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後世無人能成功運用韓信的“背水一戰”戰術,為什麼?

清岫秀水


很多人在說起韓信的背水一戰時,都覺得它的核心要素就是置軍死地而後生。但其實呢?事情根本沒有這樣簡單。因為,如果置軍死地就可以產生如果巨大的效力,那後來的將領,幹嘛不直接尋找駐紮軍隊?

所以,真實的軍事史,顯然不是這麼簡單。韓信在與陳餘的對決中,他背水一戰能夠獲勝,是眾多客觀因素聯合在一起促成的。首先,韓信本身是一個非常有傳奇色彩的將領,他從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開始,到後來的破楚軍於京、索之間,再到平定魏國,拿下代國,把一個個不可能變成了可能,而且都完成得非常漂亮。

所以,韓信手下的將領和士兵,對韓信都有著充足的信心,在這種背景下,他們即便看到韓信違背軍事常理背水結陣,他們也不會對韓信產生懷疑。相反,如果換成是其他將領來這樣做,他下面的將士恐怕早就炸了窩。因為,這哪是打仗啊?這純粹就是去自殺。

在這種情形下,要是主帥鎮不住場子,恐怕當場就被下面的人給砍了,比如項羽砍死宋義。而即便主帥能夠鎮住場子,大家勉為其難的遵循軍令,但大家心裡恐怕都會是惴惴不安,而恐懼的氣氛,很容易在關鍵時刻讓軍隊不戰自潰。

或者,主帥想讓大家真正安心,就只能把所有的戰略意圖講解清楚,但這又會導致戰略中的某些機關洩露出去,這樣一來,如果被對方的探子打探到,那在交戰中,這條戰略肯定就會很難產生效果,甚至而言,全軍覆滅都是有可能的。



這正是韓信能夠背水一戰能夠獲勝的第一條關鍵因素。至於第二條因素,則是韓信手上有張耳這張王牌,在韓信攻打趙國時,張耳也跟著韓信一同過來,張耳在劉邦、項羽還沒有起兵時,就是趙國舉足輕重的大佬,還曾在這片土地上當過國王,有著非常強大的號召力。

所以,陳餘最擔心的事情,就是韓信不和他直接正面交戰,而是選擇打游擊,同時利用張耳的影響力在趙國四處招募軍隊,擴張地盤,那用不了多久,陳餘對韓信的兵力優勢,就無法再保持,甚至趙國被和平演變,都是有可能發生。

當時,陳餘兵力處於絕對優勢,所以自然非常想和韓信儘快正面交鋒,從而快速將韓信大軍殲滅,這是人之常情,也是軍事常理。因為,你在人多的時候不想法設法去殲滅對方,難道要等到對方在你的地盤上發展壯大後,再去殲滅?

在加上韓信手中又有張耳這種王牌,陳餘就更不敢放任韓信在趙國境內四處晃悠。韓信正是洞悉了陳餘的心思,所以才主動跑來和陳餘決戰,而陳餘一看韓信的軍事主力就在自己眼前,自然覺得機會難得,更想著要趁機將其一口全力吃掉,於是陳餘傾巢而出,結果被韓信的小分隊奪了營寨。



當然,營寨丟失本身,並不會對陳餘構成實質性的威脅。因為,陳餘的軍事主力,並沒有損傷,而且依然佔據著兵力上的優勢。他想要重新奪回營寨,也不是不可能。但問題是,韓信並不是孤立的,他有張耳協助,所以當趙軍突然看到營寨遍插漢軍旗幟,就會無限的放任想象力,覺得可能是趙國後方已經全部歸降張耳。

這樣一來,陳餘的部隊自然沒有在堅持下去的動力,因為趙國後方已經全線歸降,他們即便獲取這場戰爭的勝利,也改變不了結局。在這種背景下,陳餘大軍瞬間崩潰,四處逃散,而韓信以弱勢兵力,僅僅只用一個上午的時間,就把趙軍主力殲滅,把陳餘殺死,把趙歇俘虜。

試想,如果韓信手上沒有張耳這種王牌,陳餘根本就不會著急和韓信決戰,因為韓信作為一支客軍,在趙國並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所以很難翻起大浪,而即便陳餘與韓信決戰,他也不會著急想要把他一口吃掉,後面更不會因為營寨被丟而無限放大想象。



