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肿瘤康复?

陈了P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各种方法,使病、伤、残者(包括先天性残)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地、能尽最大可能地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向生活,重新走向工作,重新走向社会。很显然,康复针对的不仅是疾病,而且着眼于整个人、从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及经济能力进行全面康复。

康复已经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康复医学,这是相对于临床医学来说的,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临床医学以疾病为主导,康复医学以功能障碍为主导。就肿瘤来说,临床医学就是最大程度去治疗肿瘤,治愈,或控制,或延缓发展,或减轻痛苦,而康复医学就是要帮助病人回归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方面,所以康复主要是靠自己,靠家人亲友协助,还需要社会层面的配合,比如,最基本的要接纳肿瘤病人回归社会。肿瘤病人治疗结束后,回归社会,他就是正常人,当然,视身体恢复情况,必要的优待有时也是必要的。

当然,这只是说的宽泛的论述,具体如何做好肿瘤患者的康复,有时也挺简单,有时又很复杂,这个要看具体病情,不同的病人,康复的要求和做法不一样。


肿瘤专科医生


“陇原健康”邀请 甘肃省肿瘤医院综合康复中心答复如下:肿瘤康复是指通过综合的指导和治疗,帮助患者最大限度的改善因肿瘤及其治疗导致的躯体和(或)心理功能障碍及社会属性受损、职业能力下降等,争取延长寿命,甚至治愈,主要包括心理康复、营养康复、癌痛康复、躯体功能(体质)康复。


陇原健康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肿瘤患者长期生存已经成为现实。

但在肿瘤治疗时,不论是手术或放射治疗、化疗和其他疗法,其性质常较激烈。

因此,无论肿瘤的治疗如何成功,患者仍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或后遗症,导致其在生活中所带来各种复杂变化。

包括心理障碍、身体残疾、功能恢复、职业适应等,想要改善都需一个较长的康复期。

什么是肿瘤康复?

肿瘤康复是恢复患者因肿瘤本身或治疗造成的躯体残缺、生理功能异常、心理障碍等的综合手段。分为预防性康复、恢复性康复、支持性康复及姑息性康复。

肿瘤康复有些什么手段?

肿瘤康复会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制定具体的康复计划。

比如:良性肿瘤或早期者多采用恢复性康复,而对恶性或晚期者多采用支持性康复或姑息性康复。

肿瘤康复还包括躯体康复、心理康复、疼痛康复、免疫康复和群体康复等。

帮助患者以平静的和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增强患者战胜肿瘤的信心。

肿瘤康复应注意什么?

在肿瘤发生前进行预防性康复最好,这需要患者早期关注自已的身体,定期检查,控制基础疾病。

若早期发现有异常组织增生的,要及时诊治。

肿瘤康复介入的时间是越早越好,预防性康复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躯体治疗的同时,对病后心理康复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肿瘤患者中约有90%以上有心理病变,如果忽略心理引导和治疗,就易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导致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变化,从而使肿瘤的生长快速增加。

因此,对于肿瘤患者群体,应鼓励肿瘤患者相互关爱,以群体的力量抗击恶性肿瘤,群体抗癌是一个趋势。

目前,许多肿瘤患者对康复治疗的必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各方面功能恢复效果不好。

因此,前期需要及早介入康复教育,手术治疗后,要给予及时的躯体和心理康复治疗,让患者尽量保留生活技能,更好的回归社会。

湖南医聊特约专家 :湖南省人民医院 康复科 宋涛 主任医师


湖南医聊


当前肿瘤治疗方式,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从效用来看,的确可以有效控制癌变细胞,延缓病症。但与其它对抗疗法一样,遏制癌变细胞的同时,会严重损伤体内其它细胞及组织,且再次复发只是时间问题,属于“治”而不“康”。由此,如何康复?如何控制复发?成为现今抗癌治癌的重要课题。

现在很多治疗癌症的医生利用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多使用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藤梨根这些苦寒性的中草药,虽然他符合西医某些抗癌的研究,但他既不符合癌症病人虚寒的体质,更不符合中医辨证施治,对症下药的核心原则。而且这些药物用量巨大,使病人本已虚寒的体质雪上加霜。严重破坏病人的肠胃功能,出现食少腹胀腹痛腹泻症状,损害病人的体质,消耗了病人的元气,使敌强我弱情况更为突出,继而病情恶化而死亡,病人的死亡不是死于病,而是死于医。如果选出的方剂,使用的药物,既符合现代医学抗癌治癌的研究成果,又符合中医辩证选方濳药的原则,顺势而为,扶正祛邪,对癌症的治疗就会出现奇迹般的效果,这就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的优势。


肿瘤医生张剑云


一提到癌症大多数人都是充满恐惧的,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只要是患上了癌症,特别是晚期癌症,基本上就预示着生命开始倒计时了!


