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洛阳盗墓最严重,洋人竟也参与盗墓长达6年,将文物装船盗走

在民国时期,不只存在国内军阀混战、国共两党之争,还有长达 14 年之久的抗日战争,社会动荡,因物价高昂,加以地方横征暴敛,于是大多数人被迫走上了盗墓之路。在战争年代,

不论是军人还是老百姓,盗墓都会成为其一种选择。如曹操在军中成立“摸金校尉”,同样的,民国时期孙殿英盗掘清东陵,也是出于战争的需要。

一、洛阳盗墓最严重,发明有“洛阳铲”

关于被盗地区的范围,包括甚广,其中洛阳等地的盗墓最为严重。洛阳盗墓之风自民国初年起到解放结束后,一直没有停止,还发明有“洛阳铲”,于此可知这一地区的被盗情况之严重。天津《大公报》曾多次报道洛阳盗墓之严重:“洛阳为历代古都,旧负胜名,邙麓之阳,遍是牛眠,而往古帝王陵寝昔贤邱墓尤伙。民国迄今,荒冢废邱,挖掘殆尽,近来凡属邱墓,无论新旧贫富,概行发掘,甚有坯土未干,即遭劈棺横尸,惨酷情况,闻者发指。”

民国洛阳盗墓最严重,洋人竟也参与盗墓长达6年,将文物装船盗走

来洛阳境内,盗墓之风甚炽,帝王陵寝,先贤邱墓,先后被发掘露骨者达一千数百冢之多,甚至纠众持械,形同盗匪。“洛阳城乡坟墓,多被盗墓匪挖掘,尤以城北一带为最,所有坟墓,几无幸免,启棺盗殓,触目皆是……近又闻洛孟交界解坡村、明达村、半坡村一带开棺盗殓者竟有10余家之多,并有盗去死尸头颅希图巨款回赎者,残恶情况,殊为骇听闻云。”

二、洋人也参与盗墓

一些外国人来华以“考古”“考察”“传教”“探险”等为理由,颇具有欺骗性。1928-1934 年,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伙同美国人华尔纳,盗掘了包括洛阳金村等 8 座东周王陵在内的一批中国古代墓葬,其盗墓活动持续时间长达 6 年。此种事件,也曾散见于报纸中:“彭山县属洞桥物地方,于上月杪突来外籍教士二人,一为英籍名陶然士,一为美籍,名葛维仪,在该处掘墓一座,取出古物52件,装入木船逃走。”

感恩相遇,承蒙厚爱,我是小周周,喜欢请关注,咱们下一篇文章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