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8零售關鍵詞:社交電商、社區團購、無人貨架、便利店……

盤點2018零售關鍵詞:社交電商、社區團購、無人貨架、便利店……

2018是新零售正式落地的一年,也是各種零售業態強力競爭的一年。這一年,社區拼團火速崛起,社交電商當仁不讓,生鮮電商依舊風頭無倆,還有便利店、共享經濟……各種零售業態經受了一整年的市場大考,不斷驗證矯正模式。

同一賽道上的玩家也會走出不同的路,2018年是驗證是創新的一年。如今,讓我們來盤點一下,2018年零售關鍵詞,以此記錄2018中國零售。

1、社區團購

在外部環境劇烈變化的2018年,社區團購成為了所有人都渴望抓住的那最後一根稻草。社區團購在全國範圍內已遍地開花,資本瘋狂投入,食享會、十薈團、錢大媽、蟲媽鄰里團、考拉精選、你我您等社區團購物種大放異彩。大量資本迅速投入,2018年短短數月,20多億資本湧入了社區團購領域,也有行業評論者將其稱為未來社區零售的第三極。盒馬(阿里)、蘇寧小店以及每日優鮮等多家知名品牌,都相繼佈局社區團購。有預測顯示,2019年還有50-100億元的資本進來。

社區團購主要通過團長(寶媽、便利店、快遞站長)來鏈接小區居民,在線上微信群銷售及分發貨品(落地配),而平臺則提供品牌、技術、貨源、物流、售後服務等支持。團長統籌訂單後平臺統一訂貨配送至團長手中,這種模式優勢明顯:供給端成本優化明顯,用戶體驗升級,團長獲得佣金,但非常考驗平臺的供應鏈週轉速度、配送效率、產品品質以及團長的管理制度,一旦某個環節出現差錯,與消費者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信任關係就岌岌可危。經過一年的發展社區團購風頭不見,持續成為2019年開年首個零售風口,可見其火爆程度。

2、社交電商

社交電商並不是一個新概念,但在2018年被炒為了一個熱點。社交電商的火爆,同樣少不了資本的影子,這一年,各大社交平臺紛紛融資過億,拼多多在2018年7月融資高達16億美元,風光上市。拼多多於2015年9月創立,平臺以拼單模式迅速覆蓋全品類商品。從一家普通的拼團購物小電商,極速發展成為一家GMV過千億在美股上市公司,拼多多創造了中國電商的“新神話”。達到這個規模,阿里用了10年,京東用了6年,而拼多多隻用了3年。

但與此同樣火爆的,是消費者以及社會大眾對於社交電商不斷的吐槽、抱怨甚至痛恨。比淘寶、京東用時更短,增速卻更快,代價就是關於“山寨”“假貨”爭議不斷,但上市以後,拼多多開始大力整改,進行激進式打假,同時,還推出“新品牌計劃”,將扶持1000家覆蓋各行業的工廠品牌。不管如何,以拼多多為代表的社交電商的快速崛起,預示著電商新時代的到來,同時也使現有電商形成了新的格局。

3、社區生鮮

小業態市場空間廣闊,發展迅猛,是近3年來連鎖業態中增長幅度最高的。社區化、連鎖化、面積小是小業態最主要的特點,社區生鮮店便是其中典型代表。2018年10月10日生鮮傳奇再開兩店,門店數量達到100家。同時,生鮮傳奇也完成B輪融資,該輪估值30億元,融資3億元,稀釋10%的股份,該輪融資由IDG資本領投,紅杉資本、黑蟻資本、天使灣創投等資本跟投。毫無疑問,社區生鮮已經成為了資本和行業追捧的新領域。

另一方面,2017年10月成立的螞蟻商業聯盟,當初由12家中小企業發起超市聯盟已經擴展到34家成員企業,年銷售總額突破450億元,門店數1500餘家,其中也包括生鮮傳奇以及與阿里合作的福建冠超市。這一批由眾多區域中小零售商組成的“螞蟻軍團”,開始受到業界的極大關注。此外,京東、蘇寧、永輝、家樂福、沃爾瑪、物美、天虹、華潤萬家、聯華超市、蘇果等行業巨頭也都紛紛試水併發力小業態。未來十年,小業態或將成為中國零售行業最具競爭力的業態。

