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法蘭西殖民帝國是如何走向衰退的?

歡迎關注“環球情報員”,更多環球人文、歷史、地理知識待你發現

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法蘭西殖民帝國是如何走向衰退的?

2010年“阿拉伯之春”爆發後,受戰亂的影響,大量來自非洲以及西亞的難民湧向歐洲,這一現象被稱為“歐洲難民危機”。

在歐洲諸國中為這些難民傷透腦筋的,法國肯定算一個。

至於原因,除了法國擁有發達的經濟,優越的福利,多元的文化之外,昔日法蘭西殖民帝國的統治應該也是難民去法國的一個考慮因素。

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法蘭西殖民帝國是如何走向衰退的?

▲法國殖民者沾染過的全部領土

與英國一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曾經領土世界第二的法蘭西殖民帝國,隨著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的發展,它的統治逐漸土崩瓦解。

那麼,殖民事業在法國是如何興起,又是以什麼樣的結局告一段落的呢?


一、法國的野心

地理大發現之後,西班牙和葡萄牙開始了新世界的征服。但其他西歐國家也沒有閒著,如“海上馬車伕”荷蘭,或者“日不落”的大英帝國。

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法蘭西殖民帝國是如何走向衰退的?

▲改變世界格局的航海家

在這次浪潮下,法國也參與其中。一來,是16世紀法國宗教戰爭耗損了國力需要彌補,二來,是受周圍國家海外貿易的刺激。

1604年,處於波旁王朝統治下的法國,在北美建立起了殖民地阿卡迪亞(北美東北部),標誌著法蘭西第一殖民帝國的開始。

殖民者以魁北克城為中心,開始向北美大陸滲透。不僅如此,法國人還效仿荷蘭,在亞洲建立法屬東印度公司,管理當地的貿易。

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法蘭西殖民帝國是如何走向衰退的?

▲法蘭西第一殖民帝國在北美

此時的法國正處於太陽王路易十四統治時期,不僅進行著海外殖民,他還覬覦著歐洲大陸的霸主(的確他也做到了)。

既要向外,又要稱霸歐陸,也是後來幾百年法國不變的對外策略。可是一場戰爭的爆發,打亂了法國的如意算盤。

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法蘭西殖民帝國是如何走向衰退的?

▲與康熙皇帝同時代的歐洲偉大君主

這就是著名的西班牙王室繼承戰爭,當時統治西班牙的哈布斯堡家族,被譽為“歐洲最強家族”,在歐洲擁有極強的話語權。

1701年,這個家族突然絕嗣,法國與奧地利為了自己的血統入主西班牙,戰爭機器開始運作。不僅是法奧兩國,歐洲其他國家根據各自的利益加入了適合的陣營。

終於,1713年4月11日,法國在元氣大傷的情況下打贏了戰爭,簽訂了《烏得勒支條約》。西班牙的王位也由法國波旁王朝的腓力五世繼承。

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法蘭西殖民帝國是如何走向衰退的?

▲法國在這場戰爭中國力大損

但是同時條約也規定,法國不僅永不能與西班牙合併,紐芬蘭等北美屬地也都被英國攫取。

所以說這場戰爭,法國是典型的“偷雞不成蝕把米”,實際上沒有半點好處,之前在北美的心血也都被英國人奪去。

這也就是英國人的聰明之處,處在英倫三島的他們,深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道理。在歐洲諸國的爭霸戰中,英國往往總是“退居二線”,卻也能得到屬於自己的利益。

這時的法國似乎像一匹脫韁的野馬,不僅沒有及時收手,反而繼續在歐洲戰爭的泥潭裡揮霍自己的本錢。

1754年爆發的七年戰爭,是歐洲各國的又一次大混戰。法國在這次戰爭中既是為了報復英國人,同樣不能坐視日益強大的鄰居普魯士。

但遺憾的是,法國戰敗,不僅丟失了印度 (法國控制的地區),加拿大,密西西比河東岸的地區,更重要的是連年的戰爭使法國本土國力大損,

經濟低迷,為日後法國波旁王朝的覆滅,敲響了警鐘。

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法蘭西殖民帝國是如何走向衰退的?

