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也許就是下一個新的風口

便利店,也許就是下一個新的風口

過去幾年,便利店在實體零售業中一枝獨秀,各區域品牌迅速成長。羅森、全家等外資品牌加速向低線城市滲透,美宜佳、天福等內資品牌遍地開花,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紛紛加入便利店行業。

便利店,也許就是下一個新的風口

那麼,這其中為什麼是便利店形成了下一個風口呢?

說起便利店,我們立馬想到日本便利店模式,那麼針對中國現實情況,我們著重對中國一二線城市進行分析。

1. 經濟水平因素

便利店商品定價高於傳統超市,消費者為便利性支付溢價,因此便利店的發展是以一定經濟水平為基礎的。1985年,日本人均GDP達到10000美元並快速增長,此後日本便利店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而2016年,中國人均GDP達到7900美元,而大部分的省會城市均超過10000美元,武漢、杭州、長沙等二線城市超過18000美元。在這些城市,均具備發展便利店的經濟因素。

2. 人口因素

人口老年化與人口孤獨化都是便利店發展的重要人口因素。在日本,由於人口老年化特別嚴重,同時大量年限人口不願意結婚、宅在家裡,更好依賴身邊的便利店解決他們的日常生活需求。

3. 社會壓力因素

面對中國越來越大的社會壓力,城市居民可能更多會將時間用在工作上,那麼生活時間會進一步被壓縮,便利店是這類人群解決生理需求的首選。

既然便利店擁有快速發展的客觀因素,那麼未來,新零售下的便利店將如何發展?

1. 多渠道融合與新技術的誕生,為便利店帶來各種新機會

從2016年開始,無人便利店席捲中國市場,雖然至今很多相關公司發展不順,但是市場趨勢已經不可阻擋,大量的資本市場已經進入便利店行業。

同時,應用射頻技術、人工智能改造用戶識別、收款等環節,積累消費數據,經營者可實時監控商品動銷、庫存週轉、吸引力等指標。科技為便利店發展帶來無限可能,以技術代替人工增強體驗的同時消減成本,門店將具備更強的可複製性。

2. 不同的經營模式,將極大豐富中國便利店市場

特許加盟模式、直營模式、委託加盟模式等等將給不同地區帶來各式各樣的便利店模式,我們不會評斷哪種模式的好與壞,只會因地制宜,結合本土地區,打造最適合的便利店經營模式。

便利店,也許就是下一個新的風口

便利店,也許就是下一個新的風口

3.便利店市場空間巨大,等待將是萬億市場空間

2016年,國內便利店市場規模738億元,對超市滲透率僅2.5%,規模尚小,發展空間大。2005-2014年間,對超市滲透率穩定在2%左右,2014年後開始加速上升,至2016年達到2.5%。

對比日本,1989年以來日本超市規模保持在12萬億-13萬億日元,便利店規模持續增長,到2016年滲透率為47%。市場空間測算,2016年中國超市規模約2.8萬億,以此為基數,按47%的滲透率測算便利店市場空間超過1萬億。參考日本2336人/店的飽和度,我們測算中國14億人口對應便利店約60萬家。若僅考慮7.9億城市人口,對應便利店34萬個,更接近真實市場空間。

保守按每店每日8000元的銷售額,對應單店年銷售額約292萬元(遠低於7-11日本2000萬元+的年銷售額),市場空間達9928億元;考慮到後續的經營效率提升,若按500萬元/店/年計算,對應市場空間約1.7萬億元。

我們可以測算出:重慶、上海、北京、天津、武漢、青島、鄭州分別仍有11930家、3374家、6255家、6622家、4541家、3940家、4109家的增量空間。

便利店,也許就是下一個新的風口

便利店,也許就是下一個新的風口

寫在最後,未來便利店市場前景無限,但是機遇與挑戰並存,日本便利店發展,我們只能參考,而不能照抄。隨著經濟水平不斷髮展,新技術的不斷應用提高,我相信,中國便利店會更好的服務好中國居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