最後,韓信能夠背水一戰獲取勝利的第三條因素,就是韓信的履歷太簡單,因為,他一直都是不為人注意的小角色;韓信真正走上軍事舞臺,也就一年多點時間;而真正獨當一面,更是不過短短的兩個多月。

在那種媒介落後的年代裡,敵方對韓信的背景資料,肯定掌握的非常有限。再加上韓信會故意誤導別人,敵方在分析韓信從前的戰例時,自然無法真正瞭解韓信這個人,更無法真正瞭解韓信指揮過的戰役。所以,韓信的對手,都一度認為韓信只是個走了狗屎運。

甚至到最後韓信和項羽賬下第一名將龍且決戰時,韓信已經是名揚天下,但龍且根據所掌握的情報分析,仍然覺得韓信就是個走了狗屎運的二傻子,結果最後被韓信一仗打得全軍覆沒。


我是趙帥鍋


韓信的背水一戰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場教科書似的的經典戰役。是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上的以少勝多的軍事史上教案之一。背水一戰是韓信為劉邦建立大漢王朝舉行的一場奠基禮經過此戰,項羽分封的諸侯基本上被劉邦消滅,戰爭的天平倒向劉邦一方,最終韓信十面埋伏,烏江邊一代霸王自刎而死,劉邦登基坐殿開創了大漢王朝四百年基業,







陳餘本有一手好牌,結果被他自己打爛了,論兵力陳餘有二十萬。論地利陳餘扼守井陘口完全佔據上風,由於陳餘志大才疏,又過於自負,不但被僅有兩萬人嗎的韓信打敗,還丟了自己的性命,韓信剛出兵時,謀士李左車曾經建議,讓陳餘給他三萬人馬截斷韓信的糧道,然後與韓信打持久戰,韓信必敗,陳餘太迂腐也太要面子了,說韓信兵少,又是長途跋涉來的我們的軍隊足以碾壓韓信何必搞這陰謀詭計,勝者不武,唉,兵者詭道也,陳餘連這也不懂,倒黴蠢得,

韓信得到密報十分高興,一個大膽的想法誕生了,我韓信要的速戰速勝我引蛇出洞,請君入甕,韓信在離井陘三十餘里的地方安營紮寨,半夜韓信派兩千輕騎兵,每人帶一面漢軍紅旗,從小路迂迴到趙營的側後方埋伏起來等待陳餘的軍隊傾巢而出時,拔下他們的旗幟換上漢軍的紅旗韓信接著又派一萬人馬做先頭部隊,沿著河岸一字排開







陳餘一見韓信把兵馬置於背水之處,不由得哈哈大笑,老天幫我,韓信茹毛小子用兵不過如此來呀,打開營門,全部出動,消滅韓信在此一舉,韓信的軍隊一見陳餘的部隊攻擊,自己沒有後路,轉身猛地撲向敵人,個個以一當百與敵人展開血戰,這時埋伏的漢軍輕騎兵衝入敵人營中拔掉他們的旗幟,換上漢軍的紅旗到了中午,趙軍要回去吃飯還沒到營前,就看到漢軍紅旗迎風飄揚,軍心大亂四處奔逃,漢軍乘勝追擊,活捉趙王歇,陳餘被殺,韓信打了一個漂亮的大勝仗,這就是有名的背水一戰。

背水一戰之所以不能被複制,原因有以下幾點,一韓信的背水一戰,名為背水一戰,實則不然,韓信背水一戰是有計劃的謀略的積極有被動變主動的戰術。它是韓信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具體體現,韓信有充裕的時間,安排與此相關的策略是背水一戰在實質上由被動變為主動。是謀定而後動的經典案例。後來蜀漢的馬謖想套現背水一戰,成就自己的功名,馬謖就是書呆子,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戰場情況訊息萬變,馬謖不明白結果導致街亭失守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敗,是蜀漢再無機會統一天下。二韓信的背水一戰是一個系統的謀略這不但表現在拔旗易幟動搖趙軍的軍心上,還表現在韓信算出敵人中午要回去吃飯只要自己堅持到中午,敵人見關口被奪,就會不戰自亂,韓信可謂眼光獨到做到了成竹在胸。三背水一戰不是一招險棋,而是萬全之策,韓信一路奔襲而來,糧草輜重跟不上不能打持久戰,只能速戰速勝,這樣自己的劣勢就轉化為優勢陳餘則恰恰相反,只要陳餘卡住井陘關口,和韓信打持久戰,韓信必敗而已。韓信還怕陳餘封鎖井陘口來個甕中捉鱉,所以韓信才引蛇出洞奪取至關重要的井陘口,這樣韓信進可攻退可守,沒有了後顧之憂,四韓信的軍隊是得勝之師銳氣十足可以以一當百,適合速戰速決,最怕的是陳餘閉門不戰,拖延時間消耗韓信軍隊的銳氣陳餘就是看不出來,結果貪功冒進,正中韓信心懷,所以背水一戰是智者所為絕對不是以卵擊石的莽夫所為。








