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杀了火器天才戴梓,使清朝的火器落后,要不然不会有列强侵国

康熙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是清朝最厉害的明君,但是康熙在位时期也做过糊涂事,他曾经没有重用一人,结果直接导致了清朝的衰败。只是后世只记住了康熙对百姓所做的其他建树,忽视了康熙的这个错误决定。虽然康熙对清朝所做的贡献很大,不能被后世所忽视,但是当时康熙却杀死了戴梓,也直接加剧了清朝的灭亡。

康熙杀了火器天才戴梓,使清朝的火器落后,要不然不会有列强侵国

清朝早期的确强大,当时虽然也看到很多西洋人都会使用先进的武器,比如手枪。但是清王朝却很自大,依旧觉得还是使用多年的武器更好。当时朝堂上出现了一个叫戴梓的人,他制造武器的才能很突出,很多将领在打仗的时候都喜欢叫上戴梓同行。戴梓虽然没有受过系统的武器制造培训,不过,不管什么武器,只要戴梓看了一遍,就能画出图纸,并且制造出来。就是这样一位不可复制的人才,最后却因为别人的谗言,被康熙认为是奸臣,直接给杀了。

康熙杀了火器天才戴梓,使清朝的火器落后,要不然不会有列强侵国

虽然很多文官都不知道戴梓是何人,但是对于经常带兵打仗的将领来说,戴梓就是他们的救星。清朝的武器相对落后,经过戴梓的改良,这些武器使用起来时分便利,而且攻击力也变得十分强悍,当时在平定藩王之乱的时候,使用的大炮就是经过戴梓改良的。在这场战役中,能够赢得吴三桂,除了有众多优秀的将领外,戴梓改良过后的大炮也发挥了巨大的作战威力。和清军最初使用的大炮相比,这款大炮对敌军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损伤,也直接让清军获得胜利。

戴梓在武器研发和改良方面有着突出才能,当时戴梓也在康熙面前展示过一次才华。一次,西洋人送给康熙一把先进的鸟枪,送鸟枪的使者当着康熙的面,一直在夸赞这支鸟枪的威力,大臣们也跟着夸赞。康熙听了之后十分恼怒,觉得这是使者对自己的侮辱和挑衅,在一位武官的建议下,康熙让戴梓立刻去研发一把威力更强的鸟枪。戴梓接到康熙让自己完成的任务后,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打造出一支比使者送的鸟枪还要厉害的枪支。康熙觉得戴梓让自己在西洋人面前赢回了面子,不仅说了很多好话夸赞戴梓,还给了他一些赏赐。

康熙杀了火器天才戴梓,使清朝的火器落后,要不然不会有列强侵国

虽然清朝的武器比西方的武器要差很多,但是康熙却丝毫没有意识到,也没有重用戴梓。后来清朝想要通过洋务运动来促进科技,但是却依旧自负,觉得清王朝的武器已经很先进了,因为朝廷的自大,也直接导致清朝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期。当西方国家爆发工业革命的时候,朝廷还在守着多年的陈旧武器,不愿意研发新款。

康熙杀了火器天才戴梓,使清朝的火器落后,要不然不会有列强侵国

看到西方使者送来的武器,换来的不是康熙的反思,而是恼怒。康熙也知道自己的武器比不过西方的,但是却不愿意承认。当时,西方的武器在不断的发展,然而清王朝的武器始终处于落后状态。朝廷不愿意接受现状,也不愿意改变,更不愿意让戴梓参与新武器的研发,就这样,荒废了一个人才,也错过了武器研发的最佳时机。

当时西洋人看到戴梓发明的枪支,试了下火力,发现比他们研发的还要好,十分担忧。他们觉得如果康熙重用了此人,日后定然会成为他们的威胁,于是开始不断的向康熙谗言。康熙在大事上都能正确决策,没想到此次居然听信了西洋人的谗言,觉得戴梓有谋逆的举动,将戴梓以叛乱的罪名惩处,因为此事,戴梓直接被康熙流放。戴梓虽然空有一身制造武器的本领,但是不仅得不到康熙的重用,反而因为西洋人的几句说辞,就让康熙误会自己,还觉得自己是叛国之人。戴梓后来很是悲痛,觉得没有遇到明主,在被流放的途中就死掉了。

康熙杀了火器天才戴梓,使清朝的火器落后,要不然不会有列强侵国

当年康熙虽然知道武器的重要性,但是却从来不愿意重视武器,最后清朝开始走下坡路,并被西洋人欺负,这也怪不得别人。如果清朝政府能够重视武器,并且重用戴梓,那么清朝的最终结局也会改写,只是时光不会重来。因为康熙当年的一个错误决定,直接让清朝走向了灭亡。很多后人都会对戴梓的死感到惋惜,如果康熙当年能够听听大臣的劝谏,不要过分轻信西洋人,能够给戴梓留下一条活路,让他到军中发展,清朝的寿命或许也会再长一些吧?

各位看官对于康熙的做法有什么观点?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