事实是,很多晚期癌症是可以“治愈”的!比如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就曾经得过淋巴瘤,虽然发现时已经到了癌症四期,但是经过规范化疗和靶向治疗,目前已经检测不到癌细胞。

新药、新技术为治愈晚期癌症带来了曙光,选择好的医疗资源,选择好的医院和医生,接受充分的、规范化的评估和治疗,是治愈癌症的最重要条件。最后,治疗后定期复查,及早发现可能存在的复发病灶并及时处理,也是治愈癌症重要的后续措施。把癌症变成慢性病就是我们的目标,让癌症患者能够“带瘤生存”:虽然体内的癌细胞并没有被完全消灭,但是依然能够长期生存,能够正常工作、生活。因此,肿瘤患者康复必须得到非常重视。

但是,临床上很多肿瘤患者在康复期间出现很多误区,主要有下面四点:

误区一:过度小心翼翼

结束治疗后进入出院康复阶段,此时,患者最容易出现患得患失的心理,时刻担心肿瘤卷土重来。有些人对饮食、作息甚至运动的要求极为严格,仿佛生活在“保鲜盒”里,怀疑致癌的食物一点不碰,稍不舒服便要卧床休息,身体不适便忧虑重重。

误区二:恐惧运动

有的病人接受抗癌治疗后,身体比较虚弱,担心自己过劳,出院后少运动,大门不出,小门不进,甚至连性生活都不敢过。

误区三:大肆进补

出院后,家人心疼病人,往往会买来人参灵芝等补品,或天天煲药材进补,过度进补会令身体吃不消。

误区四:依然故我,我行我素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生病意味着以前的生活或工作模式出现差错,让身体无法负荷,如吸烟酗酒、熬夜加班、饮食作息不规律等。但是有的病人回归生活后恢复了以前的生活状态或模式,继续饮酒吸烟,过度劳累等。

肿瘤患者如何康复?

首先,癌症病人自身的抗病能力是战胜癌症的决定因素之一

生命在于运动,癌症病人经过临床综合治疗以后,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对疾病的康复大有益处。通过体能锻炼,不仅能改善心肺功能和消化功能,还能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状态,提高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能力,解除病人大脑皮层的紧张和焦虑程度,有助于休息和睡眠。

第二,积极自我心理暗示

心理蕴藏着巨大的恢复潜能,可以帮助患者康复。当患者得知自身患了疾病之后,因为出现严重的不良情绪反应而使这种潜能进一步受到遏制,促使疾病发展恶化、降低疗效、容易发生复发和转移。

纵观成功抗癌人士们的抗癌经历,我们可以简单把它总结为:求生的欲望→科学的认知→正确的观念→积极的态度→良好的情绪→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积极的行动→满意的结果。这是一个积极的心路历程,它就像原子核裂变一样,能够把隐藏在患者自身巨大的心理和生理能量一步一步释放出来,并创造出一个一个的康复奇迹。

第三,告别焦虑情绪

癌症患者康复期常见心理问题包括4种:

1. 最早产生的心理状态:失去依从感。刚刚出院回到家里,此时的情绪非常容易波动。因为在治疗期间,你会从医疗行为中会获得一种安全感,觉得医生的积极治疗给自己带来了希望,护士的温暖照顾给自己带来了希望。而当治疗结束时,失去了给与自己信心和力量的医护人员,常常会担心,接下来的生活该怎么办?不禁茫然、彷徨失措。

2. 最常见的心理状态:病耻感。造口病人会担心自己身上有异味遭人嫌弃;头颈部癌症病人手术治疗后外观会发生较大的改变,不敢见人;乳腺癌被切除乳房后容易陷入自卑的情绪,觉得自己已不“完整”。这种病耻感会使你变得敏感脆弱,如果不加以疏导真的可能会自我隔离,陷入抑郁。

