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這些愛看京劇的人

我一向是贊同合理,沒有戾氣的戲曲評論的。但是前幾天看我過去寫得文章,發現我倒也進入了一個充滿諷刺意味的怪圈,我的用語包括口氣,都過於尖銳。現在突然想要做一些修改了。

看戲的戲評可以分為好幾種。

談談這些愛看京劇的人

第一種,網絡上的大佬,這些人確實是資深的戲迷,在對京劇的改革創新包括對演員藝術的評價都有獨到的看法和見解。但是往往他們的語言是最刻薄的。不是說他們本身刻薄,是因為他們真的見過好的玩意,真的趕上了那個大師還活著的年代。他們的審美一開始就是非常高的,那麼可以理解,現在在讓他們去聽如今這些演員的戲。拿著看張君秋的標準來看當下的演員,那肯定是沒法比。這些老戲迷們比較之後往往得出一個結論“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唱張派的只會用嗓子吼,和當年的張君秋相差太遠。”

談談這些愛看京劇的人

往往演員也無法說什麼,因為知道,自己沒法和祖師爺相比。但是時代不一樣,當年是出角的時代,如今就是最好的正當年的角,也無法和當時的角想提並論。不是說他們不努力,而是這個時代確實是個出不來大師的年代。還記得一位省京劇院團的演員發了一個消息,說自己一個月只收入了八百多元,還是一位演武戲的男孩子。說實話,這些錢,真是連養家餬口都不夠,連最基本的需求都滿足不了,吃喝拉撒都無法滿足,那有讓他哪裡有心情去作藝呢?

當年往臺上投金條的時光已經過去了,如今是個藝術匱乏的年代。

第二種,文人式的捧角。倒也不是說文人水平不夠,只是他們在戲曲這方面的涉獵太少,但是由於剛好有一個文人的身份,到劇院看了一齣戲,不管是自己主動去的,還是別人邀請去的,還是看在別的的面子上必須去的。大多是第一次去看戲,但是又看不懂,知道是國粹,便想要來個附庸風雅。長篇大論的寫了一些文章,各種華麗修辭,各種典故運用。甚至把那位角誇的比梅蘭芳都強了。這些文章往往會用一個非常吸引人的題目。但是等你細細看下去,發現什麼內涵都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東西都沒有,有的只是文人自己的各種意淫。寫看戲的感受寫得像散文,各種抒發內涵。但其實,這位文人很可能是在劇院連戲都看不下去,直接玩手機後倒頭大睡的領軍人物。細細追究其文章,到還不如看山野老農的見解。

談談這些愛看京劇的人

第三種,腦殘粉式的。這些人大多是小白,剛剛被某位角的顏值所吸引便來到劇院看戲。這些人大都不知道如何捧角,如何叫好,甚至看個戲還帶個燈牌,在臺下各種應援,真是把劇院當演唱會了。也不管別人煩不煩,只知道在臺下給自己喜歡的角吶喊就好了。然後在網上玩各種刷熱度。為了捧自己喜歡的,去打壓別人的。稍微學了幾句新詞就開始運用,也不管自己說的對不對。還記得有一次看戲,臺下的觀眾指著臺上的胡文閣問'他和於魁智誰唱的好'

這位大姐大概以為只要是個男人就是唱老生的。

談談這些愛看京劇的人

還有一種也是沒看幾處戲,他們比小白要強一些,因為專業的名詞大概懂,行當不會弄錯,就開始在網上誇誇其談,說自己有多厲害,自己是票友。但是在別人討論戲時他卻什麼也說不出來,你要是問他,他大概就會說一句:比某某某的差遠了,比梅蘭芳的差遠了之類的話。然後迅速離開。因為你要是在追著他問,他就該露餡了。這些人看戲也是為了一種虛榮。喜歡在別人面前擺譜。

第四種,淳厚看戲之人。這些人大多是愛戲的,但是不愛這些票友圈的名利場,也不想在評論界留下什麼豪言壯語。他們大多看戲就是為了享受,即使演員有哪裡有小問題他們也會選擇包容。不和別人爭執,自己懂就好。只選擇記住好的東西,忘卻壞的東西。一直都是乾乾淨淨的。沒有那些憤慨。閒暇是獨自品品愛的玩意就好。

說了這些,不知道愛看戲的你屬於哪一種愛戲之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