▲七年戰爭後北美形勢,法國的殖民地基本已經沒有了

1775年爆發的美國反對英國的獨立戰爭,讓不甘心失敗的法國再次看到了希望,為了奪回失去的土地,同時為了報復英國,法軍決定幫助美軍作戰

雖然戰後得到了一些土地,但是比起鉅額的軍費,有點得不償失。

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法蘭西殖民帝國是如何走向衰退的?

▲獨立戰爭中法軍給予美軍大量的物資

經濟的低迷,高額的軍費開支,使得法國的經濟接近癱瘓,國王路易十六隻能向人民徵稅,民怨四起。

受到啟蒙思想的法國人民決定站起來,

推翻當時波旁王朝國王路易十六的統治,1792年,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建立,可是各個黨派的爭權奪勢導致法國的局面依然不樂觀。

這時候拿破崙橫空出世,在1804年創立法蘭西第一帝國,屢次打敗反法同盟,並且接收了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地。但是從歷史的走向看,這不過是殖民帝國的迴光返照。

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法蘭西殖民帝國是如何走向衰退的?

▲法蘭西第一帝國的頂峰,也是第一殖民帝國的頂峰

在遠征沙俄失敗後,歐洲各國立馬開始瘋狂反撲,最終拿破崙兵敗滑鐵盧,在太平洋孤島上度過餘生。

在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上,諸國為了防止法國再次崛起,規定法國的國界恢復到1792年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時候的樣子,它的海外殖民地,也幾乎喪失殆盡。


二、法國的選擇

法蘭西第一帝國崩潰後,昔日的波旁王朝捲土重來,這時候國內外混亂的環境不允許法國進行殖民事業,只能選擇伺機而動。

1830年,法國的國內形勢再次出現了變化,波旁王朝被推翻,得到大資本家支持的路易.菲利普上位,建立七月王朝。

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法蘭西殖民帝國是如何走向衰退的?

▲描繪法國七月革命的油畫《自由帶領法國》

同年7月,這個新生的政權將目光投向了西南側的北非國家阿爾及利亞。

畢竟自己的老對手英國在海外混的風生水起,自己當然不願意落後,而且當時的非洲,相比於亞洲和美洲,並不是歐洲殖民者的“主流戰場”。

對阿爾及利亞的入侵,也標誌了法蘭西第二殖民帝國的誕生。1848年憲法規定阿爾及利亞成為法國的一個地區,從此,法國開始了長達百年的對其的統治。

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法蘭西殖民帝國是如何走向衰退的?

▲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的擴張

1852年,拿破崙的侄子拿破崙三世奪取了政權,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帝國(與1804年的第一帝國作區別)。

為了實現大伯的夙願,拿破崙三世積極參加歐洲事務,比如在克里米亞戰爭後的巴黎和會上,法國人推行的民族主義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一時間聲名顯赫。

世界的舞臺上,法國繼續進行著殖民擴張,甚至開始與之前的老對手英國合作。1856年與英國再次轟開了中國的大門 (鴉片戰爭)。1858年入侵東南亞,並在30年後建立了法屬印度支那聯邦。

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法蘭西殖民帝國是如何走向衰退的?

▲時人用漫畫的形勢展示法國在東南亞的擴張

看樣子拿破崙三世正在朝著他大伯的道路越走越近,可是普魯士的崛起,將他的夢打碎。

當時的普魯士,在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帶領,著手德意志的合併運動。與英國位於孤島專心海外事業不同,法國處在歐陸中心地帶,對稱霸歐洲有著強烈的執著。

所以拿破崙三世自然不允許一個統一的德國出現在他眼前,於是在1870年,法國對普魯士宣戰,史稱普法戰爭。

最後的結果,則是一個帝國(法蘭西第二帝國)的覆滅,和另一個帝國(德意志帝國)的崛起。

德國不僅將法國的阿爾薩斯,洛林割走,同樣法國的殖民地,在這次戰爭中也損失不少。

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法蘭西殖民帝國是如何走向衰退的?

