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理財熱降溫 銀行搶“金主”新招迭出

持續多年升溫的上市公司理財熱,今年卻出現降溫跡象。梳理Wind數據發現,今年一季度,無論是上市公司認購理財產品的數量還是金額,均較去年同期出現大幅下降。

熱情突然消退的背後,究竟有何隱情?為留住這批穩定而優質的“金主”,各家銀行又在做哪些努力?

認購金額同比減三成

一直以來,利用閒置資金或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被諸多上市公司視為既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又帶來穩定收益的重要投資手段。並且,大部分上市公司會選擇期兼具高安全性和保本特點的銀行短期理財產品。

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至2018年,A股上市公司累計購買理財產品的金額從25.3億元升到1.77萬億元,購買熱情持續高漲,認購金額逐年攀升。

然而,步入2019年後,上市公司理財熱突然開始降溫。根據Wind統計,2019年一季度,滬深兩市共有805家上市公司持有4865只理財產品,累計認購金額3190.42億元。而去年同期,兩市共有989家上市公司持有5796只理財產品,累計認購金額4604.84億元。即使截至今年4月末,兩市上市公司累計認購理財產品的金額也未達到4000億元。

對於上述現象,多位銀行業人士分析表示,這一方面與部分企業因自身經營問題收緊“錢袋子”有關,但主要還是與資管新規、理財新規打破理財產品剛性兌付,保本型產品減少及收益率下滑等因素有關。

某股份行工作人員直言:“在資管新規下,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趨勢已定,銀行發行保本型理財產品的規模在逐步被壓縮。我們認為,這也是今年以來上市公司認購銀行理財產品規模下滑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的普遍下滑,也直接影響了不少到期客戶的續作熱情。普益標準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銀行理財整體收益連續下滑,從1月份的4.07%下滑至3月末的4.00%,跌至近兩年的低點。

為留“金主”各出奇招

在保本理財產品逐步退場的大趨勢下,如何留住上市公司這批穩定而優質的客戶,是當下及未來一段時間各家銀行努力的目標。

首先,為上市公司找到合適的理財“替代品”,是不少銀行眼下主攻的方向。因同樣具備收益相對穩定、靈活等特質,結構性存款自去年以來異軍突起,成為接棒保本型理財產品的主力,被部分銀行力推。

以洛陽鉬業為例,這家上市公司今年以來雖然僅持有15只理財產品,但認購金額已累計達到59.6億元,穩坐今年來A股上市公司認購理財產品規模排名的第二把交椅。且洛陽鉬業認購的理財產品均為保本型結構性存款,每隻產品認購金額從1億元到10億元不等。

除了理財產品的革新,更重要的是銀行對公服務運營思路的調整。“其實,銀行推出的對公理財產品,在性質、收益等各方面的差異性都不大。為了維護好與這些‘大金主’的關係,提升服務水平才是決勝的關鍵。”某城商行交易銀行部業務人士表示。

一家企業客戶,不僅有存款、貸款、貿易融資等金融服務需求,還有對公理財、託管等中間業務的服務需求。而面對一家上市公司動輒上億元的閒置資金,考驗的是銀行理財、公司等多個部門的通力合作能力。

近兩年來,多家銀行陸續設立交易銀行部,就是銀行推進對公金融服務轉型的標誌。一般來說,交易銀行會全方位整合渠道、產品及服務,業務範圍主要涵蓋向機構客戶提供一體化的綜合金融解決方案,提供定製化的服務,包括對公理財的期限、利率等。

事實上,交易銀行絕不是在傳統業務板塊上的簡單疊加,而是一次對公業務板塊的改革和模式重塑。不過,從目前來看,各家銀行在這方面幾乎都處於摸索階段,大多尚未形成成熟的交易銀行運作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