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是看他要畫的東西,而不是畫他所看到的東西

英國藝術史家貢布里希一直以來的強調:藝術家是看他要畫的東西,而不是畫他所看到的東西。此種觀念申明瞭“心象高於物象”、“意重於物”,物象不過是意象的載體。因而,觀察風景背後的意象,“以心應物”便是一種實現:個體美學與客觀世界隔空交集。觀念落在技術語言層面,與錢鍾書《談藝錄》中所言的“畫以心不以手”類似。

藝術家是看他要畫的東西,而不是畫他所看到的東西

古人尋山問道,遍跡山水,不在紙上起草,而是胸中打稿,意象生髮於物象,又不為物象所累。可見,中西方文化各有其倚重的哲學系統,均以呈示“心象”為上,都注重在藝術作品中啟示人的意義與價值。

藝術家是看他要畫的東西,而不是畫他所看到的東西

那些從高處一眼望去包攬一切的視角絕大多數是虛擬的,幾乎沒有哪位藝術家會為了實現這個視角而爬到山頂進行藝術創作,虛構的風景來源於空間的假設,“不同於從時間裡展開的文學創作,藝術創作是從空間裡展開的”(戈特霍爾德·埃夫萊姆·萊辛語)。風景面前的,不是肉眼,而是心靈。

藝術家是看他要畫的東西,而不是畫他所看到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