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長面花花樣百出 非遺文化大放異彩

子长面花花样百出 非遗文化大放异彩

清明時節思故人,傳承民俗靠我輩。為激勵廣大居民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傳承和保護陝北獨特的傳統文化,4月2日,子長縣在開元廣場舉行第三屆面花大賽。林虎山、馮家屯等6個社區和澗峪岔、李家岔、餘家坪3個鎮參加團體賽,近40人參加個人賽,一場充滿藝術氣息的視覺盛宴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觀看。

子长面花花样百出 非遗文化大放异彩
子长面花花样百出 非遗文化大放异彩

比賽現場,民間藝人帶來的各類面花作品巧奪天工、爭奇鬥豔、異彩紛呈。形態各異的花鳥蟲魚、活靈活現的十二生肖、形形色色的子推饃等獨具特色的面花,大家紛紛駐足觀賞拍照。經過評比,林虎山社區獲團體一等獎,吳中琴獲個人一等獎。

子长面花花样百出 非遗文化大放异彩
子长面花花样百出 非遗文化大放异彩子长面花花样百出 非遗文化大放异彩
子长面花花样百出 非遗文化大放异彩子长面花花样百出 非遗文化大放异彩

在子長,面花又稱子推饃,是為祭奠春秋時期晉國大臣介子推而做的祭品。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在中華歷史長河中流傳了數千年,經久不息,在重耳川更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相傳,晉文公重耳為躲避迫害逃到白狄國(今子長縣澗峪岔鎮一帶,古稱重耳川),並在此地發展農耕,植桑養蠶。因此,子長人一生與面花結下不解之緣。2700多年來,重耳川民間不僅流傳著“割股奉君”等許多傳奇故事,而且每逢寒食、清明節,子長縣的百姓都有捏子推饃以祭奠介子推的傳統習俗。

子长面花花样百出 非遗文化大放异彩子长面花花样百出 非遗文化大放异彩

發現不一樣的美

子长面花花样百出 非遗文化大放异彩

比賽期間,還有陝北說書、子長嗩吶等文藝表演,讓觀眾們在驚歎惟妙惟肖的面花藝術的同時,領略了更多民間藝術的獨特魅力。

通訊員/趙靚 記者/常青 編輯/強婷婷

子长面花花样百出 非遗文化大放异彩

關注延安日報 分享延安故事

聯繫電話:0911-8216288

法律顧問:陝西益能達律師事務所王棟

覺得不錯請您點個

子长面花花样百出 非遗文化大放异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