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太平天國能在清軍圍剿中絕處逢生的奧祕,你又真的知道嗎?

鴉片戰爭結束後,心灰意冷的道光皇帝,並沒有打起精神,整軍經武,反而任由軍隊腐爛下去。所以,當太平軍興起的時候,他們的對手,已經是一支比鴉片戰爭時更差的清軍。

是什麼讓他們起來了

太平天國起事,在當時要算一場比較大的農民造反事件,不能說清政府對此不重視。洪楊金田揭竿不久,清政府不僅派來了欽差大臣,撤換了廣西巡撫和提督,而且陸續從安徽、雲南、貴州湖南廣東和四川調集兵力,前來圍剿。當太平軍尚在紫荊山區之時,正規部隊已經達到1.4萬,加上當地的團練,應該有2萬左右,而太平軍實際作戰的兵力,超不過3000人,官方的力量,大大超過了太平軍的實際作戰兵力。

在太平軍攻下永安之後,雖然整體的人數翻了一番還多,但核心武裝力量,卻並沒有增加多少,跟著起鬨的顯然比能打仗的多太多了。而且,雖然清軍的武器,跟英軍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但跟太平軍相比卻有不小的優勢,至少,在火器上,清軍的槍炮都比太平軍的強。

但是,王朝末世,是一個人心浮動的時代。災害,饑荒,秩序的混亂,尤其是政府對此的應對,很長時間內不能使局面稍有好轉,政府的腐敗與無能使得人們對政府非常失望,人心就更加浮動。

大劫將臨,清朝氣數已盡的說法,不脛而走。加上長期的社會積怨,使得但凡有事涉及政府,則樂意鬧事起鬨的人多,幫忙的人少。無論什麼地方,只要出了亂子,人們不是規避或者幫助政府擺平,而是跟著起鬨,唯恐天下不亂。

清末:太平天國能在清軍圍剿中絕處逢生的奧秘,你又真的知道嗎?

樂意跟政府搗亂的人俯拾皆是,這是亂世的一大徵兆。在太平天國崛起之時,這樣的徵兆,已經非常明顯了。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在這種時候,平暴亂,恢復秩序是個非常不容易的事。況且,此時的國家機器軍隊,已經徹底腐朽了。

清軍不能打了

八旗綠營的腐朽,已非一日。鴉片戰爭之際,還有個別能戰的部隊,現在則一支也沒有了。早在乾嘉之際,鎮壓中南五省白蓮教起義的時候,就已經需要依賴地方團練了。到了鴉片戰爭的時候,稍微能打一點的綠營,又在跟英軍長達兩年的戰爭中損失殆盡。鴉片戰爭結束後,心灰意冷的道光皇帝,並沒有打起精神,整軍經武,反而任由軍隊腐爛下去。所以,當太平軍興起的時候,他們的對手,已經是一支比鴉片戰爭時更差的清軍了。無論其組織、訓練還是士氣,都處於最差的狀態。

參與鎮壓太平天國的,主要是綠營。清朝的綠營,平時分散駐防,有事則臨時召集,現選將帥指揮。兵將不相知,組織系統混亂。各地調集來的士兵,把總一級的小單位還算完整,但只要往上走,就亂七八糟。

營一級的軍官,每每掌控不了自己的下屬。加上各省來的士兵,口音不同,溝通困難,習俗又大大相異。湊到一起,難免自己人起衝突。在鴉片戰爭的時候,各省士兵的內訌,就一個接一個,湘勇和粵勇,連日攻殺,鬧得廣州沒有寧日。輪到內戰了,這樣的事情當然依舊少不了。

清末:太平天國能在清軍圍剿中絕處逢生的奧秘,你又真的知道嗎?

綠營平時軍餉有限,又要遭遇長官剋扣,所以,士兵們每每把戰爭,尤其是對內戰爭視為掙錢的好機會。所以,外省的士兵到了廣西,紀律極差,到處燒殺搶掠,逼良為匪的事,幹得非常起勁。在這種動盪時刻,等於是用自己的手,為自己挖坑,沒有民眾會支持他們。

真沒想發展那麼大

起事的洪楊和他們的兄弟,的確是一群農民。他們最初,似乎就是想在紫荊山區關起門來稱王,做割據一方的土霸王。遭遇重兵圍剿之後,突到永安,就開始長做打算。在城外各個要隘修築營壘,挖斷山樑,修建寨柵,並且建築炮臺,安設大炮。重新加固了永安州的城牆,並且在城外修建長牆兩道,把各個據點連成一氣。當然,也囤積了大量的糧草。看這個架勢,似乎又要打算在永安長久割據。

太平天國的領導人,在永安期間,做了一番制度建設的功夫。永安建制,在後來被特別稱道,說它在制度上保障了太平軍的戰鬥力。但事實上,永安建制只是讓太平天國在架勢上更像一個王朝了而已,對於軍事方面的作用,並不是很大。按照《周禮》建設的軍制,其實在當時並不是一個特別好的軍事體制。其作用,

只是細分了這支農民軍的上下等級結構,對於作戰,談不上有特別突出的作用。

清末:太平天國能在清軍圍剿中絕處逢生的奧秘,你又真的知道嗎?

