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殺了火器天才戴梓,使清朝的火器落後,要不然不會有列強侵國

康熙在很多人的心中都是清朝最厲害的明君,但是康熙在位時期也做過糊塗事,他曾經沒有重用一人,結果直接導致了清朝的衰敗。只是後世只記住了康熙對百姓所做的其他建樹,忽視了康熙的這個錯誤決定。雖然康熙對清朝所做的貢獻很大,不能被後世所忽視,但是當時康熙卻殺死了戴梓,也直接加劇了清朝的滅亡。

康熙殺了火器天才戴梓,使清朝的火器落後,要不然不會有列強侵國

清朝早期的確強大,當時雖然也看到很多西洋人都會使用先進的武器,比如手槍。但是清王朝卻很自大,依舊覺得還是使用多年的武器更好。當時朝堂上出現了一個叫戴梓的人,他製造武器的才能很突出,很多將領在打仗的時候都喜歡叫上戴梓同行。戴梓雖然沒有受過系統的武器製造培訓,不過,不管什麼武器,只要戴梓看了一遍,就能畫出圖紙,並且製造出來。就是這樣一位不可複製的人才,最後卻因為別人的讒言,被康熙認為是奸臣,直接給殺了。

康熙殺了火器天才戴梓,使清朝的火器落後,要不然不會有列強侵國

雖然很多文官都不知道戴梓是何人,但是對於經常帶兵打仗的將領來說,戴梓就是他們的救星。清朝的武器相對落後,經過戴梓的改良,這些武器使用起來時分便利,而且攻擊力也變得十分強悍,當時在平定藩王之亂的時候,使用的大炮就是經過戴梓改良的。在這場戰役中,能夠贏得吳三桂,除了有眾多優秀的將領外,戴梓改良過後的大炮也發揮了巨大的作戰威力。和清軍最初使用的大炮相比,這款大炮對敵軍造成了不可忽視的損傷,也直接讓清軍獲得勝利。

戴梓在武器研發和改良方面有著突出才能,當時戴梓也在康熙面前展示過一次才華。一次,西洋人送給康熙一把先進的鳥槍,送鳥槍的使者當著康熙的面,一直在誇讚這支鳥槍的威力,大臣們也跟著誇讚。康熙聽了之後十分惱怒,覺得這是使者對自己的侮辱和挑釁,在一位武官的建議下,康熙讓戴梓立刻去研發一把威力更強的鳥槍。戴梓接到康熙讓自己完成的任務後,僅用了一天的時間,就打造出一支比使者送的鳥槍還要厲害的槍支。康熙覺得戴梓讓自己在西洋人面前贏回了面子,不僅說了很多好話誇讚戴梓,還給了他一些賞賜。

康熙殺了火器天才戴梓,使清朝的火器落後,要不然不會有列強侵國

雖然清朝的武器比西方的武器要差很多,但是康熙卻絲毫沒有意識到,也沒有重用戴梓。後來清朝想要通過洋務運動來促進科技,但是卻依舊自負,覺得清王朝的武器已經很先進了,因為朝廷的自大,也直接導致清朝錯過了最好的發展時期。當西方國家爆發工業革命的時候,朝廷還在守著多年的陳舊武器,不願意研發新款。

康熙殺了火器天才戴梓,使清朝的火器落後,要不然不會有列強侵國

看到西方使者送來的武器,換來的不是康熙的反思,而是惱怒。康熙也知道自己的武器比不過西方的,但是卻不願意承認。當時,西方的武器在不斷的發展,然而清王朝的武器始終處於落後狀態。朝廷不願意接受現狀,也不願意改變,更不願意讓戴梓參與新武器的研發,就這樣,荒廢了一個人才,也錯過了武器研發的最佳時機。

當時西洋人看到戴梓發明的槍支,試了下火力,發現比他們研發的還要好,十分擔憂。他們覺得如果康熙重用了此人,日後定然會成為他們的威脅,於是開始不斷的向康熙讒言。康熙在大事上都能正確決策,沒想到此次居然聽信了西洋人的讒言,覺得戴梓有謀逆的舉動,將戴梓以叛亂的罪名懲處,因為此事,戴梓直接被康熙流放。戴梓雖然空有一身製造武器的本領,但是不僅得不到康熙的重用,反而因為西洋人的幾句說辭,就讓康熙誤會自己,還覺得自己是叛國之人。戴梓後來很是悲痛,覺得沒有遇到明主,在被流放的途中就死掉了。

康熙殺了火器天才戴梓,使清朝的火器落後,要不然不會有列強侵國

當年康熙雖然知道武器的重要性,但是卻從來不願意重視武器,最後清朝開始走下坡路,並被西洋人欺負,這也怪不得別人。如果清朝政府能夠重視武器,並且重用戴梓,那麼清朝的最終結局也會改寫,只是時光不會重來。因為康熙當年的一個錯誤決定,直接讓清朝走向了滅亡。很多後人都會對戴梓的死感到惋惜,如果康熙當年能夠聽聽大臣的勸諫,不要過分輕信西洋人,能夠給戴梓留下一條活路,讓他到軍中發展,清朝的壽命或許也會再長一些吧?

各位看官對於康熙的做法有什麼觀點?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