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崇禎更悲慘的明朝皇帝:帝位被奪,年號被廢,還被大罵昏庸

明代前後276年,算起來有16位皇帝,其中一位比崇禎皇帝還要悲慘。他不僅被剝奪了王位,廢除了頭銜,而且他的個人形象也受到了質疑,被罵成一個虛弱廢柴的皇帝。事實上,雖然他作為皇帝是個失敗者,但他還是做了不少事情。

這個人是建文帝朱允炆,他在位只有四年。那麼朱允炆是什麼樣的皇帝呢?

比崇禎更悲慘的明朝皇帝:帝位被奪,年號被廢,還被大罵昏庸


1402年6月,燕王朱棣佔領南京,通過靖難之役奪取了王位。朱棣上任後,他立即廢除了建文的年號,改名為洪武。洪武是指朱元璋,他在位僅31年。朱棣廢除建文的名字意味著他不承認建文是明朝的合法皇帝。

通過閱讀明朝留下的官方檔案,我們發現建文帝是一個無能和不人道的皇帝。當然,這些史料是在朱棣的領導下完成的。例如,朱元璋臨死時,他想見朱棣。建文帝派人去設置障礙。朱元璋死後一個月,建文帝才通知諸王他的死訊,並拒絕讓他們去哀悼。在治國方面,建文帝既愚昧又不講道理,用人不淑。

比崇禎更悲慘的明朝皇帝:帝位被奪,年號被廢,還被大罵昏庸


與此同時,建文帝建文帝“日益驕縱,簡宗廟之禮,興土木之役,遣官者四出,選女子充後宮,媚悅婦人嬖倖者,恣其所好,窮奢極侈,褻衣皆飾珠繡,荒淫酒色,晝夜無度”,“臨朝之際,精神昏眩,百官奏事唯唯而已”,他還信任宦官,“凌辱衣冠,虐害良善,紀綱壞亂,嗟怨盈路,災異疊見,恬不自省”。

如果你相信上面的文字記錄,恐怕你也會認為建文帝是一個昏庸的國王,但不要忘記這句話,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比崇禎更悲慘的明朝皇帝:帝位被奪,年號被廢,還被大罵昏庸


1399年,朱棣在北平起兵,發動了“靖難之役”,最終取得了勝利,而建文帝下落不明。儘管朱棣是一個絕對的篡位者,但畢竟他是一個勝利者,有絕對的發言權。因此,為了增強他政權的合法性,他不斷貶損建文帝,並把它寫成一個昏庸的國王。

那麼建文帝是什麼樣的皇帝呢?雖然朱棣在建文帝登基後銷燬了他的資料,但我們仍然可以通過一些零星的記錄重新認識建文帝的形象。朱元璋統治期間,年號是洪武,在政治和經濟上實行了一系列相對嚴厲的政策。朱允炆上任後,他把建文作為自己的年號,這意味著他將採取溫和的治國政策。

比崇禎更悲慘的明朝皇帝:帝位被奪,年號被廢,還被大罵昏庸


建文帝在聖旨中宣佈,“永維寬猛之宜,誕布維新之政”。此後,建文帝積極利用方孝孺等人,進行了一場被稱為“建文新政”的政治經濟改革。首先,建文帝削減了省份,合併了州縣,廢除了多餘的官員及工作人員,廢除了一些閒置的機構。在經濟上,建文帝直接改變了朱元璋的祖制,降低了江南官田賦稅。

方孝孺的原則和健文的主張是“寧屈國法,而不忍以法病民”,。建文帝也奉行“削藩”的政策。雖然他失敗了,但這一政策並沒有錯。朱棣上臺後,他繼續“削減藩王”。在總結建文帝四年統治的時候,後人說: “道化融洽,路不拾遺,可謂盛矣”,甚至明朝人也稱讚,“四年寬政解嚴霜”。

比崇禎更悲慘的明朝皇帝:帝位被奪,年號被廢,還被大罵昏庸


建文帝的帝王之旅,四年即告結束,作為皇帝他太過仁慈,有時甚至優柔寡斷,如果讓他作臣子,相信他可以愛民如子,兩袖清風,但做皇帝不一樣,皇帝註定與鮮血分不開,他要排除異己;他要樹立皇威,如果不能做到這些,皇帝也終將被歷史淘汰,建文帝就是這樣一個悲劇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