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创始人娶了爱新觉罗太太,这段嬉笑怒骂的婚姻让人回味

一个“幸存者”的背影

——见心斋拍摄琐记(下)

《大公报》创始人娶了爱新觉罗太太,这段嬉笑怒骂的婚姻让人回味

见心斋是英敛之先生在西山的故居,但民国初年它的产权应该还是属于清皇室的。

清帝退位时与民国曾签署有《清室优待条件》,其中包括对皇室私产的保护(后来这个“皇室私产”也变得和今天国民党的党产一样成了唐僧肉),连英法联军都晓得三山五园是清皇室的私产,民国政府最初也是承认这一点的。

《大公报》创始人娶了爱新觉罗太太,这段嬉笑怒骂的婚姻让人回味

那么,见心斋又怎么成为英敛之先生的故居呢?

一说这是与香山慈幼院有关的。1920年,为救济华北水灾孤儿,曾任北洋国务总理的熊希龄创办香山慈幼院,但苦无校址。英敛之先生作为正红旗人,也是清室善后委员会的成员,从中穿针引线,由逊清小朝廷提供静宜园旧址,慈幼院这才有了落脚之地。

英敛之先生被熊希龄委任为慈幼局的局长,具体处理慈幼院日常事务。他因此居于静宜园,同时这里也是慈幼院幼师所在地。所说昭庙旧址办医院有合法传承,也是因为当时慈幼院已经取得了清室授权使用这片地方。

不过英敛之先生到见心斋的时间要更早。

识者云,乃英敛之先生保护了见心斋。1914年,英敛之游览香山,来到静宜园。此时的静宜园名义上属于逊清小朝廷,实际由于大部分建筑早已被毁,又无实利可获,除了偶尔盗卖古木以外,基本已经呈自然荒废状态。

英先生看到静宜园的破败,感到很是伤感,于是利用其身份与宫内联系,自己出资对静宜园进行修整,并在此建厂兴学,以图振兴。

逊清方面本已无力管理,便也顺水推舟。英敛之在此处创办辅仁社、工厂等教育事业。

英若诚先生说:“我祖父受命管理此地,为落魄的满人发展现代行业,收容了很多旗人。”1916年,力主君主立宪的英敛之见时局变换,政治理想趋于破灭,遂卖掉《大公报》,迁居北京,便在此地居留下来,直到香山慈幼院时代。

《大公报》创始人娶了爱新觉罗太太,这段嬉笑怒骂的婚姻让人回味

见心斋下临清池,向上沿石阶稍行片刻,可见一带小轩,这便是英敛之先生当年居住的地方,左右的楼舍便是教室,当年学生们书声朗朗,想来也是香山一片独特的水流云在。

不过,站在小轩前青砖墁地的小广场上,我想,见心斋这个幸存者在此处恐怕也见过有趣的一幕。

据说英敛之先生的儿子英千里(后来的著名教育家、翻译家、民族主义者)幼时经常在这里玩耍。他当时十分顽劣(比如当时糊窗户纸,每当糊好,他就拿一根小木棍逐一捅破),对这种叛逆行为英敛之先生比较放任,他的夫人淑仲整日追着儿子管束,时时叫苦。

《大公报》创始人娶了爱新觉罗太太,这段嬉笑怒骂的婚姻让人回味

想来也是,见心斋山石嶙峋,池水间杂,这样的地形,没有哪个当妈的会放心。

然而,在此读书的学生们,长大以后若是回忆起师母满山追着大教育家打屁股的场面,又会是怎样古怪的心情呢?

为了“悦读季”拍见心斋,专门对英先生的家庭情况作了些了解,发现这一家人里面,淑仲夫人的遭遇让人忍俊不禁。

淑仲夫人是十四爷胤禵的后人,爱新觉罗姓,读书的时候,看中了先生带来的穷书童英华——也就是后来的英敛之先生,于是便自作主张嫁了。有人说淑仲夫人为旧式小脚妇人,那肯定是不确的,一来满族女子素无缠足之习,二来敢于自己择婿,淑仲夫人也算是一个巾帼女杰。

然而,此后的发展并不是花木兰或者穆桂英的节奏。虽然自己择婿,淑仲夫人却是个注重家庭,乐于安定的传统女子。

但偏偏英敛之先生是个交汇在中西方文化十字路口,又生在革命时代的人物,在当时传统的士人看来,真是要多能作有多作。他参加维新变法,很快遭到通缉,过了相当长颠沛流离的生活。

这时的淑仲夫人很伟大地如同很多中国女同胞前辈一样对丈夫不离不弃。

而英先生不断尝试各种新玩意儿,比如办报,办大学,骂大总统,能尝试的他几乎都尝试了。英先生信了基督教,而后,让淑仲夫人也信——英若诚先生回忆:“他开始研究天主教的教义,最后受了洗礼。至于我祖母的信仰——当时女人想什么不重要,他信什么,她就跟着信什么。”

好吧,这也就罢了,后来的碧城风波也就罢了,那时淑仲夫人是准备到北京找清静的——她是贵族家的女子,自不会像泼妇一样打上门去。而且后来英先生还真和她一起回了北京,一切似乎都挺好——虽然英千里先生的种种折腾与他爹的作有得一拼。

但事情并不那么简单,英敛之先生给太太出了一个个难题,强迫她接受各种新事物,目的,是让她走向解放……

今天有个传统的相夫教子的女子与你相守,是多么让人珍惜的事情,谁会想着法儿让太太求解放?你就不怕家庭革命吗?

《大公报》创始人娶了爱新觉罗太太,这段嬉笑怒骂的婚姻让人回味

看英先生夫妇的合影,英先生的踌躇满志,与淑仲太太的无奈恰成对照

英先生弄来一套晚礼服,一定要淑仲太太穿上。太太……只好穿了。其实淑仲太太身材小巧玲珑,并不是很适合这种给欧洲大洋马式女性的服装。

这也就认了。

英先生要淑仲太太骑马照相……

这回太太不干了。虽然说满族古代是马上民族吧,这都过来几百年了,淑仲太太也人到中年,你让她骑马不是很要命的事情?

最后还是夫纲更振,太太只得遵从,但提出了对安全的要求,最后便拍出了这样的照片:

《大公报》创始人娶了爱新觉罗太太,这段嬉笑怒骂的婚姻让人回味

英敛之和英千里先生一左一右,护卫着被迫求解放的淑仲夫人……

不知道淑仲夫人会不会心中大骂遇人不淑?

见心斋,想来也看过这样有趣的一幕。只是,便如这文章的文字比例一样,这世界上沉重的事情总是太多,让我们中国人开心的内容,总是太少了一点。

见心斋,你的心里,是不是也会这样想?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