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和萧乾的65年约定


1933年 l1月 ,当时还在燕京大学读书的萧乾在 《大公报》上发表了短篇小说 《蚕 》,引起 了林徽 因的关注。她通过 《大公报 》副刊主编沈从文,邀请萧乾来家中做客。两人一见面,林徽 因说的第一句话是 : “你用感情写作的,这很难得。”


林徽因和萧乾的65年约定


她的真诚和热 陇,让萧乾消除了内心的恐慌 ,两人愉快地交流起来。更让萧乾惊讶的是 :林徽因竟然能把小说 《蚕》大段、大段地背下来 ,并且十分有学识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萧乾入神地听着 ,生怕漏掉 了一个字。

1936年 ,萧乾调到上海 ,同时编辑沪津两地的 《大公报》文艺副刊。多年后萧乾回忆那是一生从事文艺编辑工作最紧张、最兴奋 ,也是最热闹的 日子。为了活跃版面 ,他不断开辟各种 “专栏”。从理论到实践去推广书评。什么好作品一问世,萧乾都先在刊物上组织笔谈 ,然后再请作者写创作那部作品的经验 。萧乾搞的那些尝试 ,林徽因都热烈支持 ,并且积极参加。


林徽因和萧乾的65年约定


也是在那一年,萧乾借 《大公报 》创刊十周年纪念 的机会 ,想从文艺副刊已刊登的作品中,编一本 《大公报小说选 》。谁来编? 思来想去,只有林徽因最恰当。因为从副刊创办那天起 ,她就每一期都逐篇看 ,看得认真仔细。萧乾立即写信去邀请,她马上慨然答应了,并且很快就把选 目寄到上海。她一共选了30篇小说 ,有的当时已是全国闻名的作家 ,有的是文坛新人。林徽因还特意为这本选集《大公报小说选 》写了一篇 “题记”,强调作品最主要的是诚实 ,诚实远 比题材新鲜 、结构完整和文字的

流丽更为重要。

1947年 ,萧乾回国到了北平。事先林徽因写信说 :一定得留一个整天给他好谈话交流。于是 ,萧乾去清华园探望。当时林徽因病的比较厉害,本应遵医嘱需静养 、休息。然而这位“病人”却经常在家里接待宾客 ,一开讲就滔滔不绝。见面后,林徽因一一详细询问萧乾在剑桥学的什么,在西欧战场上的经历。而她也把别后七八年里她们一家人的经历 ,不厌其详地讲给萧乾听。当然谈论最多的还是文学创作。

1953年9月 ,全 国第 二次文代会在北京召开。一天在会场上,林徽因老远就 向萧乾招 手。萧乾坐到她身边 ,握握 她的手 ,叫了一声 : “小姐 。”林徽 因不胜感 慨地说 : “哎呀 ,还 小 姐 哪 ,都 老成 什 么样 子啦。”语 调怪 伤感的 。萧乾安慰她说 : “精 神 不 老 ,就永 远 也 不 会老。”随即,两人又谈论起文字和作品来。萧乾怎么也不会想到 ,这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1998年l2月 ,萧乾重病住在北京医院。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林徽因文集 》,萧乾应邀为文集写 “序”。他 口述 ,由别人整理 ,萧乾仔细过 目后,稍有改动 ,最后在文章的尾部工工整整地签上了 自己的名字。却不曾想,该序成为萧乾文坛的绝笔之作。从 1933年到1998年 ,萧乾与林徽因长达六十五年的文字约定 ,自此隐没在如烟岁月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