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看原則

諸葛亮多次北伐,最有希望成功的是哪一次?第一次。為何?因為曹魏根本就沒想到勢力最弱的一方會進攻最強的一方,根本就沒準備。

開始蜀漢一方局面一片大好,結果就因為馬謖失了街亨,導致不得不放棄此次北伐。

此次北代失敗的主要原因就在於馬謖失了街亭。按軍法當斬,最後諸葛亮揮淚斬了馬謖。

從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看原則

有人說當時正是用人之際,諸葛亮可以變通一下先把馬謖關起來,以後用人之時可以讓他戴罪立功。

馬謖是個難得的人才,尤其蜀漢當時缺人才。諸葛亮是很喜歡馬謖的,馬謖可以說是諸葛亮的心腹,諸葛亮也不想殺啊,但沒辦法,馬謖觸犯了最根本的原則,這種情況還徇私情,以後這隊伍就沒法帶了。

當可殺可不殺的情況下可以考慮不殺,但非殺不可的情況下就沒法不殺了。

有的原則是不能觸碰的。

馬謖犯了如此大的罪過,如果不殺,就會給人造成一個印象,原來犯這麼大罪過都可以不殺啊,以後還有誰會為你賣命。

當有人背叛你,如果你選擇原諒,就會給別人造成一個印象,原來背叛是可以被原諒的,以後誰還會對你忠心。

理想越遠大的人,會越注重原則,如果不這樣,那麼他的前途基本上也就沒了。

當你面對的是一個有遠大理想的人,你應該越發的謹慎,不要觸犯了根本性原則,一旦觸碰,只能是沒辦法了。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是堅守原則的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