約定9521


這個問題我認為不難理解,韓信背水一戰之時,因為沒有先例,所以豬對手上當,成就了韓信的名聲。

韓信,本來是一個小人物,機遇巧合之下,崛起於行伍。古代,山河相阻,音訊傳遞教為緩慢,韓信出山之後,平定三秦,外面的人只知道漢軍打勝了,但是韓信的名聲在當時,並不是如雷貫耳,這就給了敵人輕視的可能。

背水一戰和破釜沉舟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沒有退路,不是生就只有死,充分運用了人類求生的本能,來激發了巨大的潛力。

項羽,韓信成名之後,後世兵家不可能不去閱讀這些大人物的軍事戰例。即使有將軍不研究的,那他一定是一個非常非常小的人物,而且早早的死掉了,因此他就沒有名氣,傳不到今天。

那些大一點的戰役,能夠傳到今天的,都是重要的將軍來作戰。他們在其軍事生涯中,不可能不去參考韓信。因此,他們均明白網開一面的道理,杜絕狗急跳牆的情況發生,大家都聰明瞭一些,因此,再來設置背水一戰,敵人顯然不會上套。要麼就肯定一定吃的下你,老早的將你團團圍住,圍點打援,要麼肯定就是圍三年開一面,讓你有路可逃,形成擊潰戰。

另外,軍事戰例更重要的是提取其中軍事思想,實際情況那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基本無法生搬硬套,如若生搬硬套軍事戰例,對手察覺了,一定會有反制措施,因為敵方將軍肯定也研究過這些例。

我是川東陳員外,期待你的關注,如有疏漏,敬請斧正。





閬金文化


背水一戰其實是無把握之戰,儘量不要去打無把握之戰,這應該是作為指揮官的一個基本要求。或者說,後來嘗試背水一戰的都被消滅光了,所以才沒有流傳下來。

世人稱道以弱勝強,以少勝多。打牌時有一回抓滿了大小鬼,津津樂道,孰不知,多少回一個鬼都沒抓。多少以弱戰強,都死光了,留下一個就被世人傳頌。

這樣世人貪巧求速,尋求出個奇謀智計解決問題。而真正的兵法反而講的是實力,靠實力決勝。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靠實力取勝,平淡無奇,故不被人稱道。

比如,世人求的是百步或幾百步穿楊,也這個技藝津津樂道,但是百步穿楊的難度太大了,很容易出現問題,一場戰爭決定了成千上萬人的命運,甚至一個國家的命運,不應該這樣逞能冒險。

所以真實的狀況是一步穿楊,以實力取勝,毫無懸念,但這樣太平淡了,不被世人稱道。

再比如,世人稱道百戰百勝,這個太難得了,事實上一戰而定,一戰把對方打殘廢了,沒有後面的那麼多戰了,反而是上策。

指揮官一定要冷靜求實惠,不要去求名,求名的代價是大家跟著你倒黴,同時什麼名也求不到。


檻內小紅


背水一戰是韓信一生最經典、最危險的戰役,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戰役,也是一場戰場的豪賭,賭得是全軍將士以及自己的身家性命。

韓信也是迫不得已才使用此戰術,在使用背水一戰前,韓信情報工作做得詳細,對敵方主帥進行過詳細的瞭解,知道陳餘沒有采納副本李左車的計謀:“堅守軍營不與漢軍交戰,派奇兵截斷漢軍後,斷漢軍糧道”後,才敢擺下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陣勢。