太平天國這種小家子做派,實際上給清軍提供了特別好的機會。如果參加作戰的清軍,哪怕能有鴉片戰爭時的戰鬥力,太平天國也會被扼殺在萌芽裡了。比較起來,此時的太平軍比乾嘉時的白蓮教農民軍還要笨拙,嚴重缺乏機動性,只知道待在一個地方被動挨打。但是,

剿滅太平軍的清軍實在是太無能,太孱弱了。而太平軍又要比當年的白蓮教,凝聚力更強,士氣更高,戰鬥力也更強。

在某種程度上,太平軍是被清軍強力的圍剿,給逼出了山區,逼出了廣西,最後才鬧大的。以清軍這樣的作戰能力,如果不加圍剿,任由太平天國割據,做他們的山大王,也許結果會好得多,至少不至於在這樣短的時間裡迅速壯大,差點顛覆這個王朝。這樣的結果,對於廣西當局,當然是好事,既然沒有能力剿滅太平軍,以鄰為壑,把禍水引向湖南,對自己當然是好事。

好像只能怪對手弱了

太平軍在永安這麼個彈丸之地,居然固守了半年。最後如果不是矢盡糧絕,料想不會突圍的。只是,一旦太平軍突圍,清軍居然就是拿不住他們。雖然截下來大批老弱家眷,包括一個投入太平軍的一個湖南天地會的頭目洪大全,此人其實這個時候已經跟太平軍鬧翻,淪為階下囚了,讓清軍揀了一個便宜。清軍居然把這個人,當成太平軍魁首向上報功。

事實上,太平軍的主力,並未受損。永安突圍,失掉了輜重和家屬,這樣一來,反而讓太平軍甩掉了包袱,行動更迅捷了。

清末:太平天國能在清軍圍剿中絕處逢生的奧秘,你又真的知道嗎?

突出重圍的太平軍,做了一個相當英明的決策,直撲省城桂林。由於重兵圍困永安,省城桂林實際上是座空城。幸虧太平軍動作不夠快,讓提督向榮帶隊先一日回防。由於太平軍缺乏攻城的大炮,同時桂林城牆又足夠的堅固。所以太平軍轉道向北,攻下全州,然後進入湖南。

雖然在這一系列行動中,太平軍損失了大部分的家眷和輜重,包括一部分老兵,連最有威望的馮雲山,也在進入湖南之後,中了江忠源團練的埋伏而陣亡。但是,進入湖南之後的太平軍,卻得以進入一個民風彪悍、心懷不滿的遊民遍佈全省的地方。天地會在兩湖有很大的勢力。這些天地會原本就是遊民的鬆散組織,各地說各地的話,碰上這麼個大靠山,靠上去,順理成章。

大批的遊民和天地會成員來投,讓太平軍陡然壯大起來。洪楊在廣西境內,雖然也有數萬之眾,但多數都是不能打仗的老弱婦孺。太平軍能真正成為一支可怕的力量,關鍵在於進入了兩湖。自古“兩湖熟,天下足”。但兩湖也是一個王朝末世社會矛盾尖銳的地方,這種地方從來不乏喜歡鬧事起鬨之人。太平天國,對於清朝而言,從此由一個出現在廣西的局部病灶,變成了心腹大患,幾乎撼動了整個清王朝。

清末:太平天國能在清軍圍剿中絕處逢生的奧秘,你又真的知道嗎?

至於太平軍為何不南下廣東,而選擇北上,很可能因為他們原本就沒打算在廣東發展。廣東是土籍人的天下,士紳宗族勢力強大,由士紳領導的地方團練,對付英國人不足,但對付客籍的太平天國還是綽綽有餘。加上太平軍從永安出來之後,北撲桂林,桂林沒有打下,就順勢向北了。

在歷史上,一上來就胸懷遠圖的農民起事者是很少見的。割據偏安,每每是他們本能的選擇。如果割據不成,招安也是比較好的選擇。越鬧越大,每每都是官軍的圍剿逼出來。如果圍剿的官軍足夠強大,就可以將他們剿滅,如果勢均力敵,最後不是任其割據就是招安,如果像此時一樣,官軍弱不禁風,那麼只能把事變越激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