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被斬前高呼一句話,諸葛亮聽後心情複雜,令蜀中大將心寒

想必在大家心目中,諸葛亮一定是一位難得的曠世奇才。他的奇,在於他有驚人的才智。身為謀士,他把自己的優點發揮到了極致。所以能被諸葛亮器重的人也一定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馬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諸葛亮經常誇讚他,在諸葛亮眼裡,馬謖顯然是才氣過人。

馬謖被斬前高呼一句話,諸葛亮聽後心情複雜,令蜀中大將心寒

既然是被諸葛亮看上的人,那一定是有真才實學的。相傳諸葛亮總是與馬謖談論國家大事,談的投入的時候就會忘記時間,可見諸葛亮與馬謖是非常投合的。諸葛亮也曾採用過馬謖的謀略,在馬謖的建議下,諸葛亮採用攻心術使敵軍順服。用最少的傷亡達到了最終的目的,馬謖算是立了大功,同時也展現了馬謖的非比尋常。

馬謖被斬前高呼一句話,諸葛亮聽後心情複雜,令蜀中大將心寒

在諸葛亮看來,馬謖不僅僅是它的一個門徒,更是他難得的知己。俗話說:“高山流水,知音難覓”,更何況是諸葛亮這種在社會頂級的人物。他一定是珍惜馬謖的才能,用自己的能力給他提供展示才能的機會。所以當機會來臨時,他把機會毫不猶豫給了馬謖,不顧眾人的反對。

馬謖被斬前高呼一句話,諸葛亮聽後心情複雜,令蜀中大將心寒

諸葛亮前去北伐時,馬謖被正式提拔為將領,被諸葛亮派去前線衝鋒。可令人失望的是,戰場上瞬息萬變,馬謖並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也不聽取先鋒的建議,固執的堅持自己的戰術。然而,他的理論和實踐並沒有完美的結合起來,沒有聽從諸葛亮的安排,並且錯過了最好的時機,被敵軍切斷了水源,自斷後路,最終敗給敵軍,致使街亭失守。

馬謖被斬前高呼一句話,諸葛亮聽後心情複雜,令蜀中大將心寒

可是為什麼馬謖這樣一個曠世奇才會慘敗收場呢?其實也很好解釋。一個人有長處必定也會有短板,馬謖的本職是參謀,所以他的工作是為別人出謀劃策,而不是去帶兵打仗。一個沒有上過戰場的參謀去打前線,本身就是不妥的。但是這也從側面反映了諸葛亮對馬謖的信任,不然諸葛亮也不會放心的把軍隊交給他。

馬謖被斬前高呼一句話,諸葛亮聽後心情複雜,令蜀中大將心寒

然而後悔是沒有用的,軍令如山,就算是諸葛亮也沒有辦法挽救馬謖。為了服眾,諸葛亮不得不揮淚斬馬謖。死前,馬謖大喊:“丞相,我罪有應得,死而無怨”,馬謖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相信諸葛亮是於心不忍的。他的才能沒有得到最大的發揮,也許很多人覺得他的死很不值得,但是歷史依然是這樣發生了。馬謖的死使蜀國少了一位難得的謀士,可以說是損失巨大的。諸葛亮從此也少了一位可以議論國事的摯友。

馬謖被斬前高呼一句話,諸葛亮聽後心情複雜,令蜀中大將心寒

馬謖死後,諸葛亮曾一度悲痛欲絕。他幫助馬謖做了很多力所能及的事情,事事親力親為。並且妥善的安排馬謖的家人,像自己的家人一樣對待他們。此後,諸葛亮專心投入自己的北伐事業,把自己的全部心思放在自己的畢生心願上。為了北伐,他鞠躬盡瘁,可是少了馬謖為他出謀劃策,陪他談論政治。他一定是孤獨的,因為沒有與他共鳴的思想,也再沒有拍案而起叫好的快感。

馬謖被斬前高呼一句話,諸葛亮聽後心情複雜,令蜀中大將心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