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1單抗營銷戰:達伯舒超適應症宣傳遭質疑

兩款國產PD-1單抗藥品的相繼獲批上市,加之此前兩款進口單抗藥品紛紛亮出低價武器,一場混戰即將來臨。

3月10日起,信達生物製藥(01801.HK,以下簡稱“信達生物”)PD-1單抗藥物信迪利單抗注射液(產品名達伯舒)陸續在30個省份、107個城市、162家DTP藥店上架。不久前的2月26日,上海君實生物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君實生物”)的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商品名“拓益”)在北京開出首張處方。同時,該藥也在全國51個城市進行銷售。

2018年被稱為“中國腫瘤免疫治療的元年”。2018年12月27日,達伯舒正式被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獲批適應症為用於至少經過二線系統化療的復發或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療。至此,達伯舒成為國內獲批上市的第四款PD-1單抗藥品。

為與兩款在國外上市多年的進口藥品同臺競爭,達伯舒打出了“中國製造”“低價”“藥效相當”的宣傳口號;同時,有多家自媒體甚至對達伯舒獲批適應症之外的癌症種類進行了宣傳。有業內人士為此擔憂,在國內批准PD-1單抗上市之前,就曾出現癌症患者遠渡重洋購買PD-1單抗,並超出適應症使用等不規範用藥現象。因此在國產PD-1單抗目前均僅獲批一個適應症的情況下,過度宣傳有可能進一步助推患者不合理用藥行為。

針對達伯舒的適應症開發、銷售模式等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致函信達生物方面,對方收悉,但截至發稿記者未獲得回覆。

涉過度營銷

PD-1、PD-L1單抗是目前全球範圍內腫瘤免疫治療的熱門靶點,與傳統化療和靶向治療不同,其作用方式是通過克服患者體內的免疫抑制,重新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來抑制腫瘤生長、消滅癌細胞。

作為新型抗腫瘤藥物,PD-1單抗備受矚目,藥企紛紛佈局研發。國內PD-1單抗市場狼煙四起,進口和國產廠家均打出低價牌佔領先機。

國際上最知名的兩款PD-1單抗是百時美施貴寶的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商品名Opdivo,稱“O藥”)和默沙東的帕博利珠單抗注射液(商品名Keytruda,稱“K藥”),該兩款藥品均於2018年在中國獲批上市。備受關注的還有其低定價,均約為美國定價的一半,幾乎全球範圍內最低。

國產PD-1單抗的獲批上市再次將價格殺低。2018年12月,拓益獲批上市,獲批適應症為既往標準治療失敗後的局部進展或轉移性黑色素瘤。拓益最終定價為7200元/240mg,按照平均體重60kg計算,年治療費用僅為18.72萬元、K藥價格的三分之一。

2月22日,信達生物舉行了達伯舒上市發佈會,療效比肩進口藥、價格低廉成為達伯舒的賣點。

達伯舒的上市也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央視新聞等媒體報道稱,研究顯示,採用達伯舒免疫治療復發難治霍奇金淋巴瘤的緩解率高達80.4%,其療效和安全性與同類進口藥物相當,價格將明顯低於同類進口藥。

此外,更有自媒體發佈文章稱讚達伯舒的低價和有效。咚咚腫瘤科APP旗下公眾號“咚咚癌友圈”發佈文章《國際品質,親民價格!信達PD-1達伯舒?嬉┘酃跡 貳8夢惱魯疲骸靶諾俠タ拐攵願捶⒒蚰閻渦躍湫突羝娼鵒馨土齙目凸芻航飴矢嘰?0.4%,包括33.7%的患者腫瘤完全消失,疾病控制率甚至可達97.9%。”“信迪利單抗以近乎100%疾病控制率的驚人數據,實實在在地為中國患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選擇。”

該文章甚至對達伯舒獲批適應症之外的癌症種類進行了宣傳:“當然,不僅限於淋巴瘤,包括肺癌、肝癌、胃癌等多項癌種都在信迪利單抗的臨床範圍內。信迪利單抗在肺癌一線治療方面的Ib期臨床數據也可圈可點:針對非鱗非小細胞肺癌,信迪利單抗+培美曲塞/順鉑的客觀緩解率達到68.4%;針對鱗狀非小細胞肺癌,信迪利單抗+吉西他濱/鉑類的客觀緩解率達到64.7%,疾病控制率達到100%。”

