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被欺侮了,家長怎麼做?事前要預防,事後講策略

5月10日,江西上饒某小學,一名41歲男家長闖入學校,將一名10歲男生刺傷致死。

據報道:被害男生經常以各種手段欺侮同桌女生。女生家長(行兇者)為此曾與男生家長有過溝通,遺憾的是,溝通失敗。女生家長衝動之下才做出如此極端行為。

一個孩子美好的生命隕落,兩個家庭也從此破碎,給親人留下的,是一輩子也無法癒合的傷痛。

兩家長在微信群溝通時,曾有其他家長說和:孩子們不懂事,鬧矛盾而已,家長好好商量就是了。

到底是同學矛盾,還是校園欺凌,有待相關部門進一步調查認定。

校園欺凌,指肇事學生惡意以肢體、語言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其他學生,造成對方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行為。

校園欺凌是中小學教育管理中的重難點,需要社會、學校多方施策,更需要家長積極參與。

沒有哪位家長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學校遭受欺凌。但是,孩子在學校,離開了家長監護範圍,學校也沒有辦法完全杜絕校園欺凌的發生。如果孩子在學校被欺侮了,家長該怎麼做呢?

孩子在學校被欺侮了,家長怎麼做?事前要預防,事後講策略

圖文有關

事前積極預防

一、給孩子安全感和自信心。研究表明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的孩子,更容易遭遇校園欺凌。雖然性格與生俱來,但家長做到以下三點,也能給孩子信心和力量:

1、做孩子堅強的後盾。告訴孩子,無論遇到什麼事,爸媽都會盡最大力量為你解決。如果被同學欺侮,一定要告訴爸媽,爸媽是你堅強的後盾。

2、孩子與他人發生衝突時,要給予合理支持。有不少家長,遵從“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古訓,孩子與同學有衝突,第一反應是斥責自己的孩子。並不是說,家長應偏袒孩子,而是應先了解真相,然後作出判斷。如果孩子受了委屈,家長要合理支持。

3、告訴孩子,不惹事,但也不要怕事。《論語》有云:以德報德,以直報怨。中國人素以“溫良恭儉讓”為美德,但凡事過猶不及。如果孩子性格柔弱,家長就需要經常鼓勵孩子,不惹事,但也不要怕事,要有與欺凌者鬥爭的勇氣。

二、教給孩子一些防範措施。對個體來說,遭遇校園欺凌是偶發事件,但從群體角度觀照,發生校園欺凌卻是必然事件。所以,家長教給孩子一些防範措施。

1、教孩子學會交友。有朋友的孩子不容易被孤立,也不容易被欺侮。個體的力量是渺小的,因為聚群才變得無比強大。遭遇欺凌時,有朋友挺身而出,欺凌者一般就會退縮。

2、及時向老師求助。欺凌者最常用的手段是:不許告訴老師,否則就會怎樣。其實,這正暴露出他的軟肋。告訴孩子,如果受到威脅,應第一時間向老師求助。有人能提供線索,老師才能對欺凌者實施精準打擊。校園欺凌之所以猖獗,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沒有人敢於舉報。

3、適時示弱。教給孩子,如果欺凌馬上要發生,且雙方力量對比懸殊,給予警告並不能使對方退縮。這時候,就要適當示弱。前面說,要有勇氣,不怕事。這並不矛盾。很多孩子,包括成人,就容易犯這種錯誤,要麼硬抗到底,要麼一開始就是軟骨頭。做人要剛柔相濟,要審時度勢,能屈能伸。適時示弱,是為有力反擊提供緩衝。

4、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教給孩子,遭遇校園欺凌時,如果局面很不利,要學習韋小寶的絕招: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好漢不吃眼前虧。

三、培養孩子勇敢堅韌的性格。有沒有發現,遭遇校園欺凌的孩子,未必是最瘦小體弱的那些。有些孩子,雖然個子小,體格也弱,但性格剛毅,有一股子韌勁,很少被人欺侮。記得我讀小學六年級時,班上有個女生,和大多數女老師差不多身高,卻經常被頑劣的男生故意擠在門背後。原因是這個女生,每次都忍聲吞氣,一個人偷偷抹淚,不告訴老師也告訴家長。

1、告訴孩子,你是不能被欺侮的。人格尊嚴是平等的,誰都沒有欺侮他人的權利。家長要讓孩子堅信,被欺侮,是重大冒犯,是不能容忍的。

2、勇敢切斷第一次欺侮。這尤為重要。被成功欺侮過的孩子,會成為所有欺凌者欺侮的對象。所謂“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就是這個道理。所以勇敢切斷第一次欺侮非常重要。讓欺凌者感覺到這是個“刺頭”,並不好對付,就可能放棄轉而尋找另外的獵物。

孩子在學校被欺侮了,家長怎麼做?事前要預防,事後講策略

創意圖片

事中及時發現

一、判斷孩子是否受到校園欺凌。對於校園欺凌,雖然相關法規有明確的描述,但孩子的一面之詞,往往掩蓋了事實真相。孩子有沒有遭受校園欺凌,家長可從以下三方面加以判斷:

1、從事實描述判斷。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回家說,在學校被同學欺侮了。但孩子也會說謊,可能真的只是同學間一些小矛盾,夠不上校園欺凌。家長注意觀察,這時候,孩子的描述會閃爍其辭,言語中存在無法自圓其說的漏洞。真正遭遇校園欺凌,孩子在描述的時候是真誠的,家長應該能夠感受得到。

