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长沙的“赶白虎”

赶白虎,解放前

湘西土家族为儿童“驱鬼招魂”的仪式。当小儿患重病时,就认为魂被白虎所扑,为招回儿童的“魂”,在门外场地上插一根竹竿,上挂一只公鸡,请梯玛(巫师)在室内念咒作法,竿上公鸡啼叫后,便认为白虎已被赶走。

还有另一种仪式:梯玛于堂屋中柱前端一碗净水,以指蘸水画符,念着咒诀:

“天白虎大退,地白虎大退,高梁白虎大退,细伢白虎大退,细女白虎大退。要退就退,若凡不退,弟子奉请五百蛮雷打退。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令!”

咒语念毕,梯玛口含净水,喷向患儿,然后将空碗反扣在碟瞪上,算是将患儿与白虎隔了开来。

而这种种仪式,民国时在长沙颇为流行。1916年的长沙《大公报》副刊上刊载的《长沙竹枝词·退白虎》中记载:

“吮血磨牙惟白虎,也贪花柳爱扬州。巫师解得眈眈意,造就花盘送远游。”

民国长沙的“赶白虎”

图片发表于1928年11月《湖南国民日报》副刊,讽刺老长沙城内的迷信活动。

连远在上海的《金刚画报》在1939年复刊第26期都报道了。报上写在长沙常常能听见“赶白虎”“赶白虎”。那位作者经过一番询问后得知——只要小孩生病,经过“赶白虎”后,病就能好。但是作者后来自己亲眼见到的却是——生病的小孩被“赶白虎”者赶死。因为“赶白虎”者的种种“法术”闹得患者不得安宁,反而还吓着了患者,以至于送命。作者最后写到:“真是白虎未曾赶出,又被白虎当了点心,可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