無論你喜不喜歡汽車只要你去過日本一定會被那邊路上的車所吸引,而吸引眼球的正是一些尺寸很小,聲音相對安靜的汽車,而這類車型被我們所定義為K-CAR。有關K-CAR的定義在各類媒體中有著不同的解釋,而我們認為常規的K-CAR,引用一段我同事前一陣參加香港K-CAR聚會時的文字意思就是,分別為360cc時代(1949~1975)、550cc時代(1976~1990),而現行的660cc時代法例從1990年3月開始執行至今,規定引擎排氣量不得超過660cc、馬力不得高於64匹。而到了廣義上的K-car其實可以拓展至歐洲的mini或者Mirco級別的車型,咱們最為常見的奔馳(Mercedes-Benz)SMART,在日本市場就是660cc,名為SMART K型號,加上歐洲本地也有一大批排氣量低於1000cc的車型,所以在非日本以外的市場,很多會借用K-car這個名字泛指一公升以下的車型。

有人會說K-CAR對於我們的生活太遙遠,但其實它並不遙遠也曾稱霸過國內的車壇一段時間,例如早年號稱最便宜的進口車菲亞特(Fiat)126P、鈴木奧拓(Suzuki Alto)、以及現在的鈴木吉姆尼(Suzuki Jimny),它們都屬於K-CAR的範疇。那麼K-CAR好在哪裡?我想這個問題如果是中國人回答一定是便宜和省油。

你到底樂不樂意在國內買一臺K-car?

你到底樂不樂意在國內買一臺K-car?

你到底樂不樂意在國內買一臺K-car?

老實說,我們每次提到K-CAR時設想總是極好的,而且是最為理想的交通工具,既實用有的性能還很強,然而如果我結合身邊大部分國內購車人的需求再來審視K-CAR的話,它卻很難在國內再次稱霸!為什麼?除了早年中國人喜歡K-CAR也並不是因為它實用的原因外(因為便宜),另外一個則是因為汽車文化早已在國內根深蒂固!看到這裡或許不少人會反駁我:你又胡說八道!相比起世界來說,中國有什麼汽車文化?合資、仿造、沒有技術儲配等等的話似乎正在向我襲來。但我要說,不管你承不承認,這種文化早就入骨,並且已經形成了一套有中國特色的汽車文化。(當然也有深深的社會主義色彩)。

你到底樂不樂意在國內買一臺K-car?

你到底樂不樂意在國內買一臺K-car?

你到底樂不樂意在國內買一臺K-car?

請設想一下如果現在我走進一家4S店看著滿屋子的K-CAR可手中只捏有一個唯一的購車指標時我的心情是怎樣?當我開著K-CAR帶著我媳婦去接我丈母孃一家人去郊區郊遊又會是一種什麼辣眼睛的畫面?根據有關部門統計數據,我國每千人擁有汽車173臺,而經常被我國借鑑汽車文化的發達國家美國卻高達837臺,滿街跑K-CAR的日本也有著591臺的成績,而在這裡我國私家車平均年行駛公里卻達到了15000km,換句話說,一箇中國家庭裡有車的人很少,而這一臺車要承擔每年15000km的行駛任務,況且汽車還在我國大部分地區被定義成為重汙染的禍根兒,搞限行和限購,如果此時家中只有一臺K-CAR的話勢必不能滿足全家人的需求。或許這也是SUV或加長轎車在國內賣得好的原因之一。

你到底樂不樂意在國內買一臺K-car?

你到底樂不樂意在國內買一臺K-car?

當然了,K-CAR也不光是排量小,有的還能很會利用空間,例如日本有的車型會在K-CAR車型中搞單側電滑門,或者儘量壓縮後備箱與發動機空間為車內擠出更多的乘坐空間,並設計所謂的魔術座椅用來提高車內空間的靈活性,然而從選車的角度上說,即便空間利用非常完善,也無法避免實際乘坐空間遠達不到一臺標準轎車來的方便,例如頭部空間以及座椅的靠背姿態、以及座椅坐墊的長短等,而這一切可能還要以犧牲後備箱或發動機艙空間為代價。換句話說,K-CAR的大空間基本也都是勉強出來的大,費那麼多的力,投入那麼多的研發成本,對於消費者,尤其是中國的消費者,還不如買一臺規矩點兒車來的實際。

你到底樂不樂意在國內買一臺K-car?

