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下軍令狀,關羽放走曹操沒事,為何馬謖丟街亭就被殺?

相信各位喜歡看歷史影視劇的朋友都會知道“軍令狀”這東西,即是將領接受任務後立下的保證書,表示如果不能完成任務,願依軍法治罪。一般而言,敢於立下軍令狀的將領,對戰局都是有著必勝之把握,畢竟軍中無戲言,立下軍令狀,白紙黑死在哪裡,可是要兌現的。當然,軍令狀這東西一般都是出現在戲劇和小說當中,歷史上行軍打仗很少用“軍令狀”一詞,不過寫保證書肯定是有的。

立下軍令狀,關羽放走曹操沒事,為何馬謖丟街亭就被殺?

在《三國演義》中,不知大夥有沒有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即是關羽、馬謖都曾立下軍令狀,結果也都沒有完成任務,但關羽毫髮無損,而馬謖卻被殺。赤壁之戰後,曹操敗退,關羽主動請纓追擊,而諸葛亮不給,為此他立下軍令狀,表示若不能殺了曹操,甘願軍法處置,《三國演義》第49回:“雲長曰:'願依軍法。'孔明曰:'如此,立下文書。'雲長便與了軍令狀。”可結果呢?關羽帶幾百刀牌手到了華容道,成功阻擊曹操。眼看曹操就要死於此處,可關羽念及曹操對自己之恩情,於是放了他一馬。回到大營後,諸葛亮假裝要處死關羽,可眾將領一求情,諸葛亮便順水推舟,放了關羽一馬。

立下軍令狀,關羽放走曹操沒事,為何馬謖丟街亭就被殺?

劉備在夷陵之戰慘敗後不久便撒手人寰,託孤諸葛亮輔佐劉禪,承擔起“匡扶漢室,還於舊都”之重任。諸葛亮在穩定內部局勢,平定南中叛亂後,便親率蜀漢精銳北伐,天水等河西三郡悉數歸附,北伐形式一片大好。此時,曹叡讓司馬懿協助曹真作戰,成功收拾即將叛投蜀漢的孟達,而後揮師迎戰諸葛亮。這時,諸葛亮料定司馬懿必定會奪取蜀漢運輸糧草要道街亭,於是打算派一員大將前去鎮守,阻擊司馬懿,保障糧道安全。此時,馬謖主動請纓,並立下軍令狀,說若是不能完成任務,可軍法處置。但是,馬謖不按照諸葛亮說的去做,也不聽副將王平勸阻,非要選擇在山頂駐軍,最終被司馬懿擊敗,丟了街亭。

立下軍令狀,關羽放走曹操沒事,為何馬謖丟街亭就被殺?

馬謖顯然沒有關羽那麼幸運,雖說他命人將自己捆起來主動認罪,但諸葛亮還是不顧眾人勸阻,執意將其處死,表明軍中無戲言。這就有意思了,同是立下軍令狀,也同樣沒完成任務,為何關羽可以活命,而馬謖卻必須得死呢?

首先,馬謖與關羽沒可比性,兩者地位懸殊,關羽死不得

在蜀漢集團中,馬謖雖然算是人才,還曾為諸葛亮平定南中定下“攻心為上”之策,成功降服孟獲,但其地位遠沒有關羽那麼高,馬謖頂多就是一個謀士,並非是國之棟樑。要知道,劉備就不喜歡他,臨終前還警告諸葛亮:“馬幼常言過其實不可大用”,說馬謖就是趙括,不可授予重任。而關羽就不一樣,他是劉備的結拜兄弟,追隨劉備幾十年了,是絕對的親信和鐵哥們。桃園結義時,劉備、關羽、張飛可是發誓“同生死”的,若是殺了關羽,劉備怎麼辦、張飛怎辦,難不成也要陪葬,這顯然不成。就衝著這點,關羽肯定殺不得,諸葛亮也知道。

立下軍令狀,關羽放走曹操沒事,為何馬謖丟街亭就被殺?

再則,馬謖丟失街亭影響北伐全局,關羽放走曹操符合劉備集團利益

三國鼎立局面出現後,蜀國實力最小,區區益州之地,難以抗衡曹魏,北伐中原在某種程度上說是“以攻為守”,是自我保護的一種方式。但是,這並不是說北伐就沒有一點勝算,諸葛亮六次北伐,勝算最大就是第一次,也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就算這次北伐滅不了曹魏,但至少可以攻佔河西,增強集團實力,為後續征討曹魏奠定基礎。可惜,馬謖丟了街亭,蜀軍糧道被斷,一向打仗缺糧的諸葛亮只好撤兵,北伐功歸一簣。可以說,馬謖毀了北伐之希望,也毀了諸葛亮繼續“匡扶漢室,還於舊都”之希望。

立下軍令狀,關羽放走曹操沒事,為何馬謖丟街亭就被殺?

反觀關羽放走曹操,這絕對符合劉備集團之戰略利益。為何這麼說呢?曹操雖然在赤壁之戰中慘敗,幾萬精銳被周瑜燒得片甲不留,但是實力尚存,並未傷筋動骨,對南方依然保持著威懾能力。赤壁之戰後,東吳集團勢力膨脹,趁機吞併荊州各郡,想獨霸江南;劉備集團雖說也是勝利者,但此時力量還很小,壓根就沒有和東吳爭奪地盤之實力。所以,劉備當時並不希望曹操死,而是想借助曹操力量來抗衡東吳,為自己贏得戰略機遇期。試想,若是曹操一死,北方大亂,南方地盤豈不是被東吳全部吞併,劉備還會有立足之地嗎?可以說,放走曹操,本就是劉備與諸葛亮意思,只是藉助關羽之手執行罷了。

立下軍令狀,關羽放走曹操沒事,為何馬謖丟街亭就被殺?

綜上所述,同是立下軍令狀,也同樣沒有完成任務,但關羽毫髮無損,而馬謖卻必須得死。其原因就是,馬謖在蜀漢集團之地位沒關羽高,其造成之破壞性還相當大,想不死都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