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化療到底有多大作用?

目前化療藥物的有效率總體比較差,一般是30%左右,而且要初始化療才會有這個效果。如果是反覆換方案的化療,有效率很難超過10%。而化療的毒副作用,卻是有增無減的,患者因化療付出的代價,甚至會超過化療帶來的好處。

因此,化療之前,應慎重抉擇,合理評估獲益和風險。

以下是幾點意見:

1、化療方案的選擇,劑量的考慮,既要尊重循證醫學的指導,更要考慮患者的個體情況。只要病情不復雜,比如說剛手術後、或者剛發現腫瘤、或者術後腫瘤剛復發,這個時候的化療方案比較明確,全國各醫院的用藥都很一致,按照癌症指南做就是了。

但這恰恰也存在風險,因為患者體質不同、症狀不同、腫瘤大小不同、部位不同、生長速度不同、患者對治療的迫切性不同,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化療方案。所以,我們建議,化療既要遵從一般性的指導,也要對每個患者個體化用藥,爭取使更多人獲益,使更少人受害。

癌症化療到底有多大作用?

2、對手術後的患者,不要過於積極化療,對於孤立轉移的小腫瘤,慎重化療。一般而言,越是病情早期,術後化療的好處越小,越是病情中晚期,化療的獲益相對大些。舉個例子,早期非小細胞肺癌,術後的生存時間是10年,如果化療後,生存時間10年加1個月。中晚期肺癌,術後生存時間3年,化療後生存時間3年加4個月。

顯而易見,對於早期患者,化療的獲益很小。此外,術後腫瘤被切除,看不見摸不著了,如果化療則會很難評價近期療效。鑑於多數化療的效果差,我們不建議癌症術後做過強過多的化療,不能單純為了完成化療而化療。此外,如果術後出現孤立轉移灶,或者在肝臟、在肺、或者在腎上腺等,只要沒有明顯症狀,只要腫瘤很小在1~50px內,化療不宜過於積極。因為這麼小的腫瘤,短期內幾乎不會對患者造成不利。

如果急於化療,即使腫瘤會縮小一半至0.5~25px,但這點微利對患者毫無價值。相反,化療的毒副作用會讓患者提前降低生存質量,腫瘤短時間縮小後還可能反彈生長得更快,最終得不償失。

如果不化療怎麼做才合理呢?最好是能再手術切除,或者放療,或者邊觀察邊採用副作用小的方法治療,比如生物治療或中醫中藥,定期複查。如果腫瘤緩慢發展,繼續不建議化療,如果生長快,再考慮化療也不遲。

癌症化療到底有多大作用?

3、對於進展期或晚期癌症的化療,要見好就收。如果腫瘤未切除,可以用CT或MRI複查以評價療效。這種情況下化療是不是就該多做呢?也不是!因為我們在臨床上看到的情況經常是:患者經過兩次化療後,複查CT提示腫瘤縮小,於是醫患雙方都很高興,但繼續予以兩次化療後,複查CT提示情況不樂觀,腫瘤不再縮小,甚至還增大。於是醫生更換化療方案,患者再咬緊牙關,又經過兩次化療,複查CT提示腫瘤繼續增大,甚至還出現其它臟器的轉移。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化療藥本身就無法完全殺滅癌細胞,無論藥力有多強。因為癌細胞還會耐藥,一旦對某一種化療藥耐藥,就會對很多化療藥都耐藥,醫學上叫做多藥耐藥。還有更重要一點,隨著化療的開展,患者體質很快下降,免疫力降低又反過來促進癌細胞擴散。

此外,多次化療會導致白細胞血小板降低,而反覆使用升白細胞針,這種拔苗助長的方式可能會潛在地促進癌症的復發。所以,我們建議,如果化療有效,要儘可能見好就收,不要試圖等到完全消除腫瘤後,不要等到體質敗壞了,那時候停止化療就遲了。

要明確一點,絕大多數癌症,化療根本不能控制,即使可能緩解短短數月,其後也將繼續發展,甚至廣泛擴散。而化療是短期療法,不可能持續運用。

4、我們不是一味的不建議化療,而是在一定的情況下才會主張積極化療。有幾種癌症本身對化療很敏感,這是化療好機會,如小細胞肺癌、淋巴瘤等,我們就會盡可能化療。患者症狀很重的情況下,為了儘快緩解病情解除痛楚,我們會盡可能化療。如果腫瘤生長快,我們也會盡可能化療,因為生長快的腫瘤往往對化療敏感,生長慢的腫瘤對化療往往耐藥。

要指出的是,化療有個前提,患者身體要好,這樣才不會因小失大,才能做到獲益大於風險。還有,我們在化療中儘量不使用升白細胞針,除非是用於挽救危亡。

5、要做到化療時獲益大於風險,中醫中藥配合治療必不可少。為什麼?中醫藥對化療增效減毒!當化療不便繼續開展的時候,中醫中藥就擔當主力抗癌救病,修復患者體質,實現帶瘤生存。實際上,我們也是一直這樣做的,而且效果較好。如果沒有中醫中藥配合,那就是純粹的西醫化療,就難以揚長避短,優勢互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