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產業併購活躍,推動上市公司業績提升

自2016年A股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出臺新監管政策後,隨著股指低迷以及外部貿易摩擦造成的預期影響,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的案例大幅下降。2018年底以來,外部環境和併購重組政策回暖給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帶來了新的活力。

2018年10月,證監會發布了7項併購重組鼓勵政策,涉及有調價機制、經營性資產認定、小額快速審核、配套募集資金、被否IPO企業借殼間隔期等。根據Wind數據統計,A股上市公司在2019年1季度公告重大資產重組總計53起,已披露交易金額1872.29億元,相比2018年同期增長15.2%和47.5%,增長顯著。

中國創投委副會長陳寶勝認為,產業併購將成為未來中國上市公司併購的主流,此類併購近年逐漸興起,是上市公司尤其是中小板和創業板企業成長的重要路徑。2019年上市公司將在相對寬鬆的監管環境下迎來更多的併購重組,特別是在產業併購方面都會有活躍的表現,從而推動上市公司業績提升。

產業併購對上市公司來說,具體是指以上市公司為主體進行行業或上下游產業的資產收購、重組行為,包括產業鏈的橫向和縱向併購,也存在產業跨界併購,主要特徵為市場化。其中對高新產業的併購也是監管層重點鼓勵方向,證監會在原有支持產業的基礎上進一步新增併購重組審核分道制豁免/快速通道產業類型。

陳寶勝指出,眾多上市公司由於成功的產業併購在2018年報獲得了良好的業績增長。例如,魯億通(300423.SZ)由於併購標的昇輝電子並表,2018年的業績實現了大幅增長,年度扣非淨利潤達到4.51億元,同比增長1521%。並且該公司2019年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速超過20%。魯億通和昇輝電子在規模採購、生產技術、產品結構、銷售渠道、業務區域等方面的協同效應顯著,增強了公司的議價能力,充分實現產品升級、優勢互補。

跨界重組後實施產業鏈併購也能為上市公司股東快速創造價值。例如,三七互娛(002555.SZ)在進入遊戲行業前,原主業為汽車零部件,2014年-2015年通過上市公司平臺進行融資,收購了三七玩網絡,更名為三七互娛。該上市公司重組遊戲資產後不斷收購整合,投資併購了20餘家遊戲、影視、科技公司,包括了日韓歐美等地的遊戲研發等公司,市值從2013年的14億元增長至目前近300億元。

陳寶勝認為,針對海外的優質產業進行併購為上市公司打開了進一步增長的空間。例如,濰柴動力(000338.SZ)在海外併購了法國博杜安、德國凱傲林德、美國德馬泰克等國際一流企業,通過海外併購增厚了利潤,推動公司海外業務向縱深發展,進一步延伸及完善產業鏈。濰柴動力在德國、意大利、法國、美國設立了全球運營中心,構建了覆蓋全球的國際生產、營銷和服務網絡,產品銷往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營收佔比從2013年的14%上升至2018年的40%。

他指出,上市公司可依據擬定的併購戰略實施產業併購,加速打造具有產業鏈核心競爭力的行業龍頭。優質、穩健的併購能給上市公司帶來更多的利潤增長,反映在二級市場上則表現為股價和市值的提升,從而進一步推動上市公司進行更大規模、更高質量的產業併購。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