別誤會,我沒有黑K-CAR或者想通過文章證明K-CAR其實是一無是處的產物,只是覺得既然有條件,價格相當還沒有絲毫優惠政策的情況下,為什麼不買一臺稍微大一些,乘坐起來更舒適也讓你覺得更有面子的車呢?(面子在中國可算是購車的重要指標之一)。如果要硬說K-CAR在國內有市場,那麼其實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這類車型當然是值得肯定的。例如你的家裡已有一臺或多臺乘坐空間更大的家用轎車,那麼配備一臺K-CAR則會是經濟環保的選擇之一。但顯然這在中國,尤其是大城市是很難實現的,而想要解決這一問題無疑就需要像日本一樣,政府出面協調,為這類車型開闢更多優惠政策並且對基礎設施進行加強,放開限購政策。另外一種就是你根本就不在乎汽車的乘坐空間,就喜歡擠著,家裡就不愛坐車,一坐車就暈車吐的哪裡都是,那麼也請您隨意。

你到底樂不樂意在國內買一臺K-car?

為什麼說政府介入很重要?我在日本曾經擁有過好幾臺K-CAR的朋友告訴我,在日本購買這一類車型時可以享受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日本每年會向機動車所有人徵收自動車稅,輕自動車則要繳納輕自動車稅,包括原付這類都是要繳納輕自動車稅的。自動車稅額的話普通白牌照乘用車按照排量區分,分為1.0升以下29,500日元約合1800元 (除了老Vitz和Smart我想不出什麼其他的車型了);1.5升以下34,500日元約合2100元(比如說以飛度為代表的緊湊型車型這也是日系緊湊型車1.5排量很多的原因之一);2.0升以下39,500日元約合2400元 ;2.5升以下 45,000日元約合2750元(比如使用RB25發動機的車型和2.5升皇冠)。而一臺C63 AMG的話一年要交111,000日元約合6770元的自動車稅。而且汽油車車齡超過13年要被加稅10%,算是一筆不小的費用。相比之下K-car則是2015年4月1日以前上牌的車型7,200日元(摺合人民幣420元),超過13年12,900日元,真的是要便宜很多。2015年4月1日之後上牌的車型現在每年需繳納10,800日元。每年自然少了很多固定開銷。

你到底樂不樂意在國內買一臺K-car?

除了稅還有保險層面的開銷,日本保險公司有一套根據車型評定車輛風險的風險係數數據,比如Type R這類車在保險公司的風險係數是很高的,保費會相應的上漲,而輕自動車在風險評估上面都是一樣的不管你是S660還是Cappuccino或是NBOX,風險評定都是一樣的,並沒有偏見。舉個例子,朋友之前開Wagon R的時候一個月大概保費4000日元左右,現在的寶馬320要8000日元左右,而保險內容大概是一致的。除此之外,驗車費用輕自動車也要比2.0乘用車型便宜2000元人民幣左右,如果算上維修保養費用那就更多了,所以K-CAR一直以勤儉持家的好幫手角色出現在日本消費者的購車概念中。

你到底樂不樂意在國內買一臺K-car?

你到底樂不樂意在國內買一臺K-car?

總結來說,在K-CAR賣的最好的日本,人們真是打心眼兒裡喜歡這種車型,而熱愛程度除了市場的因素更多的是來自政策上的放寬,而車型本身優勢大,車場投入研發精力多也是其中之一。但根據我的觀察,日本家庭購買K-CAR的比例雖然很高,但無論是數據還是實際看到的在一個家庭中配備一臺K-CAR後再配備一臺稍大的座駕或高性能車已經快成標配了。所以,到此如果你要問我K-CAR適不適合中國國情?我只能告訴你在特定的情況下它符合國情,而這種特定在現在看來還屬於小範圍事件,現在我在問你願不願意買你的答案如何?最後其實我想說“K-CAR並不是不好,只是我們現在不需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