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擴張潮:火熱,水更深

全家計劃到2024年在中國開到1萬家店。

羅森也計劃在3年內將中國的門店數量從1000家擴張到3000家。

便利店擴張潮:火熱,水更深

阿里巴巴和京東都推出了面向“夫妻老婆店”的改造計劃:阿里宣佈要在1年內開設1萬家“天貓小店”;京東則宣稱未來3年內將開設100萬家冠有京東品牌的便利店。

便利蜂、猩便利等創業公司也在過去一年內拿到億元規模融資,以一年幾十家店的速度開業。

……

隨著巨頭的青睞,資本的助推,小小的便利店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關注。不單單是內資外資大型零售企業和賣場,進行著便利店業態的建設,巨頭和創業公司也都加速進入便利店行業。

瘋狂跑馬,扎堆撞車,一時間,便利店的中國“江湖”烽煙四起。但,這是風口還是虛火?

一路高歌背後的隱憂

目前來看,所謂的傳統便利店“正規軍”,與新入局的電商巨頭“新勢力”,兩個派系都以拼數量為主要的打法,靠短期病毒式複製來實現高速擴張。

近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波士頓諮詢聯合發佈的《2018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稱:2017年中國便利店行業增速達23%,市場規模超過1900億元,開店數量及同店銷售雙雙增長,且一二線城市市場空間巨大。

但高速增長的背後是巨大的隱患:百貨、大賣場等業態的同店增長率,已逐漸落至負增長區間,而作為小業態的便利店更是鮮少見到的依舊增長的實體零售業態。

京東便利店的“正反面”

便利店因貼近消費者,且網點眾多,成為了線上落地、解決最後一公里問題的突破點,所以,便利店被資本巨頭瞄上絕非偶然,京東便利店即為典型代表。

據瞭解,目前京東便利店的形式分為兩種,一種是和阿里巴巴一樣的,對夫妻老婆店進行“收編”改造;另一種是與公司合作,即公司選址開店,京東給予冠名,檔次上高於夫妻老婆店。這兩種形式都是京東提供裝修方案,店主承擔裝修成本。然後店主從京東一個叫掌櫃寶的進貨平臺下單進貨,由京東的配送系統將所訂貨品送上門。如此看來,實際上京東相當於做了一件B2B的事情,而並沒有直接參與經營與管理。

很明顯,這種合作,京東打的如意算盤是擴展線下流量的入口,做增量。那麼這為小店帶來了什麼好處呢?京東便利店的一位店主告訴《中外管理》,大多數店主還是有品牌意識的,想要做高端、有名氣,加盟7-11可能需要幾十萬的加盟費,但是和京東合作則不需要加盟費,卻同樣提高了門店檔次和知名度。在店主看來,小店只是用了京東的logo,從京東進貨,僅此而已,其他再無京東的參與。

上海商學院教授周勇對《中外管理》談道:京東與阿里,還有其他很多巨頭做的“小店”,正面來看,都是做B2B的事情,說大點是做供應鏈,說實際點就是供貨,做批發,以批發帶零售。因為大公司有供應鏈優勢,有價格優勢,有物流配送優勢,做這個業務無可厚非。通過這樣的整合,從供貨開始,漸漸改造現存的傳統小店,使它們做得更規範、更可信、更有形,甚至成為全渠道中的一個樞紐。這是功德無量的事情。

我國零售與國外零售的一個很大區別就是,這些小店雖然效率很高,但整體形象比較落後。而通過互聯網公司的賦能,讓這些小店經過互聯網、移動化、數字化的改造,從傳統業態變為現代業態。這也是新零售的重要內容之一。

但是,周勇表示,事情還有另外一面:小店有自己的盤算,它們很實在,也很靈活,對價格很敏感,成本控制比大型便利公司更有效。所以,它們的原則很簡單:有利則幹,無利不幹。也不會被大公司忽悠,一看不行就立馬掉頭,自己單幹,仍然會活得好好的。

如此來看,其實京東對於小店的黏性,或者說小店對京東的忠誠度並不是很高。不過,京東一定是不滿足於僅僅做一個零售末端的便利店那麼簡單,向來都愛把盤子往大了做,在便利店領域也不例外。

上述京東便利店店主也向《中外管理》記者透露:他們接下來將會進行服務延伸。比如,收發快遞、物流配送、代洗衣物、維修等,也就是說京東有做“便民一條龍”的打算。

實際上,京東的“便民”思路大有效仿日本一站式服務的意思。只不過大多數本土便利店都有一個通病——“形似而神不似”,學到了日資品牌外在的皮囊,卻沒有學到其真正的內核。與外資品牌相比,這些本土品牌更像是傳統雜貨店的升級。不僅產品同質化嚴重,服務態度與質量也難以與日本、中國臺灣相提並論。對此,周勇表示,從商品攀升與業務攀升理論來說,如果做好了品牌,銷售和服務內容做適當延伸,無論對顧客還是對商家來說都是好事。

但中國的消費者心中都有一杆秤,他們對不同的服務需求都有不同的品牌偏好,不會認同一個商家來滿足所有需求。所以,成為“便民一條龍”,想做一切買賣的設想常常會落空。

便利蜂:真需求,偽需求,真分清楚了嗎?