3. 最纠结的心理状态:复查前焦虑。定期回医院进行复查前,大多数患者都容易焦虑,一方面期待着检查完后得到皆大欢喜的结果,另一方面又非常担心肿瘤会复发,不知该如何面对,于是陷入深深的焦虑。

4. 最难以避免的心理状态:社会角色的改变。从健康人到病人,到重新回归社会,社会角色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要重新认识自我,学会面对,与我们身边的家人、朋友多沟通。对家属而言,能给予病人最大的支持,就是陪伴。陪伴不仅仅是在他身边照料他,而是要让他感觉到,我和你的心在一起,这种心灵与情感意义上的陪伴在病人诊断、治疗、康复的整个过程都至关重要。

最后,找到生活的寄托

斯坦福医院有个医生患了肺癌,治疗后,他坚持写作,记录心路历程,身体开始好转后就回到了临床线上,如今的他写得更多、看得更多、感受更多。每天早上5点半,当他按下闹铃,僵硬的身体苏醒,而妻子仍在身边酣睡时,他会又一次对自己说:“我不知道我可以前行多久,但我仍将前行。”穿上了手术衣,仍然走在去手术室的路上。他重回岗位不是因为经济拮据,而是因为只有工作才能让他忘记病痛,让他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有用的人,能找到生存的价值。

总之,这是一条康复规律,它不仅为我们解开了创造癌症康复奇迹的秘密,还为患者指明了正确的康复方向、指出了科学的康复之路,千万别错过幸福来敲门。

以上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 林丽珠 提供答案!


PSM药盾公益


肿瘤康复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概念,但通过一般康复的概念,我们可以描述为,通过调动患者、医院、还有社会的积极性,结合中西医的治疗手段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延长他们的寿命、

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早日回归社会。

肿瘤患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康复需要。首先是身体方面,通过医学技术和治疗手段尽快清除患者体内的肿瘤,并且减少患者的由于各种治疗带来不良反应的痛苦,如听咳嗽、厌食、恶性、疼痛等,通过后续的调养增强患者的体质,为患者日后回归社会创造良好的身体条件。

第二是心理方面,肿瘤患者的身心在病痛与治疗中都遭受巨大的痛苦,长期的化疗所需要承受的痛苦更是常人难以体会,患者的心理在日复一日的治疗中很可能出现问题或者障碍,这就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让他们有更多的精神力量早日战胜疾病。第三就是社会方面,肿瘤患者依旧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人,应当受到社会的支持、受人尊重,依旧享有参与社会活动,参加社会工作的权利和要求,这些可以通过康复治疗得到指导和解决。

从时间上说,临床治疗在前,康复治疗在后,但在实际上这两者并没有完全清晰的界限。一旦患者出现身体问题首要的自然是临床治疗,同时康复治疗也是离不开的,毕竟,从开始患病接受临床治疗的时候,肿瘤患者的个人心理问题就一直贯穿整个治疗的始终。

从事肿瘤科工作14年,擅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恶性肿瘤的早、中、晚期化疗、生物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


医联媒体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肿瘤康复定义为: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改善因肿瘤机器治疗所导致的躯体和(或)心理功能障碍、社会属性受损和职业能力下降等。


肿瘤康复的内容和具体方法:

1. 心理康复

① 支持性心理疗法,包括倾听患者的诉述、观察其表现、帮助分析、予以安慰、鼓励。

② 行为疗法,病态心理、异常行为,及时发现和纠正。


2. 癌痛的康复

① 药物疗法: 最常用的镇痛措施,采用非阿片类镇痛剂等联合用药可增强镇痛效果。

② 放射疗法: 对癌症尤其是骨转移的癌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可在数日内缓解疼痛,同时还有控制癌痛的作用。

① 物理疗法: 高频电热、毫米波、冰袋冷敷、经皮神经电刺激、制动固定等对癌痛有一定的效果。

② 中医疗法: 针刺远隔相关穴位有一定的镇痛效果。

③ 介入疗法及手术疗法: 采用神经阻滞,或进行病灶切除术等可缓解癌痛。

④ 心理疗法: 心理引导,降低痛阈和疼痛敏感性,生物反馈疗法、催眠疗法等均有效。


3. 躯体功能的康复

① 康复护理:长期卧床,勤翻身,变换体位,皮肤清洁,防压疮。

② 运动疗法:床上呼吸体操、肢体躯干活动,防止坠积性肺炎、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③ 造血功能康复:放疗、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药物而配合针灸,促进造血功能恢复。