▲普法戰爭徹底打破了法國的歐洲霸主夢

誰都沒有想到的是,這次的失利,使得法國把目光投向了神秘莫測的黑非洲,並在那裡,法蘭西殖民帝國迎來了它最後的黃金時期。


三、法國和非洲

在普法戰爭過後,由資產階級建立的第三共和國,再次重新拾起殖民戰爭的鞭子,1881年進入突尼斯,並以此為開始,法國的殖民者從西向東、從大西洋沿岸向非洲內地推進。

隨著1884年柏林會議的召開,歐洲列強們正式開始了瓜分非洲的狂潮。而法國,正是列強裡最狂熱的一員。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法國在非洲大陸的殖民地基本上囊括了三分之一的非洲面積。法國先後設立了法屬西非(1895)與法屬赤道非洲(1910)進行治理。

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法蘭西殖民帝國是如何走向衰退的?

▲被瓜分的非洲大陸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法國以戰勝國的身份得到了喀麥隆和多哥,並在亞洲接管了奧斯曼帝國的黎巴嫩和敘利亞。

這時候的法國,建立起僅次於日不落帝國的殖民王朝。據當時的統計大約佔8.6%,殖民地面積達1235萬平方公里。若將法國本土也計算在內,則達到1290萬平方公里。

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法蘭西殖民帝國是如何走向衰退的?

▲法國殖民事業達到頂峰

可是好景不長,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如果說二十年前的《凡爾賽條約》(法國嚴重削弱德國)點起了德國人復仇的火苗,那麼希特勒的上臺,標誌著火焰徹底燃燒。

1940年德國繞開了法國人引以為傲的馬奇諾防線,這時候的法國,沒有了二十年前死磕凡爾登的那種血性,

在匆忙混亂中向德國投降,政府遷移到了維希。

禍不單行的是,法蘭西殖民帝國逐漸分解,當中大部分都為他國所佔領,比如英美聯合佔有摩洛哥及阿爾及利亞。

在法蘭西諸事不利,似乎要徹底沒落的時候,戴高樂將軍承擔起歷史的責任,他在英國發表了6.18談話以號召法國軍民繼續抵抗,建立起流亡政府,所謂的“自由法國”。

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法蘭西殖民帝國是如何走向衰退的?

▲法國人心中的英雄,戴高樂

自此,戴高樂就帶領自由法國的軍隊協同英美在北非地區與德意軍隊周旋。在1943年阿拉曼戰役盟軍勝利後,一直以來支持維希法國的北非地區向戴高樂靠攏。

在原來的基礎上,自由法國吸收了更多的殖民地士兵加入到軍隊,使得自由法國的有生力量不斷壯大,這些殖民地士兵的加入為後來反攻法國本土奠定了重要基礎

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法蘭西殖民帝國是如何走向衰退的?

▲除了印度支那地區(深/淺黃色),自由法國(紅色)逐漸奪去了維希法國在非洲的殖民地(熒光藍、海藍及淺綠),淡粉色地區為屬於英國管理的法國殖民地

1944年6月6日,歷史上著名的諾曼底登陸上演。同時也標誌著自由法國開始反攻本土。終於兩個月後,戴高樂進入凱旋門,法蘭西再次得到了上天的眷顧。


四、帝國的尾聲

在得到聯合國五強的席位後,法國人以為屬於自己的殖民時代還在繼續。可是沒想到,經過了二戰的“洗禮”,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彷彿雨後春筍,法蘭西殖民帝國如同多骨諾米牌似的,轟然倒塌。

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50年代的越南戰爭以及60年代阿爾及利亞的獨立。這兩個地區的獨立,彷彿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很快,法國在東南亞和非洲的統治土崩瓦解。

儘管這期間為了防止殖民地人民反抗,還出臺過什麼“法蘭西共同體”。但是在洶湧澎湃的民族獨立運動前,是那麼的蒼白無力,沒有任何緩和的餘地。

世界第二大殖民帝國:法蘭西殖民帝國是如何走向衰退的?

▲阿爾及利亞獨立

英國至少還能在女王生日的時候組織英聯邦國家一起賀個壽、辦個運動會什麼的,法國與前殖民地卻只剩下了赤裸裸的利益關係。

其實從客觀的角度上,法國也促進了這些地方的發展,現在的離心離德,的確令人唏噓。

雖說如今法國在非洲很有一定的話語權,海上領土在全球也名列前茅,但隨著世事變遷,現在法國以及海外殖民地總面積只有12萬平方公里,僅剩1939年所擁有殖民地的1%。

昔日的輝煌已經落在了歷史的長河裡,漸行漸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