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默默奉献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他们就是鲁迅说的中华民族的脊梁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到了三年后的1934年,许多人心中失败主义的阴影依然没有散去。当年8月,颇有影响力的《大公报》即在《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中散布“

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

针对这种害国害民的悲观论调,鲁迅先生以抱病之躯在9月25日(九一八事变三周年纪念日一周后)写下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那些默默奉献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他们就是鲁迅说的中华民族的脊梁

鲁迅

在这篇言辞犀利短小精悍的驳论文中,鲁迅先是对“他信力”和“自欺力”提出了批驳,之后更是一语指出中国人并未丧失自信力,指出什么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那些默默奉献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他们就是鲁迅说的中华民族的脊梁

是啊,这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就是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脊梁。在这次防疫攻坚战中,正是那些脊梁在鼓舞着我们。

钟南山院士以84岁的高龄临危受命挂帅出征,展现出了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和有国士的担当!李兰娟院士以73岁的高龄带着“浙江经验”二进武汉,经常深入重症监护室分析病情,脱去口罩脸上竟满是压痕!李文亮医生只是一名普通的医务人员,察觉到疫情来临他没有选择退却,而是选择了成为一名勇敢的“吹哨人”!除此之外,还有无数战斗在抗疫救援一线默默奉献的工作人员。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那些默默奉献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他们就是鲁迅说的中华民族的脊梁

李兰娟院士脸上的压痕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即使有那么多的“脊梁”顶在战斗前线,还有少数人在有意无意地搞破坏!无意地搞破坏的往往是那些“自信心”过强的人,他们怀着怎么也不会轮到自己的心理,拒绝种种防疫措施。这种怎么也不会轮到自己的错觉,其实和买彩票时感觉自己应该能中的错觉是一样。

有意搞破坏的则是那些想发国难财的人,那些在公共单位趁机中饱私囊的人,那些往“脊梁”身上泼脏水的人,那些恶意散布不实消息制造恐慌的人,那些故意往电梯里吐口水的人……从他们身上,散发出了一种比自然界病毒更为凶恶丑陋的病毒,它来源于人性的阴暗面。那些有意搞破坏的人,他们是吸附在“脊梁”上的蛀虫。

那些默默奉献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他们就是鲁迅说的中华民族的脊梁

对于那些“无意搞破坏者”,笔者想问一句,你们那过强的“自信心”来源于何处?难道不是来源于抗疫救援一线和日常防范措施吗?而你们的行为,却在摧毁自信的根基。对于那些“有意搞破坏者”,笔者想说一句,如果局势不能控制住,我们所有人都将被灾难吞噬,所有人。我们唯有坚定信念,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才能有更好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