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死前曾派高级谋士刺杀刘备,实力堪比诸葛亮,却被诸葛亮吓跑

首先把时间推到建安二十四年,即公元219年,这一年曹操已经65岁,正月,刚过了年曹操就又要准备出征了,因为驻守汉中的夏侯渊被刘备杀了,曹操马上想起神算管辂的预言:三八纵横,黄猪遇虎,定军之南,伤折一股!但是管辂早已无影无踪,不得已曹操只得自己帅兵去夺回汉中,这次是刘备以逸待劳了,相持了数月,曹操无奈退兵,汉中拱手让给了刘备。刘备自称汉中王,刚回到许都的曹操还没有来得及坐下就又要南征了,因为关羽已经把曹仁围住了,而于禁等七军皆没,年过花甲的曹操不得不再次亲自帅兵去救,好在孙权不乐意关羽强盛,两家联合杀了关羽,但是曹操也已经心力交瘁,快要油尽灯枯了。

曹操死前曾派高级谋士刺杀刘备,实力堪比诸葛亮,却被诸葛亮吓跑

曹操

当然曹操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孙权,守成之主,尚不足为虑,然而刘备,天下枭雄,自己在还能压制他,自己不在了,还有谁能压制呢?自己天才的儿子曹冲又不幸早亡,不然倒是可以压制刘备,曹操心里只能莫名伤感。要想自己的天下无忧,必须除掉刘备,曹操思虑再三,决定派出刺客,但是一般的刺客必然接近不了刘备,刘备最缺的是什么?人才。所以一定要派一个能让刘备看重的人,所以一位智谋之士上路了。

刺客不远千里终于到达益州,很快就让刘备刮目相看。裴松之注解:曹公遣刺客见刘备,方得交接,开论伐魏形势,甚合备计。刘备还是很有知人之明的,比如就认为诸葛亮看重的马谡言过其实,识人能力不俗,能这么快速的让刘备心悦诚服,此人能力可见一斑。刺客正在接近刘备,就差最后一击了,毕竟刘备也是功夫高手,没有一击毙命的把握刺客也不敢出手。然后就在此时诸葛亮进来了。

曹操死前曾派高级谋士刺杀刘备,实力堪比诸葛亮,却被诸葛亮吓跑

刘备

稍欲亲近,刺者尚未得便会,既而亮入,魏客神色失措。亮因而察之,亦知非常人。——裴松之注。诸葛亮也一眼就看出了此人不同寻常,但更多的是疑虑,眼看此人,深色慌张,不敢跟自己对视,想必此中必有内情。此时刺客更多的是懊悔,功亏一篑,刘备恐怕也只是一时被自己迷惑,再有个精明的诸葛亮,自己再也没有下手的机会了,只能给刘备借口入厕,起身离开。

自以为得到奇士大才的刘备,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马上拉着诸葛亮过来说,今天得到一个大才,才能可以充当你的副手。

诸葛亮:人呢?

刘备:刚才出去的就是啊!

诸葛亮转圈叹息:此人神色慌张,不敢直视,心里一定有鬼,恐怕是曹操的刺客哦!

刘备仰头发愣,仔细一想,后背发冷,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马上派人去找,然并卵,人家已经跳墙跑了。

备谓亮曰;「向得奇士,足以助君补益。」亮问所在,备曰:「起者其人也。」亮徐叹曰:「观客色动而神惧,视低而忤数,奸形外漏,邪心内藏,必曹氏刺客也。」追之,已越墙而走。——裴松之注。

曹操死前曾派高级谋士刺杀刘备,实力堪比诸葛亮,却被诸葛亮吓跑

诸葛亮

但是问题来了,此人到底是谁呢?此人虽然是刺客身份,但是毕竟是有真才实学的,即便返回魏国也不应默默无闻,既然能做刺客此人必然不会是隐士,就连裴松之也万分怀疑:

难曰:凡为刺客,皆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也。刘主有知人之鉴,而惑於此客,则此客必一时之奇士也。又语诸葛云「足以助君补益」,则亦诸葛之流亚也。凡如诸葛之俦,鲜有为人作刺客者矣,时主亦当惜其器用,必不投之死地也。且此人不死,要应显达为魏,竟是谁乎?何其寂蔑而无闻

刘备有知人之明,认为能和诸葛亮是一类人,但是诸葛亮这个级别的人很少会去当刺客的,因为刺客即便成功,一般自己也难逃一死,有如此大才被这样用岂不是太可惜了?当然考虑到要刺杀的刘备也是人中之龙,刺客的实力一定不一般,刘备得到诸葛亮说是如鱼得水,得到此刺客对诸葛亮说,足以助君补益,说明刺客谋略水平之高,反观魏国,能与诸葛亮一类的人并不太多。

