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實體店的老闆出來討論下今年行情怎麼樣,是不是堅持不下去了?

我是人間壹過客


我做實體店十多年了,經歷了實體店由青到紅漸紫,現在的狀況就是已經到黑底了。去年就處在餬口的邊緣。今年因疫情原因,大家在工作上、生活上都受到了很大影響。都不敢隨心情亂花錢了,都報著能省則省的心理。包括我自己。我從三月底營業到現在,不算工資(今年就沒請營業員,自己家人守店),也就勉強夠房租水電吧!現在網上直播帶貨搞的紅紅火火,影響也很大,但我始終堅信,任何年代,實體經濟一定會存在的,也會有它存在的道理。儘管有困難,但我會堅持下去的,並從服務質量、增加貨源,降低利潤、擴大影響力多個方面來調整經營的,加油!


美美的6853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是#全浩說服裝#,一個專注分享創業經驗知識的自媒體人+服裝實體店創業者。

關於你的問題,根據我們自身的情況可以交流一下。

首先,我們先談一下現狀:

第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整體環境較差,對哪個環境衝擊都很大,實體店衝擊最為明顯,尤其是餐飲,酒店,旅遊等。前期我們預計會在四月至五月間,疫情結束,各行業相繼恢復,隨著國際疫情蔓延,又把預期調整到九月份左右,但是經過這半個月的觀察和了解,估計今年都難以消除。所以,我們必須做好一切做好的打算,短時間內不要有太高的期望。

第二,本來實體店近幾年就比較難做,高房租,高裝修,員工工資上漲,各種水電稅費等的開支和線上衝擊,導致實體店毛利空間一直被壓縮,生存都比較困難。

第三,很多人會在此次疫情下失業,收入下降,消費隨之被壓縮,屬於服務行業的實體店的消費並不會像某些專家預測的那樣,消費會出現報復性增長。畢竟,要消費得有多餘的錢,大部分人的收入都已經拿來還房貸,車貸,信用卡,生活日常開支,孩子教育支出了,最後所剩無幾。

其次,我們看看有沒有在疫情下產生了哪些比較火的行業,或者說比較有前景的行業:

第一,健康醫療。這個行業會得到十足的發展,社會大眾對健康的要求會達到前所未有的關注。我們經常看到各大企業都增加了大健康產業,比如格力,比亞迪,劉強東雅戈爾等等都開設工廠生產口罩,消毒等一系列的產品。但這個屬於大的投資,一般個人不適合。

第二,直播。其實直播已經做了很多年,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只是今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產業已經很成熟。最有名氣的以抖音,西瓜,B站,騰訊,淘寶等為主,雖然很火爆,但是實體店如果前幾年沒有抓住的話,現在進入想獲得流量,也是極其困難,很難做起來。我們熟知的很多服裝品牌,今年都有做直播,但是基本沒有流量,做的最長時間的也不超過一個月,全部都放棄了,可以想象有多難。當然,我們也不例外。羅永浩都直播了,還有什麼不可能。

第三,自媒體。自媒體2019年之前主要以個人為主,也就是最原始的媒體,多以個人為主,造就了很多草根大咖,比如李子柒,王剛,農村四哥,老四趕海,漁人阿烽等等。但2020年,進駐了很多的MCN機構,不再以個人為主,以公司形式進入,更加的專業化,對自媒體更加的模式化進行,對現在剛進入的人來說相比以往更難。

2020年失業人群增加,無獨有偶,很多很多的人進入自媒體行業求生存,卻失去了最好的時機。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可以堅持一年半載,但沒有經濟基礎的慢慢也就放棄了。畢竟,自媒體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多的收入,生存是首要解決的難題。

我也是2020年2月份才進入自媒體,屬於兼職,自媒體收入兩個月,截止4月20日,收入106元。僅有260的粉絲,推薦量和播放量都比較低。但是我有信心和毅力一直堅持,因為我一直在做專業內容輸出,有相對穩定的收入,所以我相信會做得越來越好,這也是轉型的一個切入點。

第四,新三農。新三農是國家大力扶持的重點方向,只有農村富裕了,國家才叫富裕,所以這是一個長期的利好行業。農村結合電商,輸出當地特色,健康,綠色農產品,是新三農的主要發展方向。主要以規模化的養殖和種植為主,輔以特殊地域農產品。

第五,社區綜超。疫情期間,大超市,購物中心業績受極大影響,業績下滑明顯,但小區周邊的中型綜超生意卻很火爆。

大型超市,比如家樂福,沃爾瑪等生意冷清,主要是因為這些地方人口密度大,疫情下,很多人都不敢到人多的地方去消費,只能就近選擇。社區綜超,基本生活用品都有,還有蔬菜,肉類等供應,方便快捷,人口密度不大,很多都是一次性購買一個星期的生活需求,所以業績同比上升。

最後,我們是否需要轉型或選擇主動倒閉呢?

第一,如果現金流確實比較困難,那就主動放棄吧,畢竟苦苦支撐不一定換來業績的增長。如果現金相對充足,那就繼續保持,但要儘量壓縮費用,節約開支,讓利給消費者,當前活著最重要,賺錢不賺錢這已經不是問題。各地出了很多的金融支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

目前,我們開門營業四個服裝實體店,2-3月每個月淨虧15萬左右,四個月最少虧60萬,等於是2019年白白辛苦一年。因為經過觀察,近期會考慮將相對差的門店轉讓一個(無轉讓費),就只是為了減少開支,控制風險。

第二,在保留實體店的情況下,考察其他行業是否具有可投資的意義,為明年或後年轉型做鋪墊。

近期,我們根據雲南特有的優勢,在種植上選擇了魔芋種植和小黃姜,並已經種植完成,另外在養殖上,進行多種比較,比如養豬,養牛,養羊等考察,目前還沒有進入,再尋找適合的機會。

今年選擇的養殖和種植規模都不會打,只是實驗性的進行嘗試,如果效果能達到預期,明年會加大投入,也算是一種轉型。

第三,自媒體+是我們都可以選擇的,因為大部分老闆今年生意不好,都比較空閒,有大把的時間來做這個事情,只要堅持,我相信肯定有機會。

第四,新三農主要面向農村人,如果自己就是農民,自家有土地,當地有特色產品,那我覺得這也是一個特別不錯的選擇。當然,需要誠信經營,以健康綠色環保為主要推廣方向,大有可為。

第五,如果對商超和所處小區比較熟悉,這是一個相對不錯的實體店選擇。

綜上所述,無論是傳統實體還是新零售實體,對有一定的服務人群,根據消費者的變化而採取不同的經營模式,也許能在疫情中存活並茁壯成長。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拙見,希望能幫助到你。喜歡,請點擊關注。謝謝。

我是#全浩說服裝#,一個專注分享創業經驗知識的自媒體人+實體店創業者。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全浩說服裝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首先我也是一個實體店的經營者,今年受疫情的影響,確實給實體店帶來了一個很大的衝擊我的服裝店嗯去從去年的營業額來看,今年要少了差不多一半,說實話壓力還是比較大的除掉人工的工資和房租。基本上都不怎麼賺錢,嗯,但是我朋友是做美容美髮的,他的生意來說也會有一點點影響但是這個影響不是太大業績的來說,可能比以往少兩萬。他們一個月的話還是要做¥100,000左右!所以實體店分很多種第一種就是比較傳統的實體店,還一種就是帶有技術性的實體店,比如說,修車餐飲和美容美髮。這些帶有技術性一點的,整個來說衝擊力還是沒那麼大,所以以後再做實體店的話要帶有。技術性一點。這樣就不會很容易被人家模仿也不會一窩蜂地去做這個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