④ 职业康复:癌症病情稳定的患者量力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恢复工作。

⑤ 形象康复:癌症治疗所致形象受损,心理障碍者,及时安装假体或整形等,挑战心理状态,回归社会。


4. 营养康复

① 在选择食物时,优先选择具有防癌、抗癌的食品。

② 防治癌症有关的食物如灵芝、香菇、黑木耳等,以及含有多糖类物质的蘑菇等均可提高免疫功能, 并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

③ 一些蔬菜, 如胡萝卜、葛笋等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它们可提高网状系统及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④ 此外,洋葱、大蒜等所含的挥发油能有效抑制致癌物质亚硝胺的生成。


医格


随着医学的发展与人文精神的深入,健康不在仅仅是消除疾病,而是身体、精神、社会生活的协调发展。故而现代康复的含义也是通过运用各种手段减轻或消除患者的身体疾病、心理疾病以及社会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肿瘤康复的概念则为康复概念的延伸,同样旨在改善肿瘤患者各方面疾患,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肿瘤康复的内容大致分为四个:心理康复、癌痛康复、躯体功能康复、营养康复。心理康复主要有支持心理疗法,倾听患者诉求并给予鼓励;行为疗法,鼓励正确行为同时纠正不良行为;其他疗法,包括针对性改善患者形象、减少癌痛等。癌痛康复主要方法有药物疗法、放射疗法、物理疗法、中医疗法、介入及手术疗法等。躯体功能康复包括对患者的长期护理、运动疗法、造血功能康复、职业康复以及形象康复等。


康爱在线


康复医学发展的现状


现代康复医学是一门相对较年轻的学科,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发展壮大于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地区康复医学的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特征,美国最为发达,欧洲和日本次之,中国较为滞后,但具有“中国特色”。

美国康复医学研究重视临床医学与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结合,并且对不同群体有着针对性的研究。美国学者研究表明,在脑瘫儿童的康复中,动机刺激作用对康复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Gilchrist L.S.等制定了肿瘤康复的评定框架,指出要从躯体功能、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3方面,还应结合环境因素和个人自身身体的特点进行康复评定,并且提出了适合各系统肿瘤适用的评定量表,将肿瘤康复的理论和实践更向前推进一步。

欧洲康复学发展的宗旨则是“临床康复”,有欧洲康复学者研究表明,通过分析康复目标实现的程度,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完整的康复计划,可提高康复疗效,逐渐达到临床康复。



中国古代已有针灸、推拿、导引、气功等治疗方式,形成了中国康复医学的雏形及特色,而中国现代康复医学的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引进到中国,但已得到政府和社会的重视。

康复医学的发展越来越体现了多学科、多体系、多层次综合的特点,康复医学的发展已涉及社会学、心理学、营养学及临床各专科,其工作范围及工作人员涉及范围越来越广泛。




肿瘤康复的概念


肿瘤康复尚无明确的公认概念,结合康复概念,可将肿瘤康复概括为综合运用各种康复技术、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各方面,诸如心理、躯体功能、各器官功能、癌痛等方面,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根据肿瘤的不同时期、不同情况,肿瘤康复的目的也不同:

1、预防性康复:广泛普及防癌、致癌的知识,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肿瘤的发生,对肿瘤患者应尽早明确诊断,尽早治疗,预防或减轻身心功能障碍的发生。

2、恢复性康复:患者肿瘤得到治疗控制,进入恢复期时要使患者的身心功能尽快减轻到最低程度或得到代偿,使其自理生活,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回归社会,提高生存质量。


3、支持性康复:治疗后患者的肿瘤没有得到控制而带瘤生存或病情继续进展时,应尽量减缓肿瘤的发展,预防或减轻并发症,延长存活期,改善健康和心理状况,减轻功能障碍。

4、姑息性康复:患者肿瘤进入晚期应尽可能减轻症状,预防和减轻并发症,使其精神得到安慰和支持,直至临终。


肿瘤康复的内容

1、心理康复

情绪是影响健康的首要因素,良好的情绪和心态对癌细胞有强大的杀伤力,是药物所不能替代的。心理治疗的方法主要有:

