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你的父母,你才能來到清華”家長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高度

一位清華大學的老師,在給新生同學們上第一節課時說出了一句話。你們能走進清華,自己的努力是一部分,父母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也許很多家長或者同學認同這個觀點,卻探不到這句話背後的深度。社會競爭的殘酷性表明,能夠進入名校,僅靠自身的努力是不可能實現的。在這些學生後面默默支持他們的父母,才是最大的功臣。

“因為你的父母,你才能來到清華”家長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高度

每年開學的第一節課上,這位清華大學的社會學系副教授晉軍先生都會給社科學院的每個新生做一個調查問卷。問卷的內容只有兩個,眾位新生父母的職業,和他們入學前去過的最遠的地方是哪裡。每年新生入學的第一節社會學概論課,他都會以這兩個部分開場。你不會想到,在清華去年的畢業生中,有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學生在考進清華前就曾有過出國經驗。就算沒出過國,這些學生都曾出過省。但是這一數據對比西部的一所211大學來說,卻讓人十分震驚。這那所西部211大學裡,出過國的學生只有2.3%,甚至沒出過省的都有22.7%。

“因為你的父母,你才能來到清華”家長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高度

父母是孩子未來的起點,家庭教育是孩子教育的基礎。父母能夠提供的物質條件和教育條件,決定了他們能夠得到的資源基礎。這是他們走向優秀,走向成功的條件之一。能進入名校就讀的學生,不僅僅是靠他們的努力,還有父母提供的教育資源,教學環境。給他們打下基礎的是父母多年的付出和培育。而父母的素養則決定了孩子能達到的高度。雖然說現在孩子教育拼的是家長的財力和資源,但是從深層上說,是父母的見識、觀念和所營造的家庭環境塑造出成功子女。

“因為你的父母,你才能來到清華”家長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高度

父母給孩子們傳達出的價值觀、人生觀,引導著他們走向自己的未來。父母決定孩子起點這句話,不僅僅體現在物質條件上,更展現在家長的見識、態度和社會格局上。金錢富有的父母,並不代表精神的富有。實現家庭教育在子女成長中的助力作用,最主要的力量來自於父母的態度和修養。家庭教育是伴隨孩子一生的教育,父母的態度因為血緣關係和親密度,更容易讓孩子接受和傳承。父母有一個不斷進取的學習態度,肯定會感染到孩子。

“因為你的父母,你才能來到清華”家長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高度

有一份數據調查表明,近年來高考狀元的原生家庭父母多數是教師或者公務員以及高級知識分子。首當其衝的就是教師父母,他們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有科學的學習習慣,有充足的陪伴時間。這些都是促成孩子進入名校的關鍵條件,就像前些年的高考神話749分的王端鵬就來自雙教師家庭。他的父母都是教師,父母對待學習的態度幫助他樹立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因為你的父母,你才能來到清華”家長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高度

都說孩子就是父母的複製,父母的言行舉止都在影響著孩子的未來。廣東狀元張恆曾說,自己父親人到中年還在努力學習考取中級繪圖員資格證。父親對待知識,對待學習的態度感染了他,是他奮進的標杆。不要總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不妨看看別人家孩子的背後的父母是怎麼樣做的。拼爹拼媽的時代,拼的不僅僅是父母能夠提供的條件,還有他們能夠給予的精神支持。

“因為你的父母,你才能來到清華”家長的態度,決定了孩子的高度

你不會想到一個小學生的作文裡會說自己太孤獨了,爸爸媽媽寧願和網絡上不認識的人聊天,也不願意和自己多多交流。當我問媽媽一些學習問題時,媽媽拿出手機就去搜索,而不是帶我去圖書館一起找資料。別人家的孩子,有一對願意和他們一起學習的父母,有一對週末會和他們去圖書館看書的父母。而同樣是父母的你,正在做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