2、多信源收集信息。如果家長懷疑孩子在學校遭受了欺凌,但孩子自己卻予以否認。家長可以多方收集信息,詢問同學,向老師瞭解,檢查孩子的作文或日記是否有蛛絲馬跡。

二、時刻關注孩子身心變化。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和身體異常。如果一段時間,孩子情緒低落,經常莫名恐懼,家長就要多留心,考慮孩子是否遭受校園欺凌。

1、關注情緒變化。平時愛說愛笑的孩子,突然變得沉默寡言,並不是孩子“懂事”了,肯定是遇到什麼。煩躁、恐懼、發呆等各種異常表現,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

2、關注身體狀態變化。身體是否有受傷,精神狀態如何,睡眠質量好不好。種種身體上的異常,提示孩子可能在學校遭遇校園欺凌。

3、關注社交關係變化。平時經常被提及的好友,最近很少聽到孩子說起。放學一起回家的同學也不見了,每次回家都是一個人。家長要警惕:孩子是不是在學校被孤立了?是不是受到什麼威脅?

三、多與老師聯繫,多與其他家長互動。

1、老師都很忙,家長一般不好意思在老師休息時間打擾。作為老師,我可以告訴家長,只要不是太過分,家長與老師多聯繫,老師是歡迎的。家校緊密合作,教育就會事半功倍。這裡說的聯繫,並不是指去老師家“走動”,那是違規的,會陷老師於不義。聯繫的方式,可以是打電話,微信私聊。把孩子在家的表現,老師所不瞭解的,告訴老師,有利於老師採取針對性教育措施。談得多了,彼此建立了友情,老師對孩子的關注自然就多一點。

2、家長間的互動有利於解決問題。微信家長群裡的家長,都是同齡人,有共同語言。其中很多人,其實是有機會成為朋友的。江西上饒這個案例中,如果家長之間一直以來有良性互動,說不定,這事兒在微信群裡就完美解決了。有一位在高中任教的朋友,他告訴我,某屆學生畢業幾年了,但微信群還大,群友們每年都要聚幾次,一起出去旅遊、聚餐。如此融洽的家長群,又有什麼矛盾不能解決呢?

孩子在學校被欺侮了,家長怎麼做?事前要預防,事後講策略

圖文無關

事後冷靜處理

一、孩子遭遇校園欺凌,家長首先要共情,要給孩子充分的感情支持。

1、認真傾聽,建立信任感。孩子的傾訴,要耐心傾聽,不要粗暴打斷,隨便質疑。要讓孩子感到,爸媽是相信自己的,也一定能給自己幫助。有些家長一貫對孩子比較嚴厲,孩子在學校與同學發生矛盾,習慣於批評自己的孩子。這種家庭的孩子,對家長不信任,遭遇校園欺凌時,往往選擇一個人默默承受。

2、認可孩子情緒的合理性。孩子遭到校園欺凌,可能會傷心、憤怒、仇恨、偏激。這時候,家長要充分理解孩子,告訴他,有這樣的情緒很正常。

二、不給施暴者第二次機會。

1、孩子遭遇校園欺凌,家長要立即跟進,去學校找老師,當面處理。不能僅僅在微信群或電話裡向老師說一下了事。老師事忙,以為是學生間的小糾紛,可能只喊過來簡單批評兩句了事,不會深度介入。如果家長去學校約見老師,要求鄭重處理,老師斷不會怠慢。江西上饒這個案例中,欺凌發生一個多月了,但老師瞭解得並不多。雙方家長在微信群裡吵架之後,老師才要求他們來校處理。結果沒來得及,悲劇便發生了。

2、找到施暴者,直接向對方嚴正警告,如果不立即停止欺凌行為,後果很嚴重。心理教育專家李枚槿教授說過:如果有人欺凌你的孩子,可以惡狠狠地對施暴者說,如果繼續這種行為,就將他的手指一根根掰斷!這樣的威嚇通常很有效。

3、要求施暴者付出代價。校園欺凌者都是未成年人,所以學校和社會往往缺乏有效手段對他們進行懲罰。如果沒造成嚴重後果,沒有觸犯法律,一般只批評教育,要求對方家長賠償損失。這樣處理,施暴者沒有付出代價,沒有得到教訓,欺凌可能只是暫時中止。所以,必須要求施暴者付出代價。校紀處分、公開道歉、作保證,由對方家長實施體罰,等等,根據具體情況,家長要有所堅持。

三、後期心理建設。遭遇校園欺凌的孩子,心理也會受到不同程度傷害。除必要的專家心理輔導,家長也要參與孩子的後期心理建設。要告訴孩子,正是生活中的種種磨難,讓我們變得更強大。要告訴孩子,欺凌過自己的同學,可以諒解,但不等於可以繼續和對方交往,這種人,一輩子要遠離。這樣的教育,對孩子以後的人生很有意義。有些女性,婚姻中屢遭家庭暴力,但男人道歉認錯後,又選擇原諒。如此反覆,一生毫無幸福可言。

另外,如果欺凌事件給孩子心理留下巨大陰影,短時間很難走出。那麼,給孩子換個環境,也是不錯的選擇。

孩子在學校被欺侮了,家長怎麼做?事前要預防,事後講策略

圖文無關

結語:人生難免風雨,孩子的成長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家長是成年人,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既要呵護孩子的成長,更要教給他們面對生活磨難的態度和方法。若因溺愛使孩子變得懦弱,因憤恨而衝動極端,最終不但給不了孩子幸福,還會令孩子一生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