可見,韓信在使用背水一戰的戰術前,所需瞭解與明確的敵情有很多,其次,韓信戰術的佈置得當,還得抓住主帥急於決戰、打敗韓信一戰成名的求功心理,詳裝不敵敗退,退無可退之際,還得算準將士心理,退必死,奮勇拼殺還有生的希望。

後人也有成功運用韓信背水一戰的戰術,只是很少主帥敢冒然使用此戰術,這無異於一場賭搏,拿全軍覆滅的風險在賭,戰場瞬息萬變,萬一哪個環節出現紕漏,代價太大,有可能會因此付出全軍將士性命,致使國破家亡的代價。


大風起兮雲飛揚y


在戰爭中韓信能屢次出奇制勝,演繹了一場場匪夷所思的傳奇捷戰,每場戰役都讓後世津樂道和回味無窮!很多後世的兵家都一直在模仿,但卻很少有人成功,甚至是敗得一蹋糊塗!

只有細品韓信的精典戰術,才能發現韓信的軍事才能為什麼能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首先韓信善於攻心,善於揣摩敵方主帥的心理,能通過敵方的一舉一動來準確無誤的判斷他們的計劃和企圖,從而讓敵人總是被他牽著鼻子走,待時機成熟而攻其不備。還總能找出不同主帥的個性缺點,然後用自己的優勢去攻擊對手的致命缺陷!

背水一戰主要的成功要點不止是單一的背水佈陣,而是靠多重組合拳配合發力。第一、背水佈陣起到的作用是激發士兵只有奮勇殺敵才有活路,後退逃跑無門。第二、背水佈陣讓敵人瞠目結舌到懷疑韓信的智商,從而麻痺大意,自以為勝券在握,韓信已經是他們砧板上的肉了!第三、拔旗易幟,韓信在還沒開戰之前就命五千精兵,帶上軍旗埋伏到敵後山頭,待戰爭打響,敵軍傾巢而出時,迅速攻戰敵城,拔下敵旗,換上自己的軍旗。當前方戰鬥正酣,敵軍突然看到自家城頭插滿了漢家軍旗,最終致使人數幾倍於韓信軍的聯軍四散而逃!

在看 後世都是照貓畫虎的表相模仿,雖有其貌,但無虎的神威!要想完全複製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瑞氣沖霄


俗語云:權不可預設,變不可先圖。我們要學習歷史上的一切套路,但是又不能拘泥於套路,套路必紮根於實際環境的客觀條件。毛主席也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學習戰例唯一的好處不過是啟發思路罷了,如果不顧客觀條件前後因果亦不過是邯鄲學步紙上談兵罷了。

如果說後世沒有人能成功運用韓信的背水一戰的話,那也只能說明為術而術了,因為術的前提是道是實際情況是知己知彼,你一沒資源二不熟悉敵情我情三對戰略運籌不瞭解四沒有當時的那種客觀條件或者說類似的客觀條件你怎麼去運用呢?

每個人都是有侷限性的,有的人受了一次騙照樣受第二次,所以歷史一直在重演,熟讀歷代戰例只能說是讓你能夠做出最好的選擇,但是是人就會有漏洞,正如孫子所言,被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所以說不存在以前的戰術沒有用的說法,只能說明客觀條件不具備使用這樣的招數罷了。


小川談國學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韓信的背水一戰是在當時的背景下出現的。

背水一戰,指為求出路而決一死戰。後世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只是要完全複製韓信此案例,有點不現實。畢竟時代在變化,人物也在變化,學兵法是學其精銳,而不是學其形。戰場瞬息萬變,怎麼可能會有完全一樣的情景呢?

我們學習歷史,學習兵書,也都是以史為鑑,借鑑而已。


我是一個存在483


背水一戰。二個具體要求難尋,所以很難效仿。一是要找準一個合適的地方,即這個戰場的位子;二是位子找準了敵人能聽你話嗎?跟你到送死的地方嗎?這叫(誘君入甕),

九里山十面埋伏,韓信引項王入甕,化了很大心計,親臨前敵,進進退退,鬧得項王火冒,橫下一條心單槍直入,上當了。請君入甕,前面韓信沒了,意識到不好上當,待想突圍已經來不及了,見有條出路拼命衝出,那知是條死路,烏江橫在面前。一代霸主就此終了。


老龔166916589


背水一戰的不是項羽嗎?韓信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