曹操死前曾派高级谋士刺杀刘备,实力堪比诸葛亮,却被诸葛亮吓跑

其一,荀彧,此人之于曹操,跟诸葛亮之于刘备,大体相当,只是军事方面诸葛亮后来独当一面,而荀彧没有此机会,而且此时荀彧已经去世多年,不可能。

其二,曹操的三大军师,荀攸,贾诩,程昱,此刺客跟刘备讨论的是北伐魏国的事,军事方面此三人都不弱于诸葛亮,但是建安二十四年,荀攸已死,贾诩此后三年去世,程昱第二年去世,而此刺客还能越墙而去,岁数不合适,已经这个级别也不会去冒险行刺。

能作刺客,且越墙而去,年纪必定不会太大,应该不会超过50岁,但是能轻易迷惑刘备,岁数也不会太小,应该30岁以上,那就看下魏国在建安二十四年岁数在30到50的著名谋士。小编翻阅《三国志》大抵都合适的只有两人而已,分别是蒋济刘晔

曹操死前曾派高级谋士刺杀刘备,实力堪比诸葛亮,却被诸葛亮吓跑

首先说下蒋济,生于188年,死于249年,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时蒋济31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而且蒋济出山很早,208年,20岁的蒋济就成功吓退孙权,保住合肥,21岁因为劝谏曹操不要迁徙江淮间民众,曹操不听,结果民众都吓跑到东吴去了,被曹操任命丹阳太守。然后蒋济就沉寂了,直到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北伐,曹操想要迁都,劝止曹操就是蒋济和司马懿,并建议曹操联合孙权,最终关羽兵败身死。也就是说此时蒋济是在曹操身边的,所以跑到益州去刺杀刘备不太现实。

曹操死前曾派高级谋士刺杀刘备,实力堪比诸葛亮,却被诸葛亮吓跑

刘晔

再来看下刘晔,个人认为刘晔的可能性最大。

其一,军事谋略类似,曹操讨伐张鲁的汉中之战,刘晔当时就是曹操军主簿,而且在拿下汉中后,刘晔极力劝谏曹操进攻益州,当时刘备刚得到益州,张鲁投降,益州人心惶惶,刘备斩杀骚乱的人也不能禁止,得陇望蜀曹操就是给刘晔说的。但是后来刘备分了一半荆州给孙权,孙权进攻合肥,曹操只得从汉中退兵去救合肥。当年是215年,然后刘晔就进入沉寂期,直到220年,曹丕称帝才再次出现。纵观刘晔的种种策略比如:得汉中然后进一步攻益州,众人都认为刘备不会出兵的时候,认为刘备一定会进攻孙权,夷陵之战劝曹丕同时进攻孙权,而且一眼就看出魏讽和孟达以后必然谋反,所以刘晔的军事谋略相当不错,这点和刺客极为相像。

其二,侠客作风类似,刘晔虽然是谋士,但是刘晔十三岁就亲手杀人了,刘晔7岁时,母亲去世,临终遗言,认为他父亲的侍从以后必定乱家,让刘晔长大了除掉此人,刘晔13岁时,给他哥哥说了一声,就进屋把那个侍从杀了,然后就去拜祭母亲,估计提着人头去的。这完全是一个侠客的作风啊!

其三,年纪合适,刘晔出生年份不详,但是死于公元234年,和诸葛亮同一年去世,三国平均寿命只有20多岁,大部分谋士武将大概也就是四五十的寿命,诸葛亮死时也仅有54岁,刘晔寿命估计也就是50岁左右,那么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晔的岁数就是35岁左右,正是一个成熟的巅峰期,年纪完全合适。

至于为何刘晔的史料中没有任何记载,个人认为是有意为之。因为当时的读书人都看不起这种行为,这里说一点题外的话,当初徐庶年轻时也是为人报仇杀人,后来得救后弃武从文,但是当时的读书人知道后都不愿意跟徐庶交往,直到后来徐庶的学术越来越精进,石广元和诸葛亮才结交徐庶。所以刘晔很有可能故意隐瞒了这一经历,假如行刺成功,刘晔即便死了也会有人记载这一事件,即便刺杀不成功,如果刘晔当时死了,估计也会有人记载这一事件,但事实偏偏是既没有刺杀成功,刘晔也没有死,所以为了名声,刘晔故意隐瞒了这一事件。

所以此次刺杀刘备的刺客极有可能就是曹魏的著名谋士刘晔。当然这些仅仅是推测,毕竟快1800年前的事,没有确切史料只能靠猜测。供茶余饭后一娱而已。

曹操死前曾派高级谋士刺杀刘备,实力堪比诸葛亮,却被诸葛亮吓跑

胡侃解密三国,只侃三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