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信陵君讓魏王的寵妾偷竊兵符,難道他想奪取王位嗎?

戰國時期,國與國之間兼併戰爭不斷髮生。軍事力量強大的秦國不斷地向周邊國家發起進攻,吞併了不少土地,實力更為強大。

公元前262年,秦、趙兩國在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展開大戰。戰爭歷時三年,結果趙國慘敗。

不久,秦國再次出兵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王見大勢不妙,急忙向臨近的魏國求救,魏王派晉鄙將軍帶兵十萬前往救援。

魏國信陵君讓魏王的寵妾偷竊兵符,難道他想奪取王位嗎?

現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中的秦代錯金“杜”字銅虎符,製作極其精巧。

秦國得知這一消息,立即派遣使臣前去威脅魏王。魏王怕秦國會轉而攻打自己,只好讓晉鄙按兵不動。

趙王一聽魏國暫且觀望,連忙命弟弟平原君寫信給魏國公子信陵君求救。原來信陵君的姐姐是平原君的夫人,此舉是讓信陵君看在姐姐的份上發兵救救趙國。信陵君看了信急忙求見魏王,分析了趙國和魏國的依存關係。但魏王害怕秦國,仍不敢發兵。

信陵君見說服不了魏王,便想帶著自己的一千多名門客前去和秦軍拼命。養門客是戰國時期的一種社會風氣,為的是幫助自己鞏固政治地位。此時,一位叫侯嬴的門客上前阻止說:“您率領一千多人和秦國大軍拼命,等於是白白送死。”這侯嬴原來是看大門的,已經七十多歲了,但信陵君對他非常尊重。

聽了侯嬴的話,信陵君反問:“那該如何是好?”侯嬴建議他去偷魏王的兵符,用兵符調動魏國軍隊,如此才能救得了趙國。

“兵符”是我國古代調兵遣將的信物。它由青銅鑄成,形狀像虎,所以又稱虎符。分成左右兩半,左半交給帶兵將帥,右半掌握在國君手裡。要調動軍隊時,國君將右半交給差遣的將領拿去和帶兵將帥手中的左半扣合,兵符上的文字互相對合完整表示命令可信,這才有權調動軍隊。

可如何拿到國君手裡的兵符呢?侯嬴建議信陵君去求如姬。如姬是魏王的寵妃,信陵君曾替她報了殺父之仇,她一直想找機會報答信陵君,這次正是報恩的時機。

果然,如姬順利地偷取了魏王的兵符,並交給信陵君。

信陵君到了軍中,驗合了兵符。但將軍晉鄙心中仍有疑慮,他決定問問魏王再出兵。隨信陵君一起來的門客大力士朱亥見此,舉起四十多斤重的大鐵錐砸向晉鄙,晉鄙當場斃命。

信陵君奪得兵權,挑選了八萬精兵直奔趙國邯鄲。平原君得到消息,率兵從城中殺出,兩軍內外夾擊,解了邯鄲之圍。

可見,信陵君竊符救趙之舉,並不是為了謀權奪位,而是為了幫助趙國解除秦國之患,同時確保魏國自身的安全。然而,魏王對信陵君的這一做法非常惱怒,信陵君也怕魏王報復,只好留在了趙國。

不久,秦國派大軍兵分兩路進攻魏國,魏國軍隊連吃敗仗。魏王不得不赦免了信陵君的罪過,並迎接他回國做了相國,為自己出謀劃策。

內容來源:《中華文化十萬個為什麼——華夏曆史》中華書局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