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風》真是採集於各地老百姓嗎?漢朝學者們難以自圓其說

本文屬於~我來自周朝~系列《國風》真是採集於各地老百姓嗎?要扭轉兩千年謬誤有些難,您自己分辨好嗎?

現在一般都講《國風》是周朝民間歌謠,作者是各地老百姓,姓名無法考證。相傳周代設有采詩之官,每年春天深入民間收集民間歌謠,把作品整理後交給太師(負責音樂之官)譜曲,演唱給周天子聽,作為施政的參考,就是十五國風的來歷。

以上這些說法貌似很有道理,但是大多是後世的推測,並不是確切的史實。

《國風》真是採集於各地老百姓嗎?漢朝學者們難以自圓其說

稍有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周朝根本沒有普通民間學校,如私塾之類的都沒有,只有王庭設立貴族學校,教士大夫子弟讀書認字,普通老百姓幾乎連字都不認識,先師孔子是歷史上第一個教給百姓們認字讀書的偉大先賢。讓不認字的民間百姓說出“關關雎鳩”之類的上古車文和參文,幾乎是天方夜譚。紙的發明比較晚,所以傳播文化的速度被限制了。

不要說在古代,就是在現代沒有老師和古文傳承也不可能懂上古文字,舉個例子來說,例如“雎鳩”這個字是什麼意思呢?您查過百科之後會說“王雎,是一種鳥”,但是我告訴您“它真正意思是上古車文—告廟,就是後世俗稱的拜天地。”也許您不相信也不不要緊,以後會明白。我為什麼懂古代文字,因為我的老師是先師孔子,這句話並不是信口胡說,正式拜師的贊、賓、介者是最後一代大宗伯牖中先生。

《國風》真是採集於各地老百姓嗎?漢朝學者們難以自圓其說

贊者、介者必須與老師身份相當才能擔任,賓者的身份更加尊貴。先師孔子是大司寇。大宗伯是上卿,兩者身份地位相當,只有大宗伯才有資格擔任賓者,周朝以後宰氏、三司等都失傳,只剩下宗伯學一脈歷任大宗伯有這個資格,所以歷代宗伯學弟子都要拜入孔門,成為真正的古儒弟子。

按照邏輯來講,古代辦公用品如筆、墨等特別珍貴,朝廷首先要記錄當時高級貴族士大夫的詩,其次去記錄普通士人的詩,最後才有可能考慮民間百姓的作品。

那麼,《國風》的作者是誰?

《國風》真是採集於各地老百姓嗎?漢朝學者們難以自圓其說

宗伯學弟子宗伯正曜(陳政耀)曰:

《詩經·國風》詩作作者包括西周文王姬昌,武王姬發,太公望,周公旦,大宗伯尹佚(史佚),先師孔子,周莊王姬佗(tuó音陀),周幽王姬宮湦(shēng音生),周成王姬誦,周襄王姬鄭,媒氏,師氏,普通士大夫等等,全書最後由先師孔子編纂並撰寫多數篇章。

本文資料全部來源於《宗伯正曜古傳詩經風》一書,作者陳政耀,趙櫻。

本文作者宗伯正曜,本名陳政耀(ZHENGYAO CHEN),字翼雲(YIYUN),號大僕,51歲,宗伯學(古儒學)弟子,老師:魯姬丘子(孔子),諸葛孔明(臥農先生),宗伯牖中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