A、支持性心理疗法,包括倾听患者的诉述、观察其表现、帮助分析、予以安慰、鼓励。

B、行为疗法,针对患者的病态心理、异常行为,通过强化良好行为、抑制不良行为,建立正确行为。

C、其他康复治疗。对有躯体功能障碍、癌痛及形象缺陷者进行针对性康复,减轻痛苦,改善躯体功能和外观形象,可使患者的心理得到新的适应与平衡。


2、癌痛的康复

肿瘤生长压迫神经、血管、内脏,或肿瘤浸润层围组织,手术、放疗、化疗引起神经等组织损伤,均可引起疼痛,其可以是躯体内脏或器官神经病理性的,甚至可以是心理的。

据统计,约有1/4新诊断的肿瘤患者、1/3正在治疗的肿瘤患者、3/4晚期肿瘤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常伴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癌痛的康复尤为重要。

目前。癌痛的康复方法主要有:

A、药物疗法:最常用的镇痛措施,根据三级阶梯治疗方案,采用非阿片类镇痛剂、弱阿片类镇痛剂与强阿片类镇痛剂并辅以非甾体类消炎镇痛剂、三环类抗抑郁剂、抗组胺剂、抗5痉挛剂、肌肉松弛剂以及破坏神经的药物和激素药而物,联合用药可增强镇痛效果,减少麻醉性镇痛剂的级别和剂量。

B、放射疗法:对癌症尤其是骨转移的癌痛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可在数日内缓解疼痛,同时还有控制癌痛的作用。

C、物理疗法:高频电热、毫米波、冰袋冷敷、经皮神经电刺激、制动固定等对癌痛有一定的效果。

D、中医疗法:针刺远隔相关穴位有一定的镇痛效果。

E、介入疗法及手术疗法:采用神经阻滞,或进行病灶切除术、神经松解术、神经阻断术等可缓解癌痛。

F、心理疗法:对患者进行引导,解除忧虑,可降低痛阈和疼痛敏感性,生物反馈疗法、催眠疗法等均有效,对极端疼痛者要备至关怀,给予充分精神支持。


3、躯体功能的康复

肿瘤患者在患病后及手术、放疗、化疗后身体健康损耗、全身各系统器官功能衰减,需要适时进行躯体功能康复。对于躯体功能的康复,目前的措施主要有:

A、康复护理:对于长期卧床的患餐,需要定期翻身,保持适当体位,防止皮肤受压,做好皮肤卫生。

B、运动疗法:应进行适于患者全身情况的运动,体质较弱的卧床患者可进行床上呼吸体操、肢体躯干活动,防止坠积性肺炎、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C、造血功能的康复:放疗、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白细胞计数下降者,可再营养疗法。药物疗法的同时进行针刺大椎、血海、膈腧等穴位刺激或口服中药,促进造血功能的恢复。

D、职业康复:对于处于就业年龄、癌症病情稳定、全身情况良好的患者可根据其功能状况和劳动能力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恢复原来工作或更换新的工作。

E、形象康复:癌症治疗后因组织器官缺损形象受损而形成心理障碍者,应及时安装假体或整形、整容,尽可能补偿,以利其心理与功能的康复,回归社会。


4、营养康复

肿瘤患者的营养消耗大于正常人,良好的营养支持可提高和巩固疗效,营养不良在肿瘤患者的发生率比其他任何疾病都高,严重情形下,由于恶性肿瘤引起的体质量减轻可导致恶病质综合症(一般表现为食欲减退、骨骼肌肉萎缩、组织消耗及器官功能衰退等)。

黄丽芳等采用统一编制的调查表对1121例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心理因素和营养因素对康复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状态对恶性肿瘤患者康复的影响权重为0.34,可见肿瘤患者营养康复的重要性。


营养因素在肿瘤的发展及康复过程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与防治癌症有关的食物如灵芝、香菇、黑木耳等,以及含有多糖类物质的蘑菇等均可提高免疫功能,并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一些蔬菜,如胡萝卜、葛笋等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它们可提高网状系统及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此外,洋葱、大蒜等所含的挥发油能有效抑制致癌物质亚硝胺的生成。


在选择食品时,有条件的话可以选择一些高脂高蛋白低糖型的配方食品。


咨询更多相关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eat7777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