看見市場前景廣闊,便一再加快開店的速度,但開店速度快不代表投資企業能抓住便利店的本質,一定要懂消費者,能否盈利是後話。

作為試水“新零售”的入口,斑馬資本投資3億美元的創業項目“便利蜂”,被定義為“以科技驅動”的創新型便利店企業。所謂創新性體現在便利蜂一開始就搭建了“門店+App”雙線運營的架構,在購物體驗上有四種選擇:在線上是“線上支付,送貨上門”和“線上支付,線下自提”兩種選擇;在線下,是店內自助購物和傳統的挑貨後到收銀臺結賬兩種選擇。其中的送貨上門似乎是更多人所認為的便利,其實不過是僅靠店裡的幾個店員來配送,運力肯定是不夠的,但自建物流團隊在短期內也很難實現。

便利蜂在公司願景中提道:“便利蜂將通過互聯網的方式,改良現有的零售模式。使用大數據和智能軟硬件,突破固有的便利店購物體驗,以用戶為中心,圍繞每個用戶個體進行專屬服務,使用戶獲得切實的便利。”

正是便利蜂想要突破固有的購物體驗,似乎與便利店的經營邏輯背道而馳,導致很多人直呼看不懂便利蜂。事實上,便利蜂所謂的互聯網方式,直觀上來看不過是多了一個App而已,只是在結賬方式、商品推薦上與傳統便利店有所不同。而且便利蜂並沒有通過一個App與其他的便利店形成足夠有競爭力的差異化。初期的補貼停掉後,如何吸引顧客繼續停留在App上,可能是便利蜂之後需要思考的問題。

周勇表示,做商業必須洞察真實需求,擊中消費者的痛點與訴求,不能幻想,更不能狂想,幻想與狂想的結果只會把“偽需求”當做“真需求”。所以,“有邏輯”的東西不一定行得通,看起來行得通的東西不一定有價值。創新性如果不能讓消費者“快樂地接受”,一切都是“白搭”。實際上,便利店的根本屬性就是滿足消費者基本的便利需求,也就是把商品組織好,這是“基本功”,至於其他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抑或是IP創新都只是“基本功”之後的一種賦能。

放慢腳步,大膽創新的“超市發羅森”

相比較而言,作為傳統便利店正規軍,北京“超市發羅森”(超市發與羅森的合作成果)則對消費者的需求把握更為精準。

超市發的便利店業態隨著與羅森的合作真正開始。去年8月,3家打著“超市發羅森”的便利店亮相北京海淀,一炮而紅,目前已開出9家超市發羅森。開店速度並不算快,但值得注意的是,超市發羅森的“非典型”特色,因地制宜根據物業格局主打複合業態——每一個店都不一樣。

以北京四道口羅森店為例,此便利店是典型的複合業態,而且組合非常大膽,是“便利店+書吧+貢茶+鮮花”的模式。消費者除購買日常生活所需商品外,還可以點一杯飲品在書吧內休息閱讀。這種佈局考量和四道口店獨特的地理位置有關。該店位於海淀區學院南路,周邊被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10多所著名高校所包圍著,因此,書吧+貢茶的這種組合也是非常有針對性,所以也更受歡迎,日銷售額可達2萬元以上,這在國內便利店中算是很好的成績。

便利店擴張潮,要警惕“狂妄症”與“皇帝情結”

對於當前便利店搶地盤的現象,超市發董事長李燕川向《中外管理》表示,除了政策扶持之外,最主要的還是資本的湧入,導致開店進入無序狀態。比如有些便利店開店成本太高,一平方米一天二三十塊錢的租金都敢開,當然花的都是資本的錢,但這種店能不能盈利現在是很值得懷疑的。“開店最重要的是你得認準你的客戶群,這樣才能知道你該組織什麼樣的商品和環境。誰都想佔地兒,誰都想開店,不計成本地開店,關鍵是不是冷靜考慮了這個業態。”李燕川感慨。

10多年前,中國的實體商業曾有過一個跑馬圈地、瘋狂開店的階段,結局現在也很清楚,大批店鋪不是關了就是死了。對此周勇總結道:我國商人有一種“狂妄症”與“皇帝情結”,15年前,稍微做大一點就狂妄自大,並且想做“行業皇帝”,結果“歸零”;而我們現在的“商人”得了一種狂想症,自說自話,就是沒有深入實際洞察消費者的真實需求。

實際上,便利店行業的整體盈利情況並不樂觀。公開資料顯示,目前能夠實現盈利的便利店品牌只有少數幾家,比如全家、羅森。就連知名的7-11在中國也不能做到穩定持續的盈利。而此前坊間還傳出,北京最大連鎖便利店全時,因經營問題被迫尋求收購的消息。

便利店火熱,水更深,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還要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響。周勇認為,便利店這個行業並不是好玩的,全世界的便利店都是由大集團支撐的。便利店經營不好,虧損起來連“燒錢沒有底線”的人也會害怕。所以,認為便利店是風口的投資者,很多將會變成“炮灰”,顆粒無收。

畢竟,伊藤洋華堂用了40年才做好了一個7-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