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擅長的斬首行動為何對羌人無效?全怪羌人江湖套路太深


東漢擅長的斬首行動為何對羌人無效?全怪羌人江湖套路太深



東漢軍隊在作戰時很喜歡玩斬首戰術,東漢騎兵有多次擊傷匈奴單于、攆得單于滿世界跑的戰例;在對付羌人時,東漢政府更是多次開出鉅額花紅,買兇殺死了多個羌人首領。同樣的手法,匈奴人在單于被“教做人”後就四散奔逃,大規模投降了漢朝(至少當時很老實),而羌人卻完全免疫,經常是首領被殺後該鬧還鬧,讓東漢政府頭等不已。


東漢擅長的斬首行動為何對羌人無效?全怪羌人江湖套路太深



羌人儘管和匈奴人有眾多的部落,但完全沒有穩定的領導核心,羌人豪酋之間也有複雜的恩怨情仇。羌人的部落中有大大小小的豪酋,早在西漢時期李廣就能“一口價”幹掉數百個羌人豪酋(西漢時期羌人的腦袋沒有匈奴人值錢,所以李廣封不了侯),公元87年,東漢軍隊還用鴻門宴的方式殺死了羌人迷吾部落中的800多個豪酋。


東漢擅長的斬首行動為何對羌人無效?全怪羌人江湖套路太深



趙充國還把羌人首領細分為大豪、中豪、小豪,並制定了不同的價碼。在趙充國的人頭價目表上有罪的羌人大豪價值40萬錢,中豪腦袋值20萬錢,小豪值10萬錢,而一個普通的羌人男子犯罪他的人頭價格是3000文,女人價格是2000文。根據《居延漢簡》的記錄,漢朝一個成年奴隸價值一萬至兩萬錢,馬每匹約六千錢,牛每頭約二千至三千錢,因此這些花紅對西北的羌漢屌絲們都很有吸引力。


東漢擅長的斬首行動為何對羌人無效?全怪羌人江湖套路太深



羌人的好漢們一點都不介意拿部落的首領人頭換賞錢,因為羌人中有著十分複雜的恩怨情仇,每逢大戰前羌人各個豪酋都要先聚在一起談心,表示在戰爭期間大家放棄過去的恩怨,一直對外;然後大家交出人質送到對方那裡,最後眾多豪酋才一起賭咒發誓一起出兵。這種模式類似於《教父》中黑幫首領們談判前的準備,不同的是羌人的大佬甚至要給手下的大豪、小豪們繳“保證金”。戰爭結束後,羌人各個豪酋們繼續自己的恩怨仇殺。


東漢擅長的斬首行動為何對羌人無效?全怪羌人江湖套路太深



一個羌人部落首領要想在羌人的江湖中擁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字頭(部落),最好的方式就是打下大小榆谷等河谷,這些地區能給羌人提供穀物,還能是最好的冬季牧場,類似於香港社團眼中的油尖旺。燒當部落原先就居住在大允谷,他們在滇良的帶領下擊敗了先零、卑湳兩部落,佔據了大小榆谷,以滇良名字為代表的“滇”字頭就成了燒當部落的主流。而丟掉大小榆谷則被部落中人看成是最大的失敗,迷唐(迷唐的祖先就是滇良)部落就被鄧訓打得慘敗,丟掉了祖傳的大小榆谷,部落差點就要散夥。


東漢擅長的斬首行動為何對羌人無效?全怪羌人江湖套路太深



羌人首領擁有自己的“字頭”很難,“字頭”散夥卻很容易。滇良的後代就因為老媽不同,分成了滇吾、滇岸兩個部落;而滇吾部落又因為向東漢下不下跪,分成了東吾、號吾和迷吾(迷吾部落就是迷唐部落的前身)。羌人之間崇尚武力“更相抄暴,以力為雄”,首領的威望甚至會被別的部落甚至漢人中的猛人蓋過。


東漢擅長的斬首行動為何對羌人無效?全怪羌人江湖套路太深



雕庫就向東漢軍隊自首說,自己的部落中有人願意跟著先零部落到漢朝搶錢搶糧,他本人不能制止。所以東漢軍隊幹掉羌人的首領並不能解決問題,他們中很快就有新的強者誕生,前赴後繼地和東漢對抗,羌人甚至會乾脆在漢人首領指揮作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