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东北大规模爆发鼠疫,中医束手无策,老百姓都成黄巾教信徒

清末时期东北地区爆发了鼠疫,但是为何当时东北地区的各路中医没有能够起到作用呢?这其实和当时中医忘记了一条最简单的方法有很大关系。


清末东北大规模爆发鼠疫,中医束手无策,老百姓都成黄巾教信徒


鼠疫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死亡人数之多超过一般传染病,其惨状如民政司张贞午亲临防疫会演说词所说:“人世之最惨者莫如瘟疫,而瘟疫中遗害最毒者莫如百斯笃(鼠疫)一种。别种瘟疫传染犹缓,而百斯笃传染最速;别种瘟疫医治得手可救十之五六,而百斯笃一发即死,无可医治;别种瘟疫因热而生,遇寒即灭,而百斯笃不然,虽遇零数度以下之严寒仍然猖撅。”


清末东北大规模爆发鼠疫,中医束手无策,老百姓都成黄巾教信徒


天花、霍乱也是烈性的传染病,但由于发生的频繁,致使民众多少有些认识和了解,在心理上有所防备。而对于这场鼠疫,民众知之甚少,而又有如此快的传播速度和烈度,加之当时有限的医疗水平。于是民众很容易产生极度的恐惧,这种恐惧远远超过一般的自然灾害。当时的《大公报》上有一段演说也很能说明当时民众的恐惧程度和状态,“诸位呀,请看看东三省的瘟疫,是何等的厉害呀,初一起时,不过在哈尔滨一埠,没过几天,吉林见了,奉天见了,百人受病,生不得一,比水灾、火灾、刀兵灾不更加十倍厉害吗?”


清末东北大规模爆发鼠疫,中医束手无策,老百姓都成黄巾教信徒


中国传统医学的不足其实是造成民众恐惧和中医没能发挥威力的重要原因。由于中医讲求寒热、表里、虚实等,一直认为“气”是外感疾病病原,认为传染的途径主要由口鼻而入。“由于缺乏对疾病的多元传染渠道的认识,中医治疗时疫往往以施药和针灸等方式进行个体诊治,基本没有有组织的空间隔离观念。”也就是说传统的医学往往“重治疗,轻预防”,缺乏对整体进行有组织的预防,没有隔离的政策。“在‘防疫’这种范围广泛的空间协调行为中,中医无法实施有效全面的隔离策略,而阻止瘟疫向四处蔓延。”


清末东北大规模爆发鼠疫,中医束手无策,老百姓都成黄巾教信徒


中医这种对鼠疫的无能为力,导致死亡人数每日十几人至几百人,有的全家毙命。“凡在哈尔滨一埠,送往时疫医院中待治者,人数已达一干六百。而中国旧医家,仅持古旧书中所传打针诸法治之,初则十人九死,后竟无一人生还。医院者,良可叹也,夫中国旧医救疫之法,失败如此,以致疫势日增,死亡山积。”于是,民众在防疫上表现为丧失理智性,转而迷信鬼神.“乡民们不知是病之原由,谓邪气所致,家家用桃木小弓配以五色线,并用小袋装黑豆挂之门首谓可除邪,其愚可怜己极,然不足怪也。”“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黄巾教,又名黄天道教,到处煽动愚民入教,入教者发给黄巾一幅,缠在头上,俨如汉代的黄巾军,声称入教者即可避免瘟疫。”在当时疫情严重而中医又无法挽救的情况下,民众转而求助于迷信方法避疫,看似愚昧,而且丝毫不起防疫的作用。但在对鼠疫病因没有科学的认识情况下,民众采用迷信的方法是可以理解的,至少在心理上求得一种安慰,减轻对鼠疫的恐惧。


清末东北大规模爆发鼠疫,中医束手无策,老百姓都成黄巾教信徒


在采取隔离制度、设置隔离所前,民众还采取逃避的方式来避开瘟疫。东北地区多以山东、河北等地的苦工,鼠疫一旦发生,人们纷纷返乡避疫,结果使灾情更加严重。


【1】《鼠疫侵入定州之警告》,《大公报》

【2】《北方防疫汇记》,《申报》1911年3月2 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