然而,正是國產PD-1單抗圍繞“低價”“療效和安全性與進口藥物相當”的宣傳,引起了業內人士的擔憂。

丁香園旗下公眾號“腫瘤時間”發表文章《PD-1 單抗應用不可超越的“紅線”》指出,兩款國產PD-1單抗獲批治療與我國發病率最高的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癌種相比,屬於小瘤種。在此情況下,企業在低價、療效方面的過度宣傳可能進一步助推患者不規範、不安全應用PD-1單抗。該文章甚至直接指出,PD-1單抗市場即將迎來的殘酷競爭促使某些企業採取非常規推廣手段。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胸科醫院腫瘤科主任醫師陸舜教授曾表示,中國濫用藥物的例子很多,比如有些藥廠先申請一個小瘤種的適應症,等獲批之後,再通過超適應症推廣來擴大藥物使用範圍。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達伯舒單抗的最終定價為7838元/100mg,相當於同等規格K藥的四折。初步估算,患者每年用藥費約16.7萬元。

搶佔適應症

信達生物是第四家在香港上市的未盈利生物醫藥企業,於2018年10月31日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在達伯舒獲批上市的利好消息下,信達生物股價節節走高。2018年,相比於發行價13.98港元/股,公司股價上漲了72.39%。截至4月4日收盤,信達生物股價為29.2港元/股。

3月14日,信達生物公開了上市後首份年報。2018年,公司經調整虧損及全面開支總額為14.82億元,相比去年的6.36億元明顯增加,主要用於研發、銷售、市場推廣以及業務開展等。其中,研發費用是主要支出,2018年公司研發費用達到12.22億元,約為2017年的兩倍,主要用於藥物的臨床試驗。

此外,信達生物行政開支和銷售、市場推廣及業務發展開支的金額也分別從去年的7949萬元和827.8萬元上升到了2.2億元和1.36億元,公司已經著手為達伯舒的商業化做準備。信達生物曾表示,未來將堅持專業化學術推廣路線。

在銷售模式方面,百時美施貴寶和默沙東將O藥和K藥在國內的總代理權交給了上海醫藥。據上海醫藥2018年三季度報,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O藥和K藥的分銷收入分別為1.9億元和1.5億元。

本土企業君實生物則自行建立銷售團隊,計劃招募200多人,團隊負責人和主要成員都來自於國際跨國藥企,並以國藥控股、上海醫藥及華潤三大運營商為主,以當地優質運營商為輔,鋪設幾百家醫院及DTP藥房。

此外,恆瑞醫藥(600276.SH)和百濟神州(06160.HK)也分別遞交了卡瑞利珠單抗、替雷利珠單抗的上市申請,羅氏、阿斯利康、輝瑞等企業的相關產品也在國內開展了多項三期臨床試驗,同時,國內有數十家藥企在佈局PD-1單抗產品研發。

獲批上市只是PD-1單抗產品參與市場競爭的第一步,而搶佔更多適應症才能真正搶佔市場份額。

截至目前,K藥在美國獲批適應症已經達到16種,O藥適應症達到17種。但在中國,K藥第一項獲批適應症為黑色素瘤,3月29日又獲批聯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O藥目前獲批適應症僅非小細胞肺癌。因此,搶佔其他主要癌症種類的適應症成為企業下一步競爭的焦點。

據瞭解,包括K藥、O藥、君實生物拓益和信達生物的達伯舒均在積極開展其他適應症的研究,達伯舒有20多項臨床試驗正在迅速推進中。

事實上,在PD-1單抗營銷大戰中,醫生就成為了維護患者合理用藥的最後一道防線。

為規範新型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衛健委組織原國家衛生計生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牽頭制定了《新型抗腫瘤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8年版)》,為醫生面臨特殊情況時指明瞭合理用藥的底線。在“特殊情況下的藥物合理使用”一部分,該原則明確,在尚無更好治療手段等特殊情況下,醫療機構應當制定相應管理制度、技術規範,對藥品說明書中未明確但具有循證醫學證據的藥品用法進行嚴格管理。也就是說,在國外已經獲批的適應症但國內暫未獲批的,仍可以在特殊情況下給予患者用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