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在說什麼?讀書的方法是什麼?

讀書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讀此 勿慕彼 此未終 彼勿起

寬為限 緊用功 工夫到 滯塞通

心有疑 隨札記 就人問 求確義

一、釋義:

工夫:這段文字應該由朱子《訓學齋規》而來,有些內容和《童蒙須知》重複。其中“工夫”一詞就應該是理學家理解的意思。應該是內聖外王之道。對於工夫,不同的人理解不同,比如程顥重涵養,程頤重致知。有人認為程氏兄弟分別開程朱、陸王學派,是有道理的。朱熹與程頤相似。但也有人批評“不著實,不適用”。理解工夫不可過於強調一端,要既重涵養,又重致知;既能自成,又能成人,乃至經世濟民。

另外,有些說法來自二程、張載。朱子、呂祖謙曾共同整理《近思錄》,關於讀書、修學方法、工夫更方便查閱。

二、出處:

《訓學齋規》 :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義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至於文義有疑,眾說紛錯,則亦虛心靜慮,勿遽取捨於其間。先使一說自為一說,而隨其意之所之,以驗其通塞,則其尤無義理者,不待觀於他說而先自屈矣。復以眾說互相詰難,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則似是而非者,亦將奪於公論而無以立矣。大率徐行卻立,處靜觀動,如攻堅木,先其易者而後其節目;如解亂繩,有所不通則姑置而徐理之。此觀書之法也。

凡讀書,須整頓几案,令潔淨端正,將書冊齊整頓放,正身體,對書冊,詳緩看字,子細分明讀之。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餘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即不專一,卻只漫

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三、解說:

“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等一大段文字,朱子的《訓學齋規》說的很清楚。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我們需要反覆閱讀、揣摩、體味,並認真實踐。

首先是三到。什麼是眼到呢?簡單說,就是恭敬、詳緩、分明。不恭敬就不能真正地重視。不詳緩就不能明瞭結構、體會義韻。不分明就可能以妄想認證真理。朱子說觀書、看字,觀為諦視,看為抓取,眼到在恭敬心和好方法。

什麼是口到呢?在“字字響亮”,在“若出於吾之口”。如此倒不在於如何的熟練,而在於讀者向作者的轉換,如果文句都像自己說的,那麼還有不明白的道理嗎?

什麼是心到呢?“其義皆若出於吾之心”,其實,文字是“指月指”,指示月亮的手指,義理是天上的明月。心到在於通過文字這個“手指頭”和作者一樣看到了明月。

其次是不要貪多。讀書在精不在多。《論語》:“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知識是表示真理的,是指導實踐的,不是用來炫耀的。一門深入,心有所得,再學其他的也相對容易了。東看看西看看則會始終浮於表面,不得要領。

第三是內求,即通塞問題。所謂“欲知得與不得,於心氣上驗之。思慮有得,中心悅豫,沛然有裕者,實得也。思慮有得,心氣勞耗者,實未得也,強揣度耳。”(《二程遺書》)我們讀書都有這個體會,如果覺得豁然開朗,乃至心花怒放,那麼一定是讀懂了。如果勉強揣度,牽強附會,那麼一定是不知所言。通塞在於是否會意於心。

第四是外求,即與師友討論。所謂“義理有疑,則濯去舊見,以來新意。心中有所開,即便札記,不思則還塞之矣。更須得朋友之助,一日間朋友論著,則一日間意思差別。須日日如此講論,久則自覺進也。”(《張載文集》)內求是根本,但不是唯一方式。但一定是首先內求,再與人討論。否則如何“隨札記”,如何“求確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