4、便利店

2018年便利店行業上演了“冰與火之歌”。一方面,便利店成為零售業一個最佳流量入口,吸引了阿里、騰訊、蘇寧等巨頭“圍獵”,同時也吸引了各路狂熱的資本。據不完全統計,從2017年至今,便利店行業融資已達60餘起,資金湧入超過80億元。鉅額資金湧入,門店如雨後春筍,估值水漲船高。僅蘇寧小店,不到一年時間內,全國佈局超過2500家。

但是便利店的發展良莠不齊,更多的便利店,出現裁員、閉店、轉讓等問題。2018年8月1日,鄰里家(北京)商貿有限公司的供應商收到告知函稱,公司將於8月1日起停止總部各項業務,並陸續停止門店營業。隨後在短短4個月時間,已有鄰家、131、全時等多個便利店品牌因資金問題深陷泥潭,他們或裁員、或斷貨、或關停,甚至賣身。資本的狂熱和市場的追捧,很容易讓部分便利店創業者膨脹,從而不顧品牌自身情況在單店尚未盈利的情況下盲目擴張,深陷開店越多失血越多的尷尬境地,最終難逃失敗的命運。

5、無人貨架

2017年那一年,無人貨架是備受資本的追捧的“萬人迷”,而2018年的無人貨架已經老去,無人問津。1月初猩便利就陷入了“關閉首家便利店”、“撤出三四線城市”的傳聞之中,隨後猩便利否認;同月七隻考拉也被爆裁員。2月,成都的GOGO小超被曝停運,成為首個倒下的無人貨架項目。3月30日,便利蜂在某個城市員工內部群下發通知,除現有的8個智能貨櫃試點城市及3個預鋪城市之外,剩餘38個已鋪設簡易貨架的城市將全部撤站。5月4日,網傳無人貨架的頭號玩家果小美即將解散,貨架由企業自行處理。6月“哈米科技”創始人趙文強向員工發出公開信表示,要團隊做好“過冬準備”;每日優鮮便利購正經歷裁員、離職潮;10月30日,深圳小閃科技申請破產清算……

一連串倒閉與裁員直接導致了無人貨架大崩盤,資本也隨之變得剋制,去年對此熱情高漲的IDG、經緯、真格等機構今年對這一領域大多采取了觀望的態度。曾打著“新零售”旗號,號稱要解決消費者“最後一公里”問題的無人貨架,最終沒有經得住時間的考驗,行業問題暴露、盈利困難,讓無人貨架的泡沫正在日漸破滅。

6、新零售人才

新零售的爆發催生了一系列崗位需求,為人才帶來全新的職業機會。天貓平臺超過200個品牌今年紛紛成立了單獨的新零售部門,並以高薪爭奪人才。年薪百萬對新零售人才來說,已經是個稀鬆平常的數字。新零售高管年薪一般在100萬-160萬之間,而總監級的中層崗位也基本在80萬以上。

新零售人才爭奪戰較普通行業更為激烈,激烈的人才爭奪背後,是新零售給企業發展帶來的威力。成立新零售部門,的確是今年平臺商家的一個最大變化。這些新零售部都有一個共同點:全新的組織效率,同時揹負電商和線下的銷售KPI,真正實現全渠道會員運營,自身有完整的數字化運營能力。

7、共享經濟

作為曾經資本追逐的風口,經歷了前期爆發式增長後,各類租賃共享創業企業相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經營困難,一些企業押金退還難的問題逐漸顯現。工人日報報道,短短半年時間,共享經濟領域用戶押金損失就已達到15 億元,並且維權困難。共享項目的關閉潮,從單車行業開始。共享單車在資本搶佔市場的慘烈競爭後正經歷大規模退潮,現存車輛過剩造成的管理不當更是令人觸目驚心。

2018 年 1 月,廣受好評的小藍單車宣佈被被滴滴收購。如今,“ofo退你押金了嗎?”這個問題已經上升為全民問題。目前ofo排隊退押金已達 1200 萬人,有網友計算如果按一天退款成功的是 1 萬人左右,全部退完可能要 4 年。公司及戴威本人不得坐飛機、軟臥等,不能在星級賓館等場合消費等。從備受資本寵愛的獨角獸,走到今天的四面楚歌,ofo不過用了短短的三年多時間。曾經高調吹捧的投資人,也不再發聲,沒有人為數千萬用戶的押金負責。無疑,這個案例給了整個互